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月子避雷丨皇上,這月子臣妾「坐」不到啊!

“月子”是寶媽們初為人母的第一關, 不僅在女性心智的變化上有里程碑的意義, 更關乎母、嬰雙方的健康。 古今中外有許多關於坐月子的規定和習俗, 在今天的媽媽圈中不乏爭議。 究竟哪些是科學, 哪些又是玄學呢?

坐 or 不坐

坐月子坐月子, 精髓就是“坐”。 千百年來我國傳統是生產後要儘量臥床, 減少活動, 更有甚者“腳不沾地”。

這樣做是對的嗎?

首先, 產婦產後體力消耗大、體液流失嚴重, 孕期受到影響的器官與機體一定是需要修養與恢復的。 但這不意味著“要在床上坐滿一個月”。

為了避免生產時失血過量,

生產前後產婦體內的血液處於高凝狀態, 長期臥床更易產生血栓, 血栓如隨血流上行並阻塞在心肺等重要器官就會伴隨生命危險。

除此之外, 長期臥床活動不足也易致消化不良、痔瘡等肛腸疾病, 對產後體能的恢復也有影響。

洗 or 不洗

婆婆和娘家媽一定要叮囑的一條就是“月子裡洗頭一輩子落病”,

身邊也有很多小姐妹用自己的例子勸說, 不洗又很難受……所以產褥期到底能不能洗頭洗澡?

洗澡

不洗澡無論在什麼時期都是不衛生、不方便的, 沒有任何證據和研究能表明月子裡洗澡與日後的肢體疼痛有關, 國外(包括日韓等亞洲國家)的醫生甚至會建議母親分娩後第二天即洗淋浴。

因產後會產生“褥汗”的現象, 很快就會使寶媽感到黏膩難耐, 如果不及時清洗, 不吝於一大酷刑。

分娩後陰道會持續排出惡露, 一定要及時沖洗, 否則氣味不好不說, 還易逆行感染。

新晉寶媽如果不及時沐浴, 不僅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 雙乳藏匿的皮脂和細菌更可能被吮奶的寶寶吞進肚子裡。

為了寶寶也要注意甄別陋習。

洗頭

不洗澡的禁令有時沒有那麼嚴格, 不洗頭可是大多數孕婦都曾經遵守的“規矩”。 實際上頭痛和月子洗頭也沒有直接關係。

分娩後的疲勞、睡眠缺乏、精神緊張都可能導致頭痛, 而洗頭只要注意用溫水、快擦乾、不吹冷風就不會“受涼”, 更不會引起頭痛。

不要再用一個月不洗頭來折磨自己啦。

吃 or 不吃

坐月子不吃蔬菜水果卻要吃大量的米酒湯圓、紅糖煮蛋、一天一隻老母雞甚至喝補藥, 實在是誤會大了。

不同食物中所含的營養素各有不同, 水果蔬菜更是每日都要補充的高維生素、纖維素食物, 在膳食寶塔中構成了極大的攝入基礎, 決不可忽視。 同時纖維素的缺乏會加重產後便秘的情況。

酒精、咖啡因會隨乳汁影響寶寶的健康, 因此哺乳期的媽媽要避免飲酒飲茶, 不論是米酒紅酒還是龍井普洱都不行, 含酒精的酒釀圓子當然也是不能吃的。

由於孕期增重、脂肪聚積、激素水準變化等原因, 月子裡高糖食物的攝入也需謹慎,

警惕糖代謝的異常。

尤其需要強調的是“補藥”的攝入一定要慎之又慎。 許多月子餐與藥膳的原材料過於“原生態”, 其中的成分不明, 甚至含有重金屬等有害成分, 機體無法代謝, 吃進虛弱的產婦體內無異于雪上加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