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總理記者會回應了哪些民生問題?

就業壓力如何緩解?減稅降費從何入手?霧霾問題如何解決?消費者權益如何保障……昨日,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後,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見中外記者並回答問題。

李克強用兩個多小時時間共回答了18個問題, 相較去年多了兩個。 在媒體記者提及的18個問題中, 不少問題與民生緊密相關, 李克強總理是怎麼回答的?

房屋產權

70年到期後可續期不需申請

面對媒體記者提的“房屋產權70年到期後怎麼辦?國家準備怎麼解決”問題, 李克強說, 中國有句古話:有恆產者有恒心。 國務院已經要求有關部門作了回應, 就是可以續期, 不需申請, 沒有前置條件, 也不影響交易。 當然, 也可能有人說, 你們只是說, 有法律保障嗎?我在這裡強調, 國務院已經責成相關部門就不動產保護相關法律抓緊研究提出議案。

簡政放權

讓權力不能任性 壓縮尋租空間

在回答如何繼續推進簡政放權等問題時,

李克強說, 簡政放權核心是要轉變政府職能,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 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在推進過程中發現裡面名堂多了, 不僅是審批權, 還有名目繁多的行政許可、資格認證、各種奇葩證明, 讓企業不堪重負的收費等。 我們就是要在推進過程中讓政府職能得到轉變, 把更多精力放到該管的事情上來。 政府確實管了一些不該管、也不應屬於自己管的事情, 它束縛了市場主體的手腳, 降低了行政效率, 甚至影響了政府的公信力。 因此, 我們必須進行自我革命, 刀刃向內, 我一直說要用壯士斷腕的精神堅韌不拔地加以推進, 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問題, 甚至會有較大阻力, 但是要相信我們有足夠的韌性。

李克強說自己到有的地方去看, 在簡政放權中一次封了108個公章, 用一個公章代替。 在前幾年兩會上, 曾有人展示一個項目審批“萬里長征圖”, 據說現在變成百里了, 百里也不少啊!還要繼續推進。 我們要讓權力不能任性, 就得把那些不應該有的權力砍掉, 有些涉及到部門利益, 要壓縮尋租的空間。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 從中央政府一直到地方、到基層, 要打通“最後一公里”。

大眾創業

讓創業創新的熱情持久不衰

在記者會上, 有深圳媒體提到去年10月李克強總理曾到深圳參加“全國雙創周”主會場的活動。 過去一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 現在共用經濟發展也很快, 但也有人有不同看法, “雙創”的熱情會持久嗎?

對此, 李克強說, 這三年多來, 每天平均有4萬個以上市場主體註冊登記, 相當於每年新增1000多萬個。 我和有些外國的領導人, 還不是小國, 談到這件事, 他很驚訝, 這相當於他們國家中小微企業的總量。 “雙創”不僅帶動了大量就業, 促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 它也是一場改革, 因為它抓住了人這個生產力當中最重要的因素, 讓人的聰明才智和活力充分展現出來, 讓大家有改變命運、獲得縱向上升的平等機會。 它也創新了生產模式, 許多新業態, 像共用經濟、分享經濟、“互聯網+”等, 可以說層出不窮, 這些新業態有的是新舊動能轉換過程當中產生的, 新舊嫁接, 有的是老樹開新花。 總的看它適應了市場的需求, 適應了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的要求。

另外, 新業態的成長也倒逼政府職能轉變。 這些新業態很多是過去未知的, 有不同爭議是正常的, 我們還是要以開放的態度、包容的理念審慎監管, 促使它健康發展。 中國有1.7億受過高等教育和擁有高技能的人才, 與8億左右的勞動力結合起來, 能創造的財富, 激發的能量是難以估算的, 也會給市場, 包括世界市場帶來巨大的機遇。 中國人民勤勞智慧, 有著追求美好生活的不竭動力, 政府就是要創造環境, 讓人民群眾創業創新的熱情持久不衰, 當然“雙創”和許多新事物一樣, 發展過程當中一些方面、一些企業會遇到曲折, 但是大方向是正確的。

霧霾問題 

未來藍天不會也不應成奢侈品

有媒體記者問:這幾年霧霾成百姓心中的一個痛點, 嚴重影響大家的生活,怎麼樣才能讓持續的藍天不再是奢侈品?

