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潮汕街頭巷尾的這杯原汁原味的飲料,深受當地人喜愛

竹蔗皮薄, 色嫩綠, 肉質酥嫩, 汁多渣少, 清甜爽口, 常食能清熱潤燥, 下氣生津, 為果蔗珍品。 竹蔗榨出來的蔗汁, 味道甘甜, 風味極佳, 清熱解渴, 能解肺熱和腸胃熱。 在如今各種新式飲料充斥市場的年代, 一杯鮮榨的竹蔗汁, 成為人們心中的經典飲料, 經久不衰。

鮮榨竹蔗汁, 呈現給人們的是原生態的美味

在潮汕地區的街頭巷尾或是公園、廣場, 尤其是城鎮的街區等處, 時常能看到一些售賣鮮榨竹蔗汁的小攤檔。 對於許多人來說, 鮮榨竹蔗汁並不陌生, 在可樂、雪碧、鮮橙多、鮮奶、優酪乳等各種新式飲料充斥市場的年代, 一杯鮮榨竹蔗汁, 沒有華麗的包裝, 盡顯原汁原味, 是那麼樸素、那麼傳統。

竹蔗與其他果蔗和糖蔗不同, 它含糖少, 但卻以其蔗肉鬆脆, 味道清甜, 兼有清熱利尿、益血補肝功效等優點而聞名。 在蔗汁攤檔中, 最受歡迎的當屬竹蔗汁。 近日,

我們來到揭西縣棉湖鎮育新路與解放路交界處的一個竹蔗汁攤, 再次品嘗這一清心潤肺的傳統飲料, 50多歲的攤主黃佩真也與我們分享了她20多年來與竹蔗的“甜蜜”情緣。

20多年的堅守 就為了這杯竹蔗汁

金黃的春捲、酥脆的六角糕、噴香的無米粿、軟糯的粉粿……在古鎮棉湖的街頭, 幾乎隨處可見擺賣傳統美食的攤子。 而黃佩真的竹蔗汁小攤, 在這些特色美食中當屬一股清流, 為食客們清熱解膩。

我們在小攤處看到, 絡繹不絕的顧客前來購買竹蔗汁, 只見黃佩真啟動榨汁機的按鈕, 將洗得乾乾淨淨的竹蔗向機器的口子裡輕輕推進, 蔗皮渣就掉落到外端, 內端的出水槽便流出了嫩青色的汁液, 流進了事先準備好的一次性塑膠杯中,

杯中的蔗汁盛滿了, 再用封口機封口, 顧客插上吸管, 就可以享受清甜的蔗汁了。

作為一款原汁原味的經典飲料, 時至今日, 鮮榨竹蔗汁仍受到人們的歡迎

據瞭解, 黃佩真是榕城人, 其夫家是揭西縣鳳江鎮一農戶。 20多年前, 在農村務農的黃佩真,

看到鄰鎮棉湖經濟繁榮, 遂產生洗腳上田到棉湖鎮做點小生意的想法。 說幹就幹, 丈夫帶著她及孩子來到棉湖鎮租房居住, 黃佩真開始在出租屋門口售賣鮮榨竹蔗汁。 “棉湖的特色美食眾多, 有粿肉、蝦卷、油炸粿、春捲、六角糕等, 製作過程多為煎炸, 吃多了就容易上火, 所以, 我就選擇售賣鮮榨竹蔗汁, 喝蔗汁不但清熱解暑, 還能增進食欲, 對預防傷風感冒、腸胃積熱均有良好療效。 ” 黃佩真說。

作為其他特色美食的補充, 黃佩真的小攤生意一直不錯, 她一干就是20餘年。 “至今, 光榨汁機就被我換了六七台了。 ” 黃佩真說。

簡單榨汁背後 需要繁瑣的準備

自從有了自動榨汁機, 榨竹蔗汁簡單了許多。 然而, 其背後仍需要較為費力的準備工作——削除蔗皮,

洗淨竹蔗。 黃佩真說, 丈夫打工之余, 每隔兩三天便要抽空到棉湖鄰近的橫港村、口寨村等地收購蔗農現砍的竹蔗。 成批的竹蔗載回來之後, 需要用鋒利的刀削皮, 削完皮還要用水反復搓洗, 確保竹蔗乾淨衛生。 蔗皮上的根, 通常要比較費力才能削去, 削蔗的時候還要觀察竹蔗是否有長蟲子、黴變的現象, 如果有, 就必須將整個蔗丟掉。

