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濟南拔槊泉村-唐太宗東征造就的地名

濟南拔槊泉村是濟南海拔最高的村莊, 也被譽為:濟南最美古村莊之一。 村中有一眼泉水叫做拔槊泉, 村莊因此而得名。 那麼, 這個拔槊泉又是如何而來的呢?相傳, 唐王李世民東征路過此地, 人困馬乏, 便傳令歇息。 一員武將把槊紮在地上當拴馬樁, 那馬因無水飲而狂躁暴跳, 將槊拔出, 泉水隨槊湧出。 後來人們便稱之為“拔槊泉”。 此泉為巨野河之源。 泉池呈甕形, 口小內闊, 水自石壁岩孔流落池中, 叮咚有韻, 常年不息。

然而, 當地關於泉水的介紹確實說唐太宗東徵兵敗到此, 敵兵追至到山下, 李世民一把奪過大將單雄信的槊, 狠插到地上, 大歎:難道蒼天真的要絕我於此地!要拔槊自殺, 這時候槊所插之地突然冒出泉水, 人馬痛飲絕處逢生!考究一下歷史會發現這段並不真實, 因為唐太宗東征高麗並不會被追殺至此, 所以最開始的傳說可能性大一些。


今拔槊泉村周圍還留有養馬場、飲馬灣、遛馬嶺、跑馬嶺、下馬坑等古跡。 拔槊泉處的槊痕仍依稀可見。 拔槊泉村北約3公里處有片寬闊的山場, 草木茂盛, 綠草蔭蔭, 這是當年的“養馬場”。 養馬場南約200米處的山頂有個淺水灣, 俗稱“飲馬灣”。 “飲馬灣”是一條長兩公里,

寬約百米的山嶺, 嶺上平坦寬闊, 四壁懸崖深不可測, 是當年操練兵馬的“小跑馬嶺”。 元寶山南側山坳中有一大坑, 坑旁有一間石屋, 這是當年留下的“下馬坑”和“司馬居”。 後拔槊泉村馬姓村民便在此久居。 現在與小跑馬嶺遙遙相對的“濟南野生動物世界”, 據說也是當年李世民東征軍跑馬的地方, 俗稱“大跑馬嶺”。

此地還有一個很奇怪的習俗:不養馬!當地人講, 並不是不想養馬而是在此地養馬, 馬會死。 據說是因為敬畏皇上的至尊。 世代村民無一人能把馬養活, 即使過路馬匹到此, 也是必死無疑。 1940年代初, 一隊日軍騎兵路過跑馬嶺時, 人馬突然跌倒, 全部葬身於此。 此後令日軍騎兵膽戰心驚, 望而卻步。 這個事情不好解釋為什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