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手握重兵又受百姓愛戴的岳飛 為何甘願赴死?

嶽飛(1103—1142), 字鵬舉,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 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他於北宋末年投軍, 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 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 所向披靡, “位至將相”。 (來源於互動百科)我們都知道抗金名將岳飛被奸臣秦檜害死, 但是嶽飛手握重兵, 身邊也跟有不少死士, 為何甘願蒙冤受死呢?

網路配圖

眾所周知, 岳飛的母親曾給岳飛在背上刺有“精忠報國”四個大字, 告誡嶽飛不要忘記金國給南宋社會帶來的屈辱和災難, 希望嶽飛能肩負起抗擊金兵的重責, 成為一名頂天立地的英雄。

岳飛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 他胸懷坦蕩, 面對國家危難, 臨危受命, 進行了十數年的抗金活動。 在他對抗金的過程中, 英勇奮戰, 一馬當先, 但由於國家衰敗, 君主懦弱, 雖然岳飛英勇殺敵, 但仍難傷及金元氣, 有了史上的“靖康之恥”。 如此抗金良臣卻死在了通金奸臣秦檜手裡,

實在讓人唏噓不已。

網路配圖

如果當初嶽飛起義的話, 那麼他的命運又該如何。 但是, 嶽飛的性格和他的道德準則, 不允許他幹出造反一事。

首先, 嶽飛自小學習儒家思想文化, 他早已認定三綱五常是每個人的思想倫理道德標準。

所以, 對於嶽飛來說, 讓他造反相當於推翻他的道德底線, 正義感十足的嶽飛是不可能搶奪南宋統治者的政權。 即使嶽飛手握兵權, 如果他一聲令下殺入南宋朝廷, 以他的威信來說應該沒有士兵不敢服從。 但是, 君臣倫理思想捆縛了嶽飛, 讓他不敢反抗南宋朝廷。 即使秦檜教唆統治者給他安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 正所謂,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網路配圖

其次, 嶽飛擔心被扣上駡名。 古代百姓認為皇帝就是“天子”, 他們的權力沒有人敢去剝奪。 如果有人搶奪了統治者政權, 那麼他就會背負駡名。 岳飛不想成為百姓唾棄的對象, 便回到了朝廷任人宰割。

但世人眼睛依然是雪亮的, 後世秦檜遺臭萬年, 但是嶽飛已經流芳百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