如今, 黃佩真的兒媳婦上午幫忙竹蔗削皮、清洗的工作, 準備足夠一天售賣量的乾淨竹蔗。 “春節期間, 生意最為火爆, 那就需要全家出動, 在除夕夜之前做好準備工作。 ” 黃佩真介紹, 農曆九月份到次年農曆四月份這段時間竹蔗最為甘甜, 再加上春節期間很多回鄉的遊子都要來一嘗兒時的甜美味道, 所以她常常忙得不可開交。

從早上九點多到晚間八九點,黃佩真一直守著出租屋門前的這個攤子,一年四季從不間斷。“春節期間,每天能出售上千杯竹蔗汁,平時一般也能售兩三百杯。” 一斤洗淨的竹蔗僅能榨出一小杯蔗汁,這就意味著,每天需要削皮、洗淨的竹蔗重量為七百至上千斤不等。

蔗汁的味道 也是甜蜜的回憶

隨著經濟的發展,每杯竹蔗汁從最初的五毛錢漸漸提價,如今賣3元錢,雖價錢翻倍,在這個年代中卻仍屬物美價廉之物。“賣蔗汁的收入如小雞啄碎米,但只要勤勞,生活會越來越好的!”這就是黃佩真樸實的生活信念。如今,她家的生活雖然仍不寬裕,但一家子卻過得很是知足、幸福。

一杯清甜爽口的竹蔗汁,貫穿了幾代人的記憶

交流中,我們發現黃阿姨是一個健談、樂觀、善良的人。據其鄰居介紹,黃阿姨擺攤20多年來,每逢遇到老人、小孩,總是半賣半送,“幾塊錢算不了什麼,眾人對我的竹蔗汁的喜愛,是我最為開心的事。”

在商貿繁榮的棉湖,黃佩真的小攤極不起眼;在寸土寸金的棉湖,黃阿姨住著出租屋。然而,出租屋前的小攤,帶給眾多顧客的是20年來鮮榨竹蔗汁的甜蜜味道與美好回憶;豁達開朗的黃阿姨,堅守在古鎮平凡的街道旁,她帶給顧客的是熟悉的身影,親切的形象。

編輯整理:榕水風情

所以她常常忙得不可開交。

從早上九點多到晚間八九點,黃佩真一直守著出租屋門前的這個攤子,一年四季從不間斷。“春節期間,每天能出售上千杯竹蔗汁,平時一般也能售兩三百杯。” 一斤洗淨的竹蔗僅能榨出一小杯蔗汁,這就意味著,每天需要削皮、洗淨的竹蔗重量為七百至上千斤不等。

蔗汁的味道 也是甜蜜的回憶

隨著經濟的發展,每杯竹蔗汁從最初的五毛錢漸漸提價,如今賣3元錢,雖價錢翻倍,在這個年代中卻仍屬物美價廉之物。“賣蔗汁的收入如小雞啄碎米,但只要勤勞,生活會越來越好的!”這就是黃佩真樸實的生活信念。如今,她家的生活雖然仍不寬裕,但一家子卻過得很是知足、幸福。

一杯清甜爽口的竹蔗汁,貫穿了幾代人的記憶

交流中,我們發現黃阿姨是一個健談、樂觀、善良的人。據其鄰居介紹,黃阿姨擺攤20多年來,每逢遇到老人、小孩,總是半賣半送,“幾塊錢算不了什麼,眾人對我的竹蔗汁的喜愛,是我最為開心的事。”

在商貿繁榮的棉湖,黃佩真的小攤極不起眼;在寸土寸金的棉湖,黃阿姨住著出租屋。然而,出租屋前的小攤,帶給眾多顧客的是20年來鮮榨竹蔗汁的甜蜜味道與美好回憶;豁達開朗的黃阿姨,堅守在古鎮平凡的街道旁,她帶給顧客的是熟悉的身影,親切的形象。

編輯整理:榕水風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