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何好人總蒙冤,壞人總得逞?剖析一段君子鬥奸賊的歷史,找答案

不管是歷史中, 還是現實生活中, 好人蒙冤, 壞人得逞的故事從未中斷過。 每當聽到這樣的故事, 看到這樣的事情, 除了憤怒無奈, 我們往往還會用一句話來解釋這一切:沒辦法, 因為壞人實在太卑鄙!言下之意, 除了卑鄙能嚴懲卑鄙, 作為好人的我們從一開始就對壞人毫無辦法!確實如此, 有時候, 越是正人君子越是要敗在卑鄙壞人的腳下。

這麼說的話, 難道正義的聰明才智真的就很難戰勝卑鄙下流?很顯然, 答案不是這樣的!君子難贏壞人, 那是因為君子們忽略了一個因為殘酷而不願面對的事實:很多時候,

正義很容易讓好人變傻!壞人之所以總是得逞, 那是因為君子的明智被所謂的正義偷走了。 正義本來是用來打敗卑鄙的, 結果卻是打敗了自己。 你或許覺得這種說法有些繞, 但想明白了, 其實很簡單。

正義這個東西, 面對好人時, 它絕對是個好東西, 可面對壞人時, 它很有可能就成了一個誤人的東西, 不信的話, 我們來聊一段大明嘉靖朝的歷史, 楊繼盛彈劾嚴嵩, 結果是什麼呢?楊繼盛蒙冤慘死, 嚴嵩毫髮無損。

楊繼盛

我們先來聊聊楊繼盛這個人, 此人是明朝著名諫臣, 嘉靖二十六年的進士, 此人才華橫溢, 通曉古今, 絕對算得上一位聰明絕頂的正人君子。 讓他名垂青史的是他那兩次著名的彈劾, 一次是彈劾仇鸞, 一次是彈劾嚴嵩, 尤其是彈劾嚴嵩的那篇《請誅賊嵩》, 更是被歷代正人君子們視為可以比肩《治安策》的名篇, 然而即便如此, 他還是被冤殺了!

彈劾仇鸞時, 此人準確地判斷了與蒙古人開馬市的弊端, 隨後的實情更是驗證了他的判斷, 僅此一點, 就能證明此人對時局對人事的判斷是具有非凡智慧的,

而他彈劾嚴嵩提出的“五奸十大罪”更是彰顯了他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老辣眼光和能力。 然而我們要問了, 如此這般智謀無死角的人精怎麼會輸的如此之慘呢?我的看法是他遇到了所謂的正義, 正義將他的智謀偷了個精光, 在正義佔據整個腦袋後, 他成了一個不識時務, 不覓時機, 不辯利害, 不懂策略的莽漢, 更可歎的是, 對此他自己極有可能渾然不知, 當然, 即便他有所知, 因為正義, 他也不屑去知。

如果說彈劾仇鸞讓他逃過一劫, 算是命運沒有愧對一位正人君子的話, 那彈劾嚴嵩就沒這樣的好事了。 彈劾仇鸞被貶後, 因為馬市屢遭蒙古俺答破壞證明了他的先見之明,

嘉靖帝有意重新啟用他, 這個時候, 嚴嵩因為對仇鸞的仇視, 也重新將他看成了一名反仇鸞的棋子, 在當朝一二號人物共同看重的情況下, 楊繼盛重回京師, 並且連升了幾級。 在他看來, 這是正道的勝利, 可實際上這僅僅是他作為有用棋子的勝利。

嘉靖帝

起初, 嚴嵩確是將他作為自己一枚有用棋子提拔利用的, 但楊繼盛根本不買帳, 在他心裡, 在正義面前, 嚴嵩比仇鸞更可恨, 即便是這個人剛剛提拔了自己, 也絲毫不能改變隱藏這種想法。 你看, 正義總是讓正人君子不分時機地充滿著不容置疑的理由, 管它可不可能, 管它合不合適, 正義是用來伸張的, 遲疑一分就是對正義的褻瀆。 在這種毫無策略分寸的心態下, 楊繼盛剛到京師一個月, 就不顧一切地呈上了他那份著名的《請誅賊嵩》。

面對此情此景, 嚴嵩首先無語了, 我提拔了你, 你居然這麼快這麼猛地來彈劾我, 好一個不知好歹不要命的正人君子。 嘉靖帝的反應跟嚴嵩差不多, 嚴嵩是誰, 我絕對信賴的閣中重臣, 你這麼彈劾他跟變相指責朕有什麼區別,好一個不知好歹不要命的正人君子!憑楊繼盛的智慧,他能看不清這君臣二人的心理,遺憾的是,正義在此時挾持了智慧,在正義面前,只有正義才是真理,就這樣,正義讓一個絕頂聰明的人變成了不要命的莽漢!

