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又一個主義的誕生,阿爾巴尼亞前領袖:霍查

恩維爾·霍查

恩維爾·霍查(908年10月16日—1985年4月11日), 阿爾巴尼亞前領導人, 領導阿爾巴尼亞人民先後打敗義大利法西斯和德國納粹, 贏得了阿爾巴尼亞民族解放戰爭的勝利,

任阿爾巴尼亞勞動党第一書記(曾兼任阿爾巴尼亞部長會議主席), 掌權達四十一年之久。

他創建的政治理論體系被稱為霍查主義。 霍查執政雖然把一個落後不發達的國家改造成一個具有一定實力的國家, 但他同時也使阿爾巴尼亞深深陷入封閉之中。

霍查出生在阿爾巴尼亞南部吉諾卡斯特的一個虔誠而富有的穆斯林(伊斯蘭教什葉派貝克塔什派)商人家庭, 1930年中學畢業後進入法國蒙彼利埃大學學習自然科學, 之後退學並加入法國共產黨。 霍查也不斷在法共黨報上發表批評阿爾巴尼亞王室與政治的文章, 1936年回到阿爾巴尼亞, 在科爾察中學擔任中學教師, 並開始與當地共產主義小組取得聯繫,

成為領導人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1939年阿爾巴尼亞也被義大利佔領, 組織群眾進行反對法西斯佔領者的鬥爭。 1941年霍查組織了阿爾巴尼亞共產黨(1948年改名阿爾巴尼亞勞動黨)對德軍與義大利軍進行抵抗運動, 當選為黨中央委員會領導人之一。 1942年任阿爾巴尼亞民族解放會議主席團委員。 1943年至1954年任黨中央總書記。 1944年5月為反法西斯民族解放委員會主席。 1944年10月民族解放委員會改組為臨時政府, 任政府總理。

1946年, 霍查宣佈成立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 之後成為阿爾巴尼亞的領導人。 1946年至1953年任部長會議主席兼外長。 1954年起任黨中央第一書記至逝世。 1955年起任民主陣線全國委員會主席。 他兼任人民軍總司令。

首都地拉那

由於阿爾巴尼亞長期追隨史達林路線作為社會主義的基調, 導致阿爾巴尼亞於1948年與南斯拉夫斷交;史達林死後赫魯雪夫上臺並批判史達林, 霍查又與蘇聯決裂並與蘇聯斷交。 霍查之後便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接近, 並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獲得大量援助。

霍查把史達林的學說奉若神明, 貫徹於阿爾巴尼亞的“階級鬥爭”實踐之中, 利用鐵腕手段控制著“山鷹之國”的黨民們, 在其執政期間, 進行了多次殘酷的大清洗。 為首者, 基本上是肉體消滅。 1944年底, 阿爾巴尼亞勞動党政權建立後不久, 霍查獨斷專橫搞個人迷信, 黨中央的第二號人物科奇·佐澤等16人全部逮捕, 罪名羅列一堆, 判處槍決。 1975年霍查組織人馬把副總理巴盧庫逮捕, 包括總參謀部的幾位副總參謀長和國防部的全部副部長和軍隊政治工作委員會的全部主任和近衛部隊的幾個主要負責人被殺。 1981年, 阿爾巴尼亞二把手謝胡死去, 死因不明, 隨後其黨羽盡數被霍查清洗。

霍查長達四十年之久的統治下,

阿爾巴尼亞被人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來形容:一盞紅綠燈:車少。 二牛抬杠:牛車是主要交通工具。 三群當道:牛群、羊群和雞群。 四處碉堡:以碉堡武裝保衛祖國。 武警林立:員警和便衣員警多。 六親不認:霍查多疑, 法律連坐。 七竅不通:閉關自守, 自絕于世界文明。 八面威風:霍查做派。 久久不變:體制僵化。 十分落後:歐洲最貧窮的國家。

山鷹之國的風光

1985年4月11日10時,阿通社受權發佈有關霍查逝世的訃告,阿爾巴尼亞隨即成立了以阿利雅為首的20人治喪委員會,宣佈全國致哀七天,戲劇、電影、音樂和體育活動一律停止。阿勞動党於4月13日17時30分召開了特別中央全會,一致選舉阿利雅為黨中央第一書記。全會同時決定:在地拉那等三市建立霍查紀念塑像;地拉那大學改名 為霍查大學;少先隊組織改稱“霍查少先隊”;阿第一大港——都拉斯港亦以霍查命名。

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東歐劇變,阿爾巴尼亞也發生了政權更迭,阿爾巴尼亞民主黨上臺。1991年6月,勞動党易名為社會黨,並公開批判霍查。

山鷹之國的風光

1985年4月11日10時,阿通社受權發佈有關霍查逝世的訃告,阿爾巴尼亞隨即成立了以阿利雅為首的20人治喪委員會,宣佈全國致哀七天,戲劇、電影、音樂和體育活動一律停止。阿勞動党於4月13日17時30分召開了特別中央全會,一致選舉阿利雅為黨中央第一書記。全會同時決定:在地拉那等三市建立霍查紀念塑像;地拉那大學改名 為霍查大學;少先隊組織改稱“霍查少先隊”;阿第一大港——都拉斯港亦以霍查命名。

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東歐劇變,阿爾巴尼亞也發生了政權更迭,阿爾巴尼亞民主黨上臺。1991年6月,勞動党易名為社會黨,並公開批判霍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