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溥儀在登基大典上說了一句話,民間流傳宣統在位不會超過2年半

喵仔愛讀史奇聞趣史第一百五十三講, 獨家原創,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溥儀

自打滿清入關後, 大清經歷了10代皇帝, 其中就有3位皇帝是幼年稱帝的,

分別是同治、光緒和溥儀, 而造成這一局面的“功勞者”非慈禧莫屬。 眾所周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而帝王有了江山可不夠, 如果後繼無人就很可怕了, 很容易引發外戚干政, 專制統治會受到動搖。 慈禧又是對權力幾近渴望的女人, 所以同治死後, 她不顧祖制, 擅自將與同治同輩的光緒扶上皇位, 害死光緒後又選立溥儀。

溥儀

末代皇帝溥儀, 十足的傀儡皇帝, 三歲登基, 期間經歷三登三退, 然而三年不到辛亥革命爆發, 大清王朝徹底覆滅, 在此之前關於溥儀卻有些歷史值得說道。 當年, 年僅三歲的溥儀被攝政王載灃抱到中和殿, 準備登基大典, 而宮內太監宮女趕緊給溥儀換上龍袍, 下一步就是接受群臣跪拜。

溥儀

三歲孩童知道什麼?溥儀從未見過如此陣勢, 被嚇得大哭, 他這一哭, 嚇得底下的文武百官可慌了神, 攝政王載灃抱都抱不住他, 拼命掙扎著哭喊:“我不挨這兒!我要回家!”載灃幾乎是跪著:“別哭了別哭了, 就快完了就快完了!”所以原本莊嚴的皇帝登基大典, 卻在皇帝的哭喊聲中慌亂結束。

溥儀退位

然而載灃沒有預料到的是, 他在情急下說的一句話, 卻讓文武百官紛紛議論, 大家都在討論:宣統帝怎麼能說回家?攝政王又怎麼可以說“快完了”呢?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不祥之兆。 話傳到百姓口中更是直接變成:“不用掐, 不用算, 宣統不過二年半。 ”

晚清百姓

我們現在回顧歷史, 自然知道宣統帝退位的真是原因, 絕不是幾句童言無忌的話決定的。 但也正是登基時, 溥儀和載灃的對話讓百姓對晚清統治失去了信心, 看得出晚清政府給不了百姓的民主和光明, 退位也是遲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