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高三女生肝硬化,竟是銅多惹的禍

飛來橫禍, 高三女生查出肝硬化

19歲的妙齡少女小戴來自安徽, 是一名高三學生, 成績非常優秀, 她憧憬著能考入理想的大學。 誰知2016年8月份的一次體檢打亂了她的學習和生活, 在這次體檢中, 她被查出有肝硬化。 然而當地醫院把引起肝硬化的常見原因全部查了, 卻查不到病因。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的晚期併發症, 找不到病因, 就意味著無法從根本上治療。

明察秋毫, 真凶浮出水面

南京市第二醫院專家團隊根據小戴的病情, 進行了肝組織病理檢查和影像、血液等檢查。 根據肝組織病理的特徵, 將小戴可能的病因限定在少數的幾個疾病,

其中肝豆狀核變性(Wilson病)的可能性最大。 經過銅藍蛋白、尿銅、ATP7B基因變異等系列檢查, 最終確定小戴肝硬化的原因是肝豆狀核變性。

什麼是肝豆狀核變性?和銅有什麼關係?

肝豆狀核變性又叫Wilson病, 發病率為0.5/10萬~3/10萬, 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 由於該病罕見且發病隱蔽, 很容易被誤診或漏診。 該病的發病機制是調控銅代謝的ATP7B基因突變, 引起體內銅代謝障礙, 銅不能排出體外, 從而積聚在肝組織和神經系統的豆狀核部位, 臨床上引起肝臟和神經系統損傷。

肝豆狀核變性典型的表現可有神經系統表現、肝損害和眼部K-F環, 典型患者通過常規的檢查可確診, 但絕大多數患者臨床表現很不典型,

很多僅表現肝損傷, 很容易漏診。 “像本例患者, 無任何神經系統症狀, 眼部也未見KF環, 僅表現為肝損傷、肝硬化, 經肝臟病理、基因檢測、血液和尿液檢測等多項檢查才最終得以確診”。

肝豆狀核變性日常飲食要注意什麼?

肝豆狀核變性的發病基礎是體內銅儲積過多,

因此生活中要堅持“低銅高鋅”的飲食, 不吃核桃、花生等堅果, 不吃動物內臟或肥肉以及一些含銅高的海鮮, 可多吃點含鋅的片劑。

肝豆狀核變性能治好嗎?

該病屬於可治療性疾病, 儘管不能根治, 但通過青黴胺、鋅劑等驅銅治療, 可顯著的延緩疾病進展, 可恢復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目前小戴經過治療後已開始好轉, 希望她通過努力, 仍然能實現心中夢想!

本文來自”南京二院肝病科“, 更多肝膽資訊, 免費諮詢專家,

為大力加強肝膽病防治,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技術普及部、吳階平醫學基金會、人民日報社人民網、健康報社四家單位共同發起了“健康中國-肝膽病防治行動”。 “肝膽相照”平臺是“健康中國-肝膽病防治行動”的互聯網服務載體,

為廣大肝膽病醫生提供慢病隨訪、公益解答、科研申報、臨床指南、臨床計算工具等服務, 讓公眾遇到肝膽病問題時能找到真正的專家、得到正確的資訊、接受正規的診療服務。

網址:www.igandan.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