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上海灘未眠夜,一大半的車展重磅“蜜汁”都在昨夜首發了

我們常說大人物總是在最後出場, 但這不適用於車展。 媒體日當天, 幾十款新車紮堆發佈, 我們報得手酸, 你們看得眼酸, 再重磅的新車也泯然眾人。

所以越來越多的車企把新車的發佈會挪到了車展前, 你們在展臺上看到的, 已經不是首發了。

要說車展前的盛會, 大眾之夜和賓士之夜可以說是大名鼎鼎, 本次上海車展同樣少不了它們的身影。 除此之外, 不少自主品牌也玩起了“之夜”, 比如奇瑞、比亞迪、Lynk&Co等。 接下來, 讓我們看看有哪些“大人物”在車展開幕前就閃亮登場。

大眾集團:新能源是主旋律

論規模和新車數量, 大眾之夜依然是本次最盛大的發佈會。 昨晚的大眾之夜彙聚了400多家中外媒體和諸多大眾高層人員, 當然還有車, 大眾、奧迪、保時捷、斯柯達、賓利、蘭博基尼、杜卡迪等一票兄弟盡皆出場, 量產車撐場面, 概念車出彩頭, 那這個擁擠的夜晚大眾集團到底搞了什麼事情?

那些量產車還不足以勾起我們太多興趣, 即使是出盡風頭的Huracan Performante也已經在我筆下描述多次。 相比之下概念車才是彩頭, 大眾展示了其I.D.Crozz純電動SUV概念設計, 所謂未來感大抵就是如此了, 可惜具體參數並沒有透露, 所以我們也只能欣賞一下大眾設計師的筆頭功夫了, 據大眾方面稱這車可能會在3年後實現量產, 你怎麼看?

奧迪的e-tron Sportback Concept與大眾I.D.Crozz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掀背設計已經不能再算亮點, 不過作為燈廠的新作品其前後燈光還是極具科技感的。 說到這裡還得再看看斯柯達的Vision E, 500公里續航, 配備第三代自動駕駛技術, 同樣一副來自未來的模樣, 看得出來是一家人。

賓士:改款S級能繼續輝煌嗎?

在豪華D級車市場,賓士S級是當前的老大,現在它迎來了中期改款,18日在上海是全球首發。外觀上的顯著變化在於前大燈,內置了三條LED燈帶,而C級是一條,E級是兩條,這下再也不會搞混了。當然這背後也代表著整個LED大燈技術的升級。

內飾的變化也不大,主要集中在方向盤

新款S級邁巴赫和AMG版本也同時發佈,邁巴赫將推出新旗艦型號——S 680,這款車是中國專屬,看數字就知道,繼續搭載源自AMG打造的6.0L雙渦輪增壓V12發動機。而S63 AMG新搭載的4.0升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可輸出603馬力,百公里加速僅3.4秒。改款賓士S級將於7月率先在歐洲市場上市。

除了S級,A級三廂概念車也非常值得關注。它帶來了賓士最新的設計語言,屆時預計會基於第二代MFA平臺打造。量產版的A級三廂將在2018年發佈,當然也會有AMG版本,BBA在這塊市場又將鬥作一團。

現場居然不是紅色的

那我就發紅色的官圖

寶馬:聽說E級想要過5關?

本次寶馬的重頭戲就是新一代5系,當然是國產加長版。軸距較標準軸距車型增加133毫米達3108毫米(超過E級),而且特別強調了全車覆蓋件都採用鋁制材料,整車減重130千克。

新一代5系從7系身上繼承了大量財富,包括自我調整空氣懸掛、手勢控制、支援觸摸的Command系統、星空車頂等,再看外形,可以稱得上是小7系。但內飾依然稱不上十分的豪華。

525 Li和530 Li搭載2.0升4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分別為224馬力和252馬力。540 Li搭載3.0升6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340馬力。三款發動機均搭配ZF8擋自動變速箱。新5系長軸版的上市時間預計是今年第三季度,E級的日子將不會像現在這麼好過.

