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爆料 | 網傳移動電商拼多多,內部管理混亂,凍結商家不講證據

◆拼多多

近日, 據媒體報導稱, 拼多多內部管理混亂, 處罰商家不講證據, 每月靠罰商家就收入近億元。

據瞭解, 拼多多懲治造假商家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手段:

1、貨不對板, 罰貨物金額的3倍;

2、虛假發貨, 貨物50元以下罰款10元;

3、缺斤少兩罰貨物金額3倍;假一賠十。

拼多多作為一個電商平臺, 一旦商家造假, 拼多多方就會收到通知短信, 並對其進行處罰。 原本這是一個維護平臺的好方法, 卻被拼多多用來賺錢, 對商家很多時候判斷標準並不全, 證據不足, 懲罰隨意, 只要懲罰就凍結平臺商家資金。

據瞭解, 拼多多不講證據便處罰商家的行為不只這一次, 很多商家都曾將拼多多告上法庭, 據統計, 僅2017年1月, 拼多多就被7次告上法庭, 大部分都是因為合同糾紛。 而一旦拼多多覺得對自己不利, 就會選擇庭外和解了事。

此外, 被拼多多凍結的商家資金並未直接返給利益受到侵害的消費者, 而是以優惠券的方式返給消費者, 消費者也表示並不會用這些優惠券去購買商品。 凍結商家的部分貨款也就落入了拼多多的口袋。

事實上, 拼多多的問題多多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在上周, 拼多多就被爆料稱投訴量超過了天貓和淘寶,

達13.12%, 用戶滿意度普遍較低。

不僅如此, 去年10月, 拼多多就曾被數十家的商家, 稱其在拼多多商城的帳戶被凍結, 貨款無法結算提取。 而其董事長黃崢, 在今年的1月, 因其員工甚至平臺打架受到過生命威脅, 首次揭開了平臺與假貨產業鏈鬥法的一些內幕。

拼多多, 僅成立一年多的協力廠商社交電商平臺, 去年7月份完成B輪1.1億美金融資。 在騰訊應用寶公佈的“星APP榜”五月綜合榜單中, 力壓唯品會和手機淘寶成為當月女性最喜歡的電商應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