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脾胃調理三部曲,做個靚美人!

萬物欣欣向榮的季節, 但對於很多朋友來說卻是個疾病高發的“春劫”。

《脾胃論》裡說:“內傷脾胃, 百病由生。 ”《慎齋遺書》也道:“脾胃一傷, 四髒皆無生氣。 ”

可見, 脾胃真的是人體防禦疾病的一道重要防線。 那麼, 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脾胃失調呢?

脾胃失調的症狀

脾胃失調症狀:情緒低落、食欲不振、胃納變差、脘腹脹滿、無規律性腹瀉、夜間睡眠下降等。

脾臟體積不大, “脾氣”倒是挺大, 不過別怕, 有了小編的——脾胃調理三部曲,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脾胃啦!

脾胃調理三部曲

1、補脾益胃四季宜——大棗陳皮茶

食材:大棗10枚, 陳皮6克。

做法:將大棗洗淨, 用沸水沖泡大棗和陳皮, 等10分鐘左右即可飲茶吃棗。

營養點評:藥方中陳皮理氣降逆, 大棗補脾益胃, 此品適合飯後食用。 可以治消化不良, 一年四季均可使用。

2、清腸胃消積食——穀麥芽山楂瘦肉湯

脾胃不調最明顯的症狀就是食欲不振, 這時不妨減少油鹽和辛辣食物的攝入。 這裡推薦一款健脾胃、消積滯的養生靚湯。

食材:穀芽、麥芽、山楂各10克, 茯苓20克, 陳皮3克, 蜜棗1個, 生薑3片, 豬瘦肉300克。

做法:藥材稍浸泡, 洗淨, 瘦肉洗淨切大塊。 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 武火滾沸後, 改為文火煲1.5小時。 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營養點評:穀芽和麥芽, 均有消食健胃、化積的作用, 尤其適合吃了過量米、面、芋頭、薯類、糕點等澱粉類食物, 消化不良的人群

3、益氣助運調脾胃——推摩法

推摩法, 就是針對腹部進行有規律的特定按摩。 腹部為氣血生化之所, 通過按摩腹部,

可以健脾助運, 培植元氣, 從而改善脾胃不調的症狀。

1) 坐或臥式, 閉目內視腹部。 保持呼吸自然順暢。

2) 用食、中、無名指指面或大魚際肌腹, 著力於中脘穴小幅度環轉, 做有10分鐘左右節奏的環形摩擦, 以有酸脹感為度。

3) 同樣的手法, 從中脘穴至關元穴由上而下按摩。

4) 當推摩至下脘、神闕、氣海、關元穴時, 稍作停留, 持續10分鐘左右, 以腹部溫熱舒適為度。

中脘穴:在上腹部, 前正中線上

臍上4寸(大拇指指間關節的寬度為1寸)

下脘穴:中脘穴、神闕穴的中間點

神闕穴:在腹正中, 肚臍中央

氣海穴:關元穴與神闕穴的中間點

關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

臍下3寸(除大拇指外的四個手指橫指寬度為3寸)

氣海穴:關元穴與神闕穴的中間點

關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

臍下3寸(除大拇指外的四個手指橫指寬度為3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