加裝了M套件的新5系

捷豹路虎:你要的星脈,來了

上個月的日內瓦車展,路虎發佈了新車Velar,中文名星脈。它與發現5出自同一位設計師之手,但大家對外觀的評價可謂大相徑庭。可以說星脈是繼極光之後,又一款可以靠臉吃飯的路虎車型,莫非名字和太空扯上關係就有神秘加成?

4月18日下午,充滿歷史氣息的船廠1862劇院裡,我見到了充滿現代感的星脈。除了簡潔流暢的外形,內飾的三塊大屏也很引人注目。按鈕被大幅縮減,下方的兩個旋鈕承擔了大部分操作任務。

星脈的外觀有兩個版本,展出的是較為張揚的R-Dynamic

捷豹同樣也有一款SUV發佈,不過是電動的。I-PACE概念車是捷豹路虎歷史上首款電動車型,它的尺寸小於F-PACE,搭載前後雙電機,共輸出400馬力,700牛·米,百公里加速約4秒,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它的量產版將於2018年上市,也許會成為MODEL X之外的另一個選擇。

這次車展,紅色很流行啊

別克:首款國產增程式混動車

通用集團最近的新能源車型也不少,別克君越30H,凱迪拉克CT6 PHEV,海外還有雪佛蘭Bolt和Volt。其中Volt就是一款增程式混合動力車。

而此次別克將國產一款增程式混動車型——VELITE 5,這也是首款國產的增程混動車型。VELITE 5搭載了一台1.5升自吸直噴發動機(負責發電),兩台電動機,電機功率151馬力。純電模式下,續航里程可達116公里,增程模式下總續航里程768公里,綜合油耗百公里0.9升(我也不知道增程式混動車是怎麼算的)。

18日晚,我們看到了實車,也知曉了價格。如圖所示,但它還享受政府的新能源車型補貼3.6萬元,所以兩款車型補貼後售價分別為25.98萬元和22.98萬元。作為一款緊湊級車,它的價格卻達到了君越的高度,市場接受度如何還有待觀察。

馬自達:騷動的少年啊,看這邊

4月18日晚,馬自達為我們帶來的CX-3和MX-5 RF硬頂敞篷版,它們都是首次在中國亮相,同時也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買到。

馬自達CX-3是一款小型SUV,軸距2550mm,外觀小巧靈動。你說空間?買這車的人肯定不在乎,只要自己開心就行了。它並不算一款新車,而是已經在多個國家上市,國內車迷對其呼聲一直很高,這次終於能得償所願。

至於MX-5,更是對渴望個性、運動的年輕人的大滿足。雖然還沒有正式引進國內,但不少人已經耐不住性子,花費不低的代價平行進口。這次將要引入的是RF版,也就是硬頂敞篷版,鑒於國內消費者對敞篷車的接受程度還不高,選擇硬頂敞篷是個不錯的折衷方案。

雪鐵龍:天逸,是誰?

4月18日,雪鐵龍在黃浦江畔全球首發了C5 AIRCROSS,中文名——天逸。這款車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上一屆上海車展發佈的AIRCROSS Concept,量產版本的外觀還原度挺高,但內飾反而偏向沉穩。

天逸是一款緊湊級SUV,動力系統也與標緻4008基本一致:1.6T和1.8T兩款發動機,匹配6擋變速箱,未來還可能推出300馬力的插電混動版本。目前看來唯一的槽點就是中文名,你第一次聽到時,腦中浮現出來的是中國電信,還是冥冥之中的某物?

接下來是自主品牌,

他們的產品

也確實值得單獨開一場發佈會

Lynk&Co:我叫領克

吉利旗下高端子品牌Lynk&Co在4月16日公佈了正式中文名——領克。同時帶來的,還有一款准量產車——領克01,以及概念車領克03。發佈會上,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方浩瀚先生提及IPHONE,言下之意是要引領一場汽車界的變革。

現場的領克01和今年的IPHONE 7一樣使用了紅色,它和富豪共用CMA平臺,共用動力總成,但這些都不是應該關心的重點,離變革更差得遠。領克的目標是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從互聯和共用兩方面入手。

領克01准量產車,產地在台州路橋,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在國內上市

領克03,一款轎車,已經有路試諜照了,我也不知道02在哪

終身免流量費,這是領克的承諾,很實在,也很拉好感度。領克還提出了通過手機app共用一輛車的方案,這樣的汽車共用尚無法被大多數人接受,不過至少人家已經提供了工具。

在全球範圍內,領克會推行直銷的銷售模式,就像特斯拉,不過在國內還是離不開4S店。領克還提供了送車上門、保養時上門取車送車、終身免費救援、免費質保等服務。新的模式能成為多大的加分項?我們拭目以待下半年的上市。

比亞迪:如果我更美,你會不會多看我一眼?

