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尋找郫都美食名片③│郫都竹裡灣,男神李伯清也喜歡

【欄語】

雙創高地, 生態新區。 郫都區地處都江堰自流灌區之首, 居成都市上風上水,自古以來以“水旱從人, 不知饑饉”而著稱, 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川西飲食文化,

留下了眾多備受百姓推崇的佳餚美味, 成為成都平原最典型、獨具特色的美食集聚地。 一罐郫縣豆瓣, 川菜之魂, 香飄世界。

今年2月, “我為郫都增光添彩”系列主題活動正式啟動, 為成都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貢獻郫都力量, 隨之開啟一場尋找千年郫都城市文化名片之旅。 為深度挖掘郫都特色美食, 以饗讀者跟老饕。 本報推出“尋找郫都美食名片”系列報導。 今天我們走進從王維名篇《竹裡館》走來的詩意名店——竹裡灣鄉村酒店。

【導語】

郫都區友愛鎮地處成都西部, 江安省、清水河穿鎮而過, 西漢大儒揚雄出生並安葬於此。 這裡是“中國農家樂旅遊發源地”, 不僅僅有聞名遐邇的徐家大院,

劉氏莊園, 當清水河經石家橋緩緩流淌而過, 還裝點了河邊的“竹裡灣”。 14年前的砂石廠, 現在搖身變成了“奇、秀”的鄉村酒店。 這裡秉承郫都人的熱情好客, 笑迎八方來客。 就連“男神”李貝貝主要是酒店住宿為主”。

臨水而居 這裡的河鮮回味無窮

竹裡灣是一個無法被複製的園子, 也註定是一個紮根郫都的傳奇。 濱河的18個包間, 每一個都極為別致, 坐在岸邊看流水, 用餐喝茶暇意至極!自開業以來, 竹裡灣從未做過“廣告”, 但賓客盈門一到週末更是“一座難求”。 靠的是什麼?除了詩情畫意的環境, 一流的菜品也是其看家法寶。 既然臨水而居, 當家菜自然是河鮮。 這裡的河鮮, 味道鮮美回味無窮。

其中一道家常肥砣, 又名紅沙魚, 採用竹裡灣自製的泡菜、豆瓣精心烹調, 味道鮮美。 岩鯉肉質極為細嫩, 魚肉切片後汆水涼拌, 加上新鮮野菜, 鮮椒味十足;魚骨用來熬湯, 香濃美味。 此外, 野生的黃辣丁、細嫩的江團、還有清波、丁桂、三角蜂、裸斑, 經竹裡灣廚師烹調後都鮮香無比。

主廚代川是一個身形微胖的中年男人, 他訥於言卻敏於行。 “嘴上功夫”不擅長, 但卻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派”。 在他手下卻陸續推出了“菊花魚”、“養顏豆湯蝦仁撈鍋巴”等名菜。 “菊花魚”原本是代川師傅所創, 全郫都數他技藝最為純熟, 後將方法教於代川。 選用4斤以上的花鰱,

後者烹調時進行了造型創新, 不僅將魚做成菊花瓣的模樣, 還能色澤金黃魚身“站立”, 既好吃還好看。 出於養身和健康考慮, 代川用荔枝味取代了糖醋味, 這道菜在去年郫都“豆瓣宴”評選中榮獲第一名。

門檻肉則是另一道竹裡灣的“鎮店名菜”。 採用土豬肉作為主要食材, 將大油去除進行幹蒸, 以幹豇豆打底, 好吃還不怕長胖, “連女士也大呼過癮”。 竹裡灣的菜品大多採用裸烹的方法, 絕不使用色素、香精等各種添加劑。 食材、調味品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以追蹤到來源, 務求大家吃得放心。

另外, 在食材選擇上也絕對“真材實料”。 竹裡灣的採購員每天4點去採購, 要的就是一個新鮮。 以雅魚來說, 這是一種身藏“寶劍”的魚。 雅魚的“防偽標記”是:有劍則真,無劍則假,所以到竹裡灣的食客點雅魚,都提出“要看到寶劍”,而最後他們也都個個如願。為了菜品推陳出新,竹裡灣廚師每月都會外出學習考察。“我們打算研究出竹裡灣十八道特色菜,亮出自己招牌”,趙偉透露,“以後到店廚師首先是做好這十八道菜,然後再說做自己的拿手菜”。

