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與形意拳是怎樣的

形意拳位列中國四大名拳, 是中華國粹。 其內外兼修, 體用兼備, 是男女老幼皆宜的優秀拳種其拳術拳理拳法, 博大精深, 學之不盡, 用之不竭。

我今年105歲。 從36歲起學練形意拳, 至今已經70年, 仍然學不夠, 練不夠, 鑽研不夠。 70年的習拳生涯, 我受益匪淺。

我35歲時得了重病, 半身劇烈疼痛, 天天吃不下飯, 睡不著覺, 幾近癱瘓, 當時濟南最有名的醫生也治不了, 算命先生說我熬不過60歲。

36歲時我幸遇恩師——形意拳創始人李洛能之八人弟子之一李鏡齋先生嫡傳弟子、形意拳第三代大師李應塤先生。 在恩師的教授下, 我從坐在馬紮上比劃, 到完全恢復健康, 只用了半年的時間。 從那時起到如今70年來, 我從沒有間斷練拳。 所以說, 是恩師給了我生命, 是形意拳給了我健康。

我學拳練拳70餘年, 又從上世紀80年代起, 和師兄弟高醫俗、羅本祺、朱蘊山在英雄山成立形意拳第一輔導站,

教練形意拳。 有一天在拳場上, 我和師兄高醫俗對練恩師傳於我們的形意八槍, 不曾想, 竟因長時間不練, 記不起來了。 我當時心中一驚:這樣下去, 隨著時間的流逝, 不是把恩師傳於我們的技藝漸漸丟掉了嗎?將來, 恩師所傳李鏡齋系古樸的形意拳原貌還能原汁原味地再現嗎?再者, 恩師花費畢生心血所教形意拳術和形意器械, 只靠我和師兄弟們口傳身授, 徒弟學成之後, 再教學生, 每個人的理解又不一樣, 會不會漸漸走形呢?

惟一的辦法, 就是用文字和圖片的形式記錄下來。

從那以後, 我就著意用文字認真系統地整理恩師所傳形意拳資料。

出這本書, 原原本本地介紹恩師所傳樁法及拳械, 一是為完成我的弟子學生們和廣大形意拳爰好者多年的期待。 二是為了實現我的心願:形意拳是一個有益於身心的優秀拳種, 我得了形意拳的好, 就想讓大家分享, 人人都得形意拳的好, 都健康, 都幸福。

我從1942年幸遇到恩師到1966年恩師仙逝, 得師25年系統全面地傳授形意拳之恩。

現將恩師所傳古樸的形意拳原貌展現出來, 傳播開去, 發揚光大, 也是對恩師的紀念。

恩師李應塤先生(字向左), 最初從學于以半步崩拳打天下而聞名於世的郭雲深先生的得意弟子——“賽羽毛”許力鼇先生。 後又經許占鼇先生介紹, 拜李鏡齋先生為師, 得李鏡齋先生嫡傳。 其形意拳術與形意器械, 皆至爐火純青。

李應塤先生于上世紀30年代初受聘於當時的山東省國術館, 由河北保定來濟南擔任形意拳教練, 由此成為我輩的恩師。 形意拳在濟南市的傳播與發展, 李應塤先生作出了巨大貢獻。

我練拳70年, 教拳40多年, 深感學練形意拳, 不僅強身健體, 還可以轉變人的氣質, 增強智力, 開闊胸懷、我105歲, 從清朝末年到如今改革開放30年, 一個世紀的風風雨雨, 經歷過許多磨難, 遇到過不少溝溝坎坎, 終能從容、坦然、堅強、努力地走過, 也是不斷鑽研形意拳理的結果。

有人說學形意拳易, 有人說學形意拳難。 其實, 學好練好形意拳, 不是易事, 也不是難事。

說不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滿足於虛招花架, 終難有所得。

說不難:有恒心,有毅力,再能得明白老師指點,勤學苦練,功夫自然有成,而且必能得形意拳的好。我們的形意前輩創編發展了形意拳,代代相傳到今天,難能可貴,是我們的一大幸事。望各位學者珍惜形意拳,學好形意拳,傳播形意拳,讓更多的人享受健康與幸福。

由於個人才疏學淺,雖殫精竭慮,仍不能圓滿反映恩師李應塤先生所傳形意精髓,疏誤之處,請武林同仁和廣大形意拳愛好者多多賜教!

(李靜軒先生遺作)

終難有所得。

說不難:有恒心,有毅力,再能得明白老師指點,勤學苦練,功夫自然有成,而且必能得形意拳的好。我們的形意前輩創編發展了形意拳,代代相傳到今天,難能可貴,是我們的一大幸事。望各位學者珍惜形意拳,學好形意拳,傳播形意拳,讓更多的人享受健康與幸福。

由於個人才疏學淺,雖殫精竭慮,仍不能圓滿反映恩師李應塤先生所傳形意精髓,疏誤之處,請武林同仁和廣大形意拳愛好者多多賜教!

(李靜軒先生遺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