在自主品牌這個“班級”裡,比亞迪是一位偏科的學生。它在新能源領域有著優秀的成績,但造型設計向來分數不高。不過他也認識到了這一點,請來了前奧迪設計總監Wolfgang Egger操刀新車的設計。

17日晚的比亞迪發佈會上,我們看到了他為比亞迪設計的成果——王朝概念車。他將中國龍圖騰的元素融入了概念車,使用“Dragon Face”一詞來形容前臉。對車燈的設計依然玩得爐火純青,大膽地取消了後視鏡,以攝像頭替代。論顏值,確實超過了比亞迪的以往車型,我希望能儘快見到量產車。

除此之外,當晚比亞迪還公佈了宋DM和宋EV300的售價,前者代表高性能,車上有542標識,後者則是一款純電動SUV,純電續航里程在350公里以上。二者都享受新能源車型的3.6萬元補貼,補貼後價格如下:

奇瑞:放眼未來,也著手當下

幾乎與比亞迪同時,奇瑞舉辦了奇瑞之夜。我們看到了奇瑞對於未來的詳細規劃,包括奇瑞3.0時代的A3X、M3X等平臺,1.2TGDI、1.6TGDI兩款直噴發動機,以及多款新能源動力系統。

瑞虎轎跑概念SUV是奇瑞對未來暢想的一次展現,它可以自動駕駛,此時方向盤可以用來玩賽車遊戲,設計上也頗有新鮮感。

離我們更近一點的,就是在發佈會現場宣佈上市的瑞虎7 SPORT,售價10.99萬元-15.09萬元,搭載的是那台熱效率37.1%的1.5T發動機,147馬力,首次匹配6擋雙離合變速箱。

榮威:將新能源和互聯進行到底

從RX5開始,榮威打出了互聯的這張牌,現在來看,已經走在了大多數廠商的前面。汽車實現互聯就意味著龐大的資料流程,通過對車主駕駛習慣的分析,就能提供更準確的服務,甚至更進一步,實現初步的智慧。

新能源領域也是榮威主攻的方向,他們定下了目標:到2020年,榮威車型能達到百公里15度以下的電耗,相當於百公里3.5升的油耗。同時還要提供“充電5分鐘,行駛兩小時”的效率。

榮威Vision-E概念車(好像和上面的誰重名了)就是為了實現以上目標而誕生的,它搭載上汽集團和阿裡巴巴聯合研發的YunOS Auto互聯系統,純電續駛里程超500公里,百公里加速僅4秒(又和I-PACE出奇地一致),並支持無線充電。

賓士:改款S級能繼續輝煌嗎?

在豪華D級車市場,賓士S級是當前的老大,現在它迎來了中期改款,18日在上海是全球首發。外觀上的顯著變化在於前大燈,內置了三條LED燈帶,而C級是一條,E級是兩條,這下再也不會搞混了。當然這背後也代表著整個LED大燈技術的升級。

內飾的變化也不大,主要集中在方向盤

新款S級邁巴赫和AMG版本也同時發佈,邁巴赫將推出新旗艦型號——S 680,這款車是中國專屬,看數字就知道,繼續搭載源自AMG打造的6.0L雙渦輪增壓V12發動機。而S63 AMG新搭載的4.0升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可輸出603馬力,百公里加速僅3.4秒。改款賓士S級將於7月率先在歐洲市場上市。

除了S級,A級三廂概念車也非常值得關注。它帶來了賓士最新的設計語言,屆時預計會基於第二代MFA平臺打造。量產版的A級三廂將在2018年發佈,當然也會有AMG版本,BBA在這塊市場又將鬥作一團。

現場居然不是紅色的

那我就發紅色的官圖

寶馬:聽說E級想要過5關?