除了菜品,在管理上竹裡灣也獨具特色,這裡的“工作語言”一律為本地話,除非是外省客人,可以說一些普通話。從開張第一天,這裡便歡迎自帶酒水。最近新規定,凡是客人帶酒水,每名服務員還可以提成5元。用5元的小激勵讓服務員給客人服好務,贏得了一致稱讚,體現了郫都餐飲經營者的“經營之道”。趙偉曾對央視《味道》欄目講述了自己對農家樂的理解,“首先莊主是農民,其次客隨主便品嘗主人家的地道菜肴,第三能找到快樂”。竹裡灣正是按照這三點,詮釋了一個清水河邊的農家樂傳奇。

小橋秀雅餐飲之外更是生態園

郫都,八河並流穿境而過。清水河流經石家橋春台村,與“竹裡灣”不期而遇。川西園子素以“清、奇、幽、秀”為風貌,以“飄逸”為風骨。竹裡灣,大門其貌不揚頗為樸素。但入得其門卻玲瓏別致別有洞天。凡去過竹裡灣者,無不頌其“奇、秀”。

流水潺潺、鳥鳴蟬叫,還只是“初步印象”。沿著蜿蜒小徑走向深處,眼前是一片闊大的水域,這是清水河(流到成都便是母親河——府河),河心有一座小島,踩著小橋漫步過去,便來到島上別具情調的水岸餐廳和茶坊,既通透又獨立。陽光下,吊蘭花枝盛放纏繞,綠樹紅花碧水圍繞,置身其間用餐品茶拉家常都十分舒適愜意。

提起竹林,蜀南竹海聲名大噪,卻不知小院的竹林也同樣令人驚歎。竹裡灣因坐擁良好的濱河資源、 栽種有琴絲竹、斑竹、楠竹等品種,茂林修竹給人以清爽和舒心的感受。

川西園子向來植物繁茂,品種豐富,多以常綠闊葉林作天幕,境域幽深。趙偉在打造園子時顯然也動了一番想心思。除了竹林,他還栽種有桂花、銀杏、紅楓、黃角樹等樹種,甚至餐廳裡都栽種有苗木,水榭、假山等園景小品則同樣頗富獨創性。“我本身就是搞園林的,還算有一些研究。所以沒有請過設計師,全部是我自己做”,趙偉告訴記者,“哪些苗木可以載房間裡我是有數的,不僅不會枯萎還會張得很好”。2010年,成都市建委命名首批成都市川西林盤保護利用示範點。川西林盤是農村傳統居住風貌形態的基本元素,凸顯了農耕文化和川西地域風貌特色的有機融合,竹裡灣林盤赫然在列。

春天正是鮮花盛開的時節,海棠花、牽牛花隨風搖曳,竹裡灣裡水光橋影、小橋水車相映成趣,有種難得的幽靜。充足的負氧離子讓人如同身在“天然大氧吧”。清新的空氣與眼前精雕細琢的盆景相得益彰,成為遠離城市喧囂的不二選擇。

採訪手記>>>

郫都歡迎你,竹裡灣等著你

早在300多年前,郫都人民研製了“郫縣豆瓣”,至今仍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之魂”,名噪海內外;改革開放以來,勤勞智慧的郫都人民在全國首創了“農家樂”鄉村旅遊新模式,奏響了生態保護、現代農業、旅遊興業、精准扶貧、增收致富的和諧大樂章。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郫都區正邁步建設“改革開放先行區、創新創業示範區、轉型發展樣板區”,書寫“雙創高地、生態新區”的全新篇章。

在“農家樂發源地”友愛鎮,竹裡灣作為一家加入川西園林體驗元素的鄉村酒店,因與清水河融為一體別具一格,備受推崇。然而,只要你放慢城市生活節奏,休閒度假到郫都,你就走進了一個沒有門票的開放式大景區和一座沒有圍牆的大公園。這裡是居者幸福、遊者嚮往的地方,特色城鎮、美麗新村、產業園區都是精美的景點,呈現一幅天藍地淨、水清岸綠、鳥語花香、舒適怡人、推窗見景的田園畫卷。原生態、鄉村味、慢生活的意境,讓人回歸自然,留住記憶,記住鄉愁。竹裡灣如是,郫都更如是。休閒娛樂請到郫都。郫都歡迎你,竹裡灣等著你。

地址:郫都區友愛鎮石家橋竹裡灣

訂餐:028-67500786

天府早報記者 李玥林圖片由竹裡灣提供

雅魚的“防偽標記”是:有劍則真,無劍則假,所以到竹裡灣的食客點雅魚,都提出“要看到寶劍”,而最後他們也都個個如願。為了菜品推陳出新,竹裡灣廚師每月都會外出學習考察。“我們打算研究出竹裡灣十八道特色菜,亮出自己招牌”,趙偉透露,“以後到店廚師首先是做好這十八道菜,然後再說做自己的拿手菜”。

