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青島膠州吳榮華:傾其所學換一片藍天

3月5日, 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的工作報告中提出了藍天保衛戰決策, 報告中提出要加快解決燃煤污染問題,

治理霧霾人人有責, 貴在行動、成在堅持。 吳榮華就是堅持在藍天保衛戰中一名“戰士”。 這位“戰士”從本科生到博士後一直致力於研究污水治理和熱能開發, 2003年以來採用自主開發的原創性成果建設了百余項污水及地表水源熱泵供熱系統示範工程, 實現年節省標煤量近80萬噸, 年減排二氧化碳200余萬噸, 換來一片藍天。

日前記者來到青島科創藍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見到吳榮華本人, 憨憨的笑容, 睿智的談吐, 嚴謹的學風, 讓記者深切感受到學者風範。

吳榮華是湖北洪湖人, 2010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後畢業。 目前是青島科創藍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青島大學特聘教授。

十多年來, 他一直從事污水及地表水源熱泵系統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及產業化應用。

在言談中, 吳榮華告訴記者, 作為一個新興事物的研究者, 突破課題是主要任務, 但更重要的是成果的轉化。 他曾經跑過熱力公司、高新園區推廣自己的技術成果;曾經與天津科學研究所合作, 企圖借平臺成長, 但都沒有成功。 2010年吳榮華選擇擁有區位優勢的膠州, 找到了真正的“中國合夥人”, 成立了青島科創藍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生產第一代熱泵設備。

當時, 東北的哈爾濱市某賓館的供熱鍋爐因環保問題被要求拆除, 賓館負責人找到吳榮華, 購買了一套污水源熱泵系統。 舊鍋爐拆除, 新設備安裝完畢, 但意外卻發生了, 新設備運行過程中出現了堵塞現象, 導致整個賓館氣溫驟降。

未能達到購買方的取暖要求, 吳榮華只能按照合同約定賠償。 失敗沒有阻止他前進的腳步, 隨後他就召集研發團隊成員一起深入生產車間, 從污水流動環節入手, 一起查看流程、計算資料、修改參數、分析結果, 終於查明是城市污水中的頭髮絲和塑膠袋等堵塞了設備管道, 又經過三天三夜的技術攻關, 吳榮華和他的團隊終於克服了這一難題。

“真正的技術都在研究員的腦子裡, 離開了研究員的轉化團隊, 只是個存放裝置, 沒有CPU功能。 ”吳榮華說。 在項目的建設和試用過程中, 吳榮華不斷進行設備的更新升級。 先是在安裝成本上, 最開始的熱泵設備安裝成本比普通的燃煤鍋爐房高, 後來他通過在系統設備的一代代優化,

使系統設備運行時提高了效率, 從而降低了安裝成本。 再是設計工藝上提檔升級, 目前吳教授帶領團隊已研發出第三代系統設計工藝, 從第一代發明的防堵機設備到第二代的寬流道換熱設備, 再到第三代的疏導式換熱設備。 現在吳榮華正在研發第四代新技術, 是一種提取把0°的水變成0°的冰這個相變過程中所產生的凝固熱熱量的技術, 這項項目研發出來可將污水再進行迴圈利用, 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 讓大家都能用上低成本、低耗能、高效率的環保型新能源。 減少了顆粒物的排放, 緩解霧霾天氣, 還一片清爽的藍天。

不積跬步, 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 無以成江海。 多年來的不懈努力和堅持探索最終換來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近兩年, 吳榮華先後入選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畫和山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工程等個人榮譽10多項。 如今, 吳榮華的科研團隊已自主研發了五十余項專利, 完成了五十餘個專案的可行性研究、工程方案設計與系統運行調試, 它的開創性研發成果突破了原生污水源熱泵的工程化應用, 解決了原生污水過濾與換熱一直未能解決的難題, 被鑒定為“世界首創”;開發了單寬流道和流道分離兩類疏導式換熱工藝, 鑒定為“國際領先水準”。

(青華 張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