本次寶馬的重頭戲就是新一代5系,當然是國產加長版。軸距較標準軸距車型增加133毫米達3108毫米(超過E級),而且特別強調了全車覆蓋件都採用鋁制材料,整車減重130千克。

新一代5系從7系身上繼承了大量財富,包括自我調整空氣懸掛、手勢控制、支援觸摸的Command系統、星空車頂等,再看外形,可以稱得上是小7系。但內飾依然稱不上十分的豪華。

525 Li和530 Li搭載2.0升4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分別為224馬力和252馬力。540 Li搭載3.0升6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340馬力。三款發動機均搭配ZF8擋自動變速箱。新5系長軸版的上市時間預計是今年第三季度,E級的日子將不會像現在這麼好過.

加裝了M套件的新5系

捷豹路虎:你要的星脈,來了

上個月的日內瓦車展,路虎發佈了新車Velar,中文名星脈。它與發現5出自同一位設計師之手,但大家對外觀的評價可謂大相徑庭。可以說星脈是繼極光之後,又一款可以靠臉吃飯的路虎車型,莫非名字和太空扯上關係就有神秘加成?

4月18日下午,充滿歷史氣息的船廠1862劇院裡,我見到了充滿現代感的星脈。除了簡潔流暢的外形,內飾的三塊大屏也很引人注目。按鈕被大幅縮減,下方的兩個旋鈕承擔了大部分操作任務。

星脈的外觀有兩個版本,展出的是較為張揚的R-Dynamic

捷豹同樣也有一款SUV發佈,不過是電動的。I-PACE概念車是捷豹路虎歷史上首款電動車型,它的尺寸小於F-PACE,搭載前後雙電機,共輸出400馬力,700牛·米,百公里加速約4秒,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它的量產版將於2018年上市,也許會成為MODEL X之外的另一個選擇。

這次車展,紅色很流行啊

別克:首款國產增程式混動車

通用集團最近的新能源車型也不少,別克君越30H,凱迪拉克CT6 PHEV,海外還有雪佛蘭Bolt和Volt。其中Volt就是一款增程式混合動力車。

而此次別克將國產一款增程式混動車型——VELITE 5,這也是首款國產的增程混動車型。VELITE 5搭載了一台1.5升自吸直噴發動機(負責發電),兩台電動機,電機功率151馬力。純電模式下,續航里程可達116公里,增程模式下總續航里程768公里,綜合油耗百公里0.9升(我也不知道增程式混動車是怎麼算的)。

18日晚,我們看到了實車,也知曉了價格。如圖所示,但它還享受政府的新能源車型補貼3.6萬元,所以兩款車型補貼後售價分別為25.98萬元和22.98萬元。作為一款緊湊級車,它的價格卻達到了君越的高度,市場接受度如何還有待觀察。

馬自達:騷動的少年啊,看這邊

4月18日晚,馬自達為我們帶來的CX-3和MX-5 RF硬頂敞篷版,它們都是首次在中國亮相,同時也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買到。

馬自達CX-3是一款小型SUV,軸距2550mm,外觀小巧靈動。你說空間?買這車的人肯定不在乎,只要自己開心就行了。它並不算一款新車,而是已經在多個國家上市,國內車迷對其呼聲一直很高,這次終於能得償所願。

至於MX-5,更是對渴望個性、運動的年輕人的大滿足。雖然還沒有正式引進國內,但不少人已經耐不住性子,花費不低的代價平行進口。這次將要引入的是RF版,也就是硬頂敞篷版,鑒於國內消費者對敞篷車的接受程度還不高,選擇硬頂敞篷是個不錯的折衷方案。

雪鐵龍:天逸,是誰?

4月18日,雪鐵龍在黃浦江畔全球首發了C5 AIRCROSS,中文名——天逸。這款車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上一屆上海車展發佈的AIRCROSS Concept,量產版本的外觀還原度挺高,但內飾反而偏向沉穩。

天逸是一款緊湊級SUV,動力系統也與標緻4008基本一致:1.6T和1.8T兩款發動機,匹配6擋變速箱,未來還可能推出300馬力的插電混動版本。目前看來唯一的槽點就是中文名,你第一次聽到時,腦中浮現出來的是中國電信,還是冥冥之中的某物?