除了菜品,在管理上竹裡灣也獨具特色,這裡的“工作語言”一律為本地話,除非是外省客人,可以說一些普通話。從開張第一天,這裡便歡迎自帶酒水。最近新規定,凡是客人帶酒水,每名服務員還可以提成5元。用5元的小激勵讓服務員給客人服好務,贏得了一致稱讚,體現了郫都餐飲經營者的“經營之道”。趙偉曾對央視《味道》欄目講述了自己對農家樂的理解,“首先莊主是農民,其次客隨主便品嘗主人家的地道菜肴,第三能找到快樂”。竹裡灣正是按照這三點,詮釋了一個清水河邊的農家樂傳奇。

小橋秀雅餐飲之外更是生態園

郫都,八河並流穿境而過。清水河流經石家橋春台村,與“竹裡灣”不期而遇。川西園子素以“清、奇、幽、秀”為風貌,以“飄逸”為風骨。竹裡灣,大門其貌不揚頗為樸素。但入得其門卻玲瓏別致別有洞天。凡去過竹裡灣者,無不頌其“奇、秀”。

流水潺潺、鳥鳴蟬叫,還只是“初步印象”。沿著蜿蜒小徑走向深處,眼前是一片闊大的水域,這是清水河(流到成都便是母親河——府河),河心有一座小島,踩著小橋漫步過去,便來到島上別具情調的水岸餐廳和茶坊,既通透又獨立。陽光下,吊蘭花枝盛放纏繞,綠樹紅花碧水圍繞,置身其間用餐品茶拉家常都十分舒適愜意。

提起竹林,蜀南竹海聲名大噪,卻不知小院的竹林也同樣令人驚歎。竹裡灣因坐擁良好的濱河資源、 栽種有琴絲竹、斑竹、楠竹等品種,茂林修竹給人以清爽和舒心的感受。

川西園子向來植物繁茂,品種豐富,多以常綠闊葉林作天幕,境域幽深。趙偉在打造園子時顯然也動了一番想心思。除了竹林,他還栽種有桂花、銀杏、紅楓、黃角樹等樹種,甚至餐廳裡都栽種有苗木,水榭、假山等園景小品則同樣頗富獨創性。“我本身就是搞園林的,還算有一些研究。所以沒有請過設計師,全部是我自己做”,趙偉告訴記者,“哪些苗木可以載房間裡我是有數的,不僅不會枯萎還會張得很好”。2010年,成都市建委命名首批成都市川西林盤保護利用示範點。川西林盤是農村傳統居住風貌形態的基本元素,凸顯了農耕文化和川西地域風貌特色的有機融合,竹裡灣林盤赫然在列。

春天正是鮮花盛開的時節,海棠花、牽牛花隨風搖曳,竹裡灣裡水光橋影、小橋水車相映成趣,有種難得的幽靜。充足的負氧離子讓人如同身在“天然大氧吧”。清新的空氣與眼前精雕細琢的盆景相得益彰,成為遠離城市喧囂的不二選擇。

採訪手記>>>

郫都歡迎你,竹裡灣等著你

早在300多年前,郫都人民研製了“郫縣豆瓣”,至今仍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之魂”,名噪海內外;改革開放以來,勤勞智慧的郫都人民在全國首創了“農家樂”鄉村旅遊新模式,奏響了生態保護、現代農業、旅遊興業、精准扶貧、增收致富的和諧大樂章。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郫都區正邁步建設“改革開放先行區、創新創業示範區、轉型發展樣板區”,書寫“雙創高地、生態新區”的全新篇章。

在“農家樂發源地”友愛鎮,竹裡灣作為一家加入川西園林體驗元素的鄉村酒店,因與清水河融為一體別具一格,備受推崇。然而,只要你放慢城市生活節奏,休閒度假到郫都,你就走進了一個沒有門票的開放式大景區和一座沒有圍牆的大公園。這裡是居者幸福、遊者嚮往的地方,特色城鎮、美麗新村、產業園區都是精美的景點,呈現一幅天藍地淨、水清岸綠、鳥語花香、舒適怡人、推窗見景的田園畫卷。原生態、鄉村味、慢生活的意境,讓人回歸自然,留住記憶,記住鄉愁。竹裡灣如是,郫都更如是。休閒娛樂請到郫都。郫都歡迎你,竹裡灣等著你。

地址:郫都區友愛鎮石家橋竹裡灣

訂餐:028-67500786

天府早報記者 李玥林圖片由竹裡灣提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