嚴嵩

從正義的角度看,他的《請誅賊嵩》句句是真理實情,可從現實的角度看,他的《請誅賊嵩》幾乎就是腦袋不會轉彎人的要命文章,明明知道嘉靖最忌諱臣僚與諸王有牽連,他卻不管,不僅不管,他還覺得自己十分地理直氣壯,這不奇怪,正義之下人是不會意識到不妥的。當嚴嵩抓住這一把柄質問他的時候,楊繼盛的話你可以品品。嚴嵩問:為什麼要牽進二王?楊繼盛很是憤怒地答道:廢話,除了二王,誰不怕你!誰敢說實話!言下之意,我是正義的,我是正確的,我找二王來證明我的正義、正確,有什麼錯!有什麼錯?正義沒有忌諱大!懂嗎!

正是這一條他始終沒能明白的罪狀將這位正人君子送上了黃泉路,在此期間曾有另一幕也是十分地耐人尋味,他的老婆為了給他求情,一直在說:他只是聽信市井之言,犯了傻!一個婦道人家其實說出了真相,只是讓他犯傻的不是市井之言,而是他腦袋中的正義。

詔獄

在詔獄中,楊繼盛的正義更是達到了淩然的高度,在酷刑之下,他拒絕同情,拒絕服蛇膽止痛,而當身上的腐肉讓他劇痛難忍時,他更是像關公刮骨去毒般,用碎碗片割盡身上的腐肉。你看,正義多讓人欽佩,正義又讓人變得多可憐!

最終,楊繼盛被冤殺了!他死得很悲壯,很可憐!後世有人評價他,心可取,術不可取!一個聰明絕頂的正人君子就這樣成了正義的標本,而如果他在正義之外懂得尋找時機,使用手段,那最終的結果可能是另一個樣子,至少君子可以不死。

對朋友,正義之道盡可有多少用多少!對壞人,除了正義,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才是真聰明。正義是理由,但正義有時候真的不是武器!千萬不要因為正義,讓我們變成手無寸鐵的莽漢、傻瓜!你說呢?

你這麼彈劾他跟變相指責朕有什麼區別,好一個不知好歹不要命的正人君子!憑楊繼盛的智慧,他能看不清這君臣二人的心理,遺憾的是,正義在此時挾持了智慧,在正義面前,只有正義才是真理,就這樣,正義讓一個絕頂聰明的人變成了不要命的莽漢!

嚴嵩

從正義的角度看,他的《請誅賊嵩》句句是真理實情,可從現實的角度看,他的《請誅賊嵩》幾乎就是腦袋不會轉彎人的要命文章,明明知道嘉靖最忌諱臣僚與諸王有牽連,他卻不管,不僅不管,他還覺得自己十分地理直氣壯,這不奇怪,正義之下人是不會意識到不妥的。當嚴嵩抓住這一把柄質問他的時候,楊繼盛的話你可以品品。嚴嵩問:為什麼要牽進二王?楊繼盛很是憤怒地答道:廢話,除了二王,誰不怕你!誰敢說實話!言下之意,我是正義的,我是正確的,我找二王來證明我的正義、正確,有什麼錯!有什麼錯?正義沒有忌諱大!懂嗎!

正是這一條他始終沒能明白的罪狀將這位正人君子送上了黃泉路,在此期間曾有另一幕也是十分地耐人尋味,他的老婆為了給他求情,一直在說:他只是聽信市井之言,犯了傻!一個婦道人家其實說出了真相,只是讓他犯傻的不是市井之言,而是他腦袋中的正義。

詔獄

在詔獄中,楊繼盛的正義更是達到了淩然的高度,在酷刑之下,他拒絕同情,拒絕服蛇膽止痛,而當身上的腐肉讓他劇痛難忍時,他更是像關公刮骨去毒般,用碎碗片割盡身上的腐肉。你看,正義多讓人欽佩,正義又讓人變得多可憐!

最終,楊繼盛被冤殺了!他死得很悲壯,很可憐!後世有人評價他,心可取,術不可取!一個聰明絕頂的正人君子就這樣成了正義的標本,而如果他在正義之外懂得尋找時機,使用手段,那最終的結果可能是另一個樣子,至少君子可以不死。

對朋友,正義之道盡可有多少用多少!對壞人,除了正義,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才是真聰明。正義是理由,但正義有時候真的不是武器!千萬不要因為正義,讓我們變成手無寸鐵的莽漢、傻瓜!你說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