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極邊“苦”撒撇 骨灰級吃貨都念念不忘的美味

作為一個骨灰級吃貨, 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尋找美食, 雖然品嘗過無數的地方美食, 但是卻很少有非常具有特色讓人念念不忘的。

直到有一天邂逅了一個極邊城市——騰沖, 才在這裡找到了那種獨特讓人難以忘記的味道。

沿著徐霞客走過的路線, 我踏上了騰沖的土地。 正當興致勃勃、意猶未盡地遊覽騰沖美景之際, 我卻因為長途跋涉, 水土不服, 滿嘴虛起了泡子, 什麼也吃不下去, 正當一籌莫展之際, 好友靈機一動說:今天我帶你吃一頓特別的“米線”。

懷著好奇的心情, 我跟隨她走進一家餐館。 點了餐之後很快地, “米線”就來了。 一盤雪白的米線上面鋪滿了牛肉牛肚, 旁邊還有一碗翠綠的濃湯。 朋友說這叫做“苦撒撇”, 是當地的特色, 說完她做了個鬼臉讓我快點品嘗。 等迫不及待地吃了這道美食, 剛吃兩口, 就很快打破了我對它的期待。 我也很迷茫,

明明是地方特色, 入口不香不甜, 卻苦澀難咽。 朋友慌忙解釋:這苦是經過特別精心製作的, 在別的地方是根本品嘗不到的。 它的選料是把剛宰殺黃牛的苦腸兌水煮漲, 用紗布過濾後的湯水中, 加入切細的新鮮韭菜, 再配上辣椒、味精等調料, 放在一起攪拌均勻。 由於用料很嚴格, 不是一般的牛肉, 而是必須採用黃牛肉。 剛宰殺的黃牛肉和牛肚、牛肝、牛腰等會被煮熟保持新鮮鋪在煮熟的細米線上面, 食客們只需要吃的時候蘸取調製好的牛腸水即可。 苦撒撇最重要的就是這碗濃湯。

店老闆介紹撒撇由於味道獨特, 剛吃的時候會有點苦苦不適應的感覺, 但是慢慢品嘗的時候會越吃越香, 最後到了上癮的地步。 苦撒撇因為用黃牛苦腸水精心製作, 它不但含有豐富的百草營養成分, 還具有清熱解毒和健脾開胃的功效。 如果有胃火和炎症吃上一兩次還能夠達到消炎解毒止痛的效果。 怪不得朋友會強烈推薦。 還沒有聽朋友講完我就開始大快朵頤起來。

相傳苦撒撇是一戶傣族人家宴請賓客的傳世名菜。

因為在過年和辦喜事的時候需要殺雞宰牛, 他們就地取材發明了這道美食。 如今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 黃牛肉成為了人人都可以吃到的食物, 苦撒撇也因此流傳了下來成為特色美食。

由於苦撒撇製作方法繁瑣, 取料新鮮, 費時費工, 只能在當地才能品嘗到這正宗的傣味。 在炎熱的夏季, 吃這種特色美食還可以達到消暑敗火的效果。 我幾乎每頓都離不開它, 吃得酣暢淋漓, 終身難忘。 它也告訴了我更深刻的人生寓意:生活就是先苦後甜, 只有不怕前期的苦澀, 才能慢慢品嘗出香甜的滋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