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個論]方軍專欄:在碎片化的時代,碎片化學習

知識經濟

方軍專欄

2017年初, 隨著互聯網上的內容付費、知識付費產品增多, “碎片化學習”成為爭論的焦點。 現在多數的內容付費產品是基於碎片化假設的, 互聯網工具甚至想幫人們利用好上班路上這樣的碎片時間來學習。 批評的一方認為, 要有效地學習知識, 我們應當“系統化學習”。

無論是作為行業的實踐者, 還是作為一個對觀念、知識有著濃厚興趣的人, 我是樂見“碎片化學習”現象。 畢竟, 當追求新知的人願意擠出各種碎片時間來學習, 也有人提供合適的產品與工具, 這是值得讚賞的。 我能理解許多人對於“系統化學習”的期待,

在很多時候, 我們都有著一種回到美好過去的渴望。

但是, 在碎片化的時代, 我們無法回到過去。 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應該是, 在完全的系統化學習和絕對的碎片式學習分處兩端的這個連續區間裡, 合適的選擇是什麼?

以商業管理教育為例, 兩年制的MBA可能是較為系統化的方式, 每兩個月上課三四天的EMBA課程, 碎片化程度則高一些。 但是, 對於已經有十數年經驗的企業高管, EMBA課程可能更為合適。 現在的收費知識產品中, 吳曉波頻道、樊登讀書會、羅振宇的羅輯思維與得到、李善友的混沌研習社等多個產品都是圍繞商業管理展開。 它們的碎片化程度各不相同, 都比EMBA課程更高, 但又分別以合適的方式協助人們學習新知。

我們不能僅以系統化程度或碎片化程度來評價一個知識產品的好壞, 而要看它與我們自身需求的匹配度。

我們還可以看看“書”這個人類最重要的知識容器。 在許多人看來, 書就等於知識, 書是系統化的, 而報刊雜誌、網路是碎片化的。 互聯網的思考者們對於書有很多的剖析, 比如哈佛大學研究員大衛·溫伯格稱書是“長形式”, 與網路的“網形式”形成對比。 長形式有它獨特的價值。 技術思想家凱文·凱利也說, “長篇巨制自有其力量。 ”“一本書, 就是(人類)一種注意力單位。 ”

他們進行對比思考, 其實主要是想說:知識已經網路化了。 在這種情況下, 我們不能僅依賴於過去我們認為系統化的書, 從中學習求知,

我們要更好利用更符合技術現狀的、存儲在互聯網中的知識形態。

關於書這樣一個系統化的知識歷史上有很多很多反思, 比如宗白華先生曾引述叔本華的話, “讀書是拿他人的頭腦, 代替自己的思想。 讀書讀久了, 當會使自己的思想, 不能成一個有系統的自內的發展。 ”互聯網可能使得我們的知識碎片化, 但可能也有一個很大的好處, 它讓我們不能直接用別人的系統思考來取代自己的思考, 而讓我們不得不去建立自己的系統。

在這一波互聯網知識經濟的熱潮中, 出現的新知識產品多數是比過去更為碎片化。 我認為, 這是它們在因應時代的變化, 它們背後的可能假設是:第一, 現在是碎片化的時代, 人們的時間被智慧手機、忙碌的生活碎片化了,

我們要提供與之匹配的知識產品。 第二, 系統化的產品過去已經有了充足的供應, 而碎片化這個部分還有很大的市場空白。

我們還可以從個人的角度來看系統化與碎片化。 在我看來, 我們每個人都是以自己作為載體, 去連接知識和實踐, 我們吸收知識、消化吸收、投入使用。 我們個人碎片化學習的基礎, 是要先建立起框架結構, 然後碎片化吸收形成自己的系統。 也可以這麼說, 當我們為了實踐目的、學習一個領域的知識技能時, 我們要先給自己繪製一張地圖, 但由於我們還在探索, 這個地圖不精細、不精確, 甚至有錯誤。 在學習和實幹的過程中, 我們可能會再回來修正, 甚至推倒重來。

對我們自己來說, 問題不是外界提供給我們的知識是系統化的、還是碎片化的, 問題是:我們能否自己整合知識、投入實幹?我們自己能否反思實踐中的經驗教訓, 結合從外部所學的, 形成自己個人的知識體系?如果我們像鳥兒一樣, 只是簡單地把各種碎片化的知識堆積到一起, 那形成自然只是鳥巢那樣的東西。 但是, 如果我們自己能夠先建立起某種結構框架, 我們可能可以建立起宏偉的建築。

(作者系資深互聯網人)

本版言論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