對此,李克強回答說,打贏藍天保衛戰是有一個過程的,目前治理霧霾重點針對燃煤、尾氣排放、揚塵等,但今年我參加兩會討論的時候,有科學家說,除此之外還有很重要的因素,霧霾的形成機理我們還沒完全搞透,她說中國北方冬季的霧霾在全世界都是特殊的,科學家還要做充分的論證。國家為此將設立專項基金,不惜重金組織最優秀的相關科學家攻關,抓緊把霧霾形成的未知因素找出來,使我們治理霧霾更加有效。大自然的陰晴風雨不是人類能支配的,但我們可以支配我們的行為,可以轉變我們的發展方式。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樣,霧霾要治理,藍天在未來不會也不應該成為奢侈品。

記者觀察

“就業”出現33次成高頻詞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總理記者會上,南都記者發現“就業”成了高頻詞,前後與就業直接相關的問題就有兩個,如果算上記者的提問,整場記者會共提到“就業”33次。上任後,李克強對就業問題一直保持高度關注,在昨日記者會上,李克強面對一個就業相關的問題,甚至一度忘了翻譯,想“搶答”。

央視記者向李克強提問,今年會不會出現群體性的失業問題?李克強說,在政府工作報告所提的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當中,有一項是抬高的,那就是今年我們要新增城鎮就業1100萬人,比去年的目標增加100萬人。

“我們完全有能力擴大就業,不會也不允許出現大規模群體性失業”,李克強說,我們這幾年一直在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已經連續4年實現新增城鎮就業1300萬人以上,今年更是強調就業優先,就是要保證能夠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把失業率控制在較低的水準。

隨後,路透社記者又再次問到就業問題,關注的是去產能過程中的職工安置問題。他選擇了一個更小的角度切入,問李克強“如果我是一名礦工或是鋼廠工人,我能在本省找到什麼樣的新工作呢?今年預計哪些部門會出現工作崗位增加?”

李克強說,去年有72萬去過剩產能過程當中的職工得到了妥善安置。當然,還有一些職工因為多種因素沒有到新的就業崗位,包括有的職工和企業有比較深的感情,想多留一段時間,但他們的生活都是有著落的。

李克強介紹,今年去產能還要擴大到煤電領域,加上去年一些還沒安置的職工,累計可能會有近百萬需要安置。我們的辦法還是創造新的崗位,因為我們在推動發展新動能。“如果你是一名煤礦工人,這個礦被淘汰,或者暫時停產了,我看你有很強的、靈活的就業能力,我建議你到新動能去,或者到老動能當中產生的新職業當中去”,李克強直接回應。

實際上,總理對就業的看重在多個場合都有過明確表示。據中國政府網報導,在一次座談會上,李克強總理曾透露,他每天早上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先看兩張“匯總了上百個經濟資料的表格”。而在這些紛繁複雜的資料中,“就業”無疑是總理最關心的指標之一。

在今年1月一次國務院常務會上,李克強把“保障就業”稱為政府“最要緊的責任”。2016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達1314萬人,超額完成了1000萬人的目標任務;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連續4個月在5%以下,達到近年最低點。就業政績的出彩也成為結構調整、增速下行的中國經濟真正的“晴雨錶”,“就業穩,中國經濟大的基本面就能穩”,李克強曾說。

李克強2016年考察人社部時強調,就業資訊對判斷整個經濟形勢至關重要,是宏觀調控的重要依據。“我們發展經濟,最基本的還是保障就業。有就業就會有收入,老百姓就能實實在在享受到經濟發展的好處。”

現場加問

要給優質產品“點贊”

要把不良奸商“拉黑”

在回答完中外媒體共18個問題後,總理記者會已經將近2小時。主持人正要宣佈由於時間關係,發佈會就將到此為止。這個時候,中國消費者報一名男記者大聲提問,希望總理能在“3·15”這一天給消費者說幾句話。

李克強站著回答這個問題說:“我和大家都是消費者,都需要權益保護,用網路語言說:我們要給優質產品‘點贊’,把不良奸商‘拉黑’。大家共同努力,讓我們的優質產品一天一天多起來,讓我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第19個問題是昨日總理記者會上的唯一加問,也成了這場發佈會上最應景的一個回答。

采寫:南都記者 吳斌 程姝雯 商西 程思煒 娜迪婭 王秀中

實習生 王婷 發自北京

嚴重影響大家的生活,怎麼樣才能讓持續的藍天不再是奢侈品?