接下來是自主品牌,

他們的產品

也確實值得單獨開一場發佈會

Lynk&Co:我叫領克

吉利旗下高端子品牌Lynk&Co在4月16日公佈了正式中文名——領克。同時帶來的,還有一款准量產車——領克01,以及概念車領克03。發佈會上,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方浩瀚先生提及IPHONE,言下之意是要引領一場汽車界的變革。

現場的領克01和今年的IPHONE 7一樣使用了紅色,它和富豪共用CMA平臺,共用動力總成,但這些都不是應該關心的重點,離變革更差得遠。領克的目標是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從互聯和共用兩方面入手。

領克01准量產車,產地在台州路橋,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在國內上市

領克03,一款轎車,已經有路試諜照了,我也不知道02在哪

終身免流量費,這是領克的承諾,很實在,也很拉好感度。領克還提出了通過手機app共用一輛車的方案,這樣的汽車共用尚無法被大多數人接受,不過至少人家已經提供了工具。

在全球範圍內,領克會推行直銷的銷售模式,就像特斯拉,不過在國內還是離不開4S店。領克還提供了送車上門、保養時上門取車送車、終身免費救援、免費質保等服務。新的模式能成為多大的加分項?我們拭目以待下半年的上市。

比亞迪:如果我更美,你會不會多看我一眼?

在自主品牌這個“班級”裡,比亞迪是一位偏科的學生。它在新能源領域有著優秀的成績,但造型設計向來分數不高。不過他也認識到了這一點,請來了前奧迪設計總監Wolfgang Egger操刀新車的設計。

17日晚的比亞迪發佈會上,我們看到了他為比亞迪設計的成果——王朝概念車。他將中國龍圖騰的元素融入了概念車,使用“Dragon Face”一詞來形容前臉。對車燈的設計依然玩得爐火純青,大膽地取消了後視鏡,以攝像頭替代。論顏值,確實超過了比亞迪的以往車型,我希望能儘快見到量產車。

除此之外,當晚比亞迪還公佈了宋DM和宋EV300的售價,前者代表高性能,車上有542標識,後者則是一款純電動SUV,純電續航里程在350公里以上。二者都享受新能源車型的3.6萬元補貼,補貼後價格如下:

奇瑞:放眼未來,也著手當下

幾乎與比亞迪同時,奇瑞舉辦了奇瑞之夜。我們看到了奇瑞對於未來的詳細規劃,包括奇瑞3.0時代的A3X、M3X等平臺,1.2TGDI、1.6TGDI兩款直噴發動機,以及多款新能源動力系統。

瑞虎轎跑概念SUV是奇瑞對未來暢想的一次展現,它可以自動駕駛,此時方向盤可以用來玩賽車遊戲,設計上也頗有新鮮感。

離我們更近一點的,就是在發佈會現場宣佈上市的瑞虎7 SPORT,售價10.99萬元-15.09萬元,搭載的是那台熱效率37.1%的1.5T發動機,147馬力,首次匹配6擋雙離合變速箱。

榮威:將新能源和互聯進行到底

從RX5開始,榮威打出了互聯的這張牌,現在來看,已經走在了大多數廠商的前面。汽車實現互聯就意味著龐大的資料流程,通過對車主駕駛習慣的分析,就能提供更準確的服務,甚至更進一步,實現初步的智慧。

新能源領域也是榮威主攻的方向,他們定下了目標:到2020年,榮威車型能達到百公里15度以下的電耗,相當於百公里3.5升的油耗。同時還要提供“充電5分鐘,行駛兩小時”的效率。

榮威Vision-E概念車(好像和上面的誰重名了)就是為了實現以上目標而誕生的,它搭載上汽集團和阿裡巴巴聯合研發的YunOS Auto互聯系統,純電續駛里程超500公里,百公里加速僅4秒(又和I-PACE出奇地一致),並支持無線充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