對此,李克強回答說,打贏藍天保衛戰是有一個過程的,目前治理霧霾重點針對燃煤、尾氣排放、揚塵等,但今年我參加兩會討論的時候,有科學家說,除此之外還有很重要的因素,霧霾的形成機理我們還沒完全搞透,她說中國北方冬季的霧霾在全世界都是特殊的,科學家還要做充分的論證。國家為此將設立專項基金,不惜重金組織最優秀的相關科學家攻關,抓緊把霧霾形成的未知因素找出來,使我們治理霧霾更加有效。大自然的陰晴風雨不是人類能支配的,但我們可以支配我們的行為,可以轉變我們的發展方式。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樣,霧霾要治理,藍天在未來不會也不應該成為奢侈品。

記者觀察

“就業”出現33次成高頻詞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總理記者會上,南都記者發現“就業”成了高頻詞,前後與就業直接相關的問題就有兩個,如果算上記者的提問,整場記者會共提到“就業”33次。上任後,李克強對就業問題一直保持高度關注,在昨日記者會上,李克強面對一個就業相關的問題,甚至一度忘了翻譯,想“搶答”。

央視記者向李克強提問,今年會不會出現群體性的失業問題?李克強說,在政府工作報告所提的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當中,有一項是抬高的,那就是今年我們要新增城鎮就業1100萬人,比去年的目標增加100萬人。

“我們完全有能力擴大就業,不會也不允許出現大規模群體性失業”,李克強說,我們這幾年一直在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已經連續4年實現新增城鎮就業1300萬人以上,今年更是強調就業優先,就是要保證能夠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把失業率控制在較低的水準。

隨後,路透社記者又再次問到就業問題,關注的是去產能過程中的職工安置問題。他選擇了一個更小的角度切入,問李克強“如果我是一名礦工或是鋼廠工人,我能在本省找到什麼樣的新工作呢?今年預計哪些部門會出現工作崗位增加?”

李克強說,去年有72萬去過剩產能過程當中的職工得到了妥善安置。當然,還有一些職工因為多種因素沒有到新的就業崗位,包括有的職工和企業有比較深的感情,想多留一段時間,但他們的生活都是有著落的。

李克強介紹,今年去產能還要擴大到煤電領域,加上去年一些還沒安置的職工,累計可能會有近百萬需要安置。我們的辦法還是創造新的崗位,因為我們在推動發展新動能。“如果你是一名煤礦工人,這個礦被淘汰,或者暫時停產了,我看你有很強的、靈活的就業能力,我建議你到新動能去,或者到老動能當中產生的新職業當中去”,李克強直接回應。

實際上,總理對就業的看重在多個場合都有過明確表示。據中國政府網報導,在一次座談會上,李克強總理曾透露,他每天早上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先看兩張“匯總了上百個經濟資料的表格”。而在這些紛繁複雜的資料中,“就業”無疑是總理最關心的指標之一。

在今年1月一次國務院常務會上,李克強把“保障就業”稱為政府“最要緊的責任”。2016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達1314萬人,超額完成了1000萬人的目標任務;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連續4個月在5%以下,達到近年最低點。就業政績的出彩也成為結構調整、增速下行的中國經濟真正的“晴雨錶”,“就業穩,中國經濟大的基本面就能穩”,李克強曾說。

李克強2016年考察人社部時強調,就業資訊對判斷整個經濟形勢至關重要,是宏觀調控的重要依據。“我們發展經濟,最基本的還是保障就業。有就業就會有收入,老百姓就能實實在在享受到經濟發展的好處。”

現場加問

要給優質產品“點贊”

要把不良奸商“拉黑”

在回答完中外媒體共18個問題後,總理記者會已經將近2小時。主持人正要宣佈由於時間關係,發佈會就將到此為止。這個時候,中國消費者報一名男記者大聲提問,希望總理能在“3·15”這一天給消費者說幾句話。

李克強站著回答這個問題說:“我和大家都是消費者,都需要權益保護,用網路語言說:我們要給優質產品‘點贊’,把不良奸商‘拉黑’。大家共同努力,讓我們的優質產品一天一天多起來,讓我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第19個問題是昨日總理記者會上的唯一加問,也成了這場發佈會上最應景的一個回答。

采寫:南都記者 吳斌 程姝雯 商西 程思煒 娜迪婭 王秀中

實習生 王婷 發自北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