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揭秘漢武帝、衛青、霍去病之間的那些事

漢代是一個人才濟濟的時代, 漢武帝時代, 更是人才輩出, 群星閃耀。

漢武帝時代才結束了以往對匈奴的和親政策, 兩軍開始兵戎相見。 漢武帝顯示的是強硬的手腕, 要徹底的擊破匈奴。 漢武帝之所以能夠這樣有底氣, 是因為他手下有將才, 那就是衛青, 後來又出現了新秀霍去病。

武帝與衛青的關係是錯綜複雜, 也就是因為這錯發雜的關係, 才導致衛青迅速走紅之後, 又被武帝冷落, 直至死。

衛青是衛子夫的弟弟, 平陽公主的丈夫, 太子的舅舅。 這些人都不是一般人。 衛青原本一個騎奴, 地位低下, 後來因為姐姐衛子夫而得寵,

同時衛青也憑藉自己的將才, 大敗匈奴, 為漢王朝贏得了榮譽, 他屢立戰功, 功勞實在太大, 而且衛青所處的位置是在是不一般, 所以就漸漸的被武帝冷落。

衛青是非常謹慎的人, 而且為人謙恭低調, 這主要取決於他的早年際遇, 他是私生子, 在家裡不受重視, 所以從小就養成了謙恭的性格。 同時衛青在後來多年的為官生涯中, 經過不斷的歷練, 也養成了這種性格。 無論在官位煊赫時還是人生低谷時, 都能保持一個好的心態, 不驕橫跋扈。

元朔五年, 衛青在漠南大敗匈奴, 凱旋而歸, 武帝非常的高興, 就封賞了衛青, 連同衛青三個在繈褓中的兒子也封侯。 衛青堅決反對給自己三個兒子封侯, 並且上書給武帝,

說自己的三個兒子沒有立寸功, 不能封侯, 而且我衛青能打勝仗, 不是靠我自己, 還有和我出生入死的兄弟, 應給給他們封侯。

武帝說什麼也不取消衛青三個兒子的侯位, 同時還封了衛青七個手下為候, 三個位官內候。

衛青為人低調, 而且正值, 在朝中有很高的威望。

武帝又封衛青為大將軍, 這是漢朝史上第一個大將軍。 武帝希望朝中所有人見了衛青都要拜。 所以朝中大臣都拜衛青, 只有汲黯不拜, 有人就說, 你真傻, 朝中大臣都拜衛青, 為何就你不拜了。 汲黯說, 只有我不拜他並不能降低他的地位。 衛青聽到這話, 認為他很有思想。

下面分析一下武帝與衛青的關係。

第一時期蜜月期

衛子夫在得寵時, 衛青作為子夫的弟弟也進宮,

武帝也是愛屋及烏, 兩人的關係是最好的, 是純屬的姻親關係。

第二個時期微妙時期

衛青有極強的軍事才能, 並且逐步被武帝發掘, 也就是元朔五年, 衛青在漠南之戰中, 大獲全勝。 武帝在朝中封衛青為大將軍, 這是對衛青才能的肯定。 這時兩人的關係發生了變化, 衛青與武帝從單純的姻親轉化為君臣關係, 而且衛青是皇后的弟弟, 太子的舅舅, 武帝對衛青既是肯定, 同時又有了戒備之心, 但是當時又沒有誰能代替了衛青, 所以只能先用著。

第三個時期倦怠期

元朔六年, 武帝一直自苦苦的尋找新秀來代替衛青。 最後武帝發現了霍去病, 而且霍去病年輕, 剛剛十八歲, 血氣方剛, 為人豪爽, 打仗不按套路出牌,

也是軍事奇才。 武帝派衛青和霍去病一同出征, 並囑咐衛青一定要照顧好霍去病。 武帝給霍去病配了800精銳士兵。 霍去病是長期深入, 直搗匈奴人的老巢, 斬殺敵人2000多人, 立下了大功勞。 並且被封為冠軍侯。

漢武帝重用霍去病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其一、培養新秀

漢朝在與匈奴人作戰才是開始, 要想徹底的搗毀匈奴, 要經過長期的作戰才能實現, 所以培養新秀也是必要的。 而且霍去病是難得的年輕將才。

其二、抑制衛青

在霍去病出現之前, 衛青是抗擊匈奴的主帥, 而且是屢立戰功, 無人可擋, 於此同時, 衛青又處在微妙的位置, 當年呂後外戚專政, 霍亂朝政, 又不能不讓武帝提防, 這樣, 武帝也是在積極的尋找新的抑制和替代的人選。

霍去病正好是個合適的人選。

其三、真心喜愛

霍去病年少有為, 有膽識有氣魄, 武帝時頗為賞識。 武帝要為霍去病修房子, 霍去病說:“匈奴未滅, 何以為家”。 所以武帝是相當的器重這個小傢伙。

衛青也是明白人, 也看出武帝的用意。 也在做相應的調整。

這次打仗, 霍去病受了封, 而衛青只給賞了1000金。

當時衛青手下有一個人寧乘, 他說, 你身為大將軍, 三個未立寸功的兒子封侯, 都是應為你的姐姐, 現在你的姐姐失寵了, 而現在受寵的是李夫人, 李夫人娘家很窮, 你到不如拿著賞金給李夫人的母親送了祝壽禮。 皇帝一定高興。 衛青就照辦了, 拿了500金。 漢武帝知道此事後, 想這不是衛青的主意, 一定有人給教的。 武帝招來衛青一問, 衛青很老實,說是寧乘給出的主意。武帝也沒怪衛青,而是提拔了寧乘。

第四時期打壓時期

元狩四年,武帝派衛青和霍去病同時出征。表面是公平的。但是從軍隊配備上,就可以看出來。

給霍去病挑弄的都是精兵,給衛青的是挑的盛下的。而且作戰路線也不同,霍去病的路線是東路,是單于出沒的地方,衛青的是西線。但是天不隨人願,衛青恰好遇到了單于,逃跑了。霍去病遇到是一些匈奴的王爺,打的四處逃竄。

衛青沒有受賞,霍去病也被封為大司馬,和衛青同官職。

這是明顯的抑制衛青,但是衛青在這關鍵時刻選擇沉默,能夠泰然處之,這是一種大智慧,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

第五個時期冰點時期

武帝是個非常獨斷的人,他要完全的把衛青遏制了,不能留下一點隱患。

霍去病比較短命,在元狩六年就死了,之後,衛青在也沒有出征。而且三個兒子都被削侯。衛青沒有反抗,而是默默的承受,直到死。

衛青在朝中為人是非常的謹慎的,而且能夠在飛黃騰達時,不顯山露水,專橫跋扈,在受到打壓時,也能安然處之,能做到能屈能伸,是個難得的將才。並且能夠在這中夾縫中間求得生存,善始善終,實屬不易。

衛青很老實,說是寧乘給出的主意。武帝也沒怪衛青,而是提拔了寧乘。

第四時期打壓時期

元狩四年,武帝派衛青和霍去病同時出征。表面是公平的。但是從軍隊配備上,就可以看出來。

給霍去病挑弄的都是精兵,給衛青的是挑的盛下的。而且作戰路線也不同,霍去病的路線是東路,是單于出沒的地方,衛青的是西線。但是天不隨人願,衛青恰好遇到了單于,逃跑了。霍去病遇到是一些匈奴的王爺,打的四處逃竄。

衛青沒有受賞,霍去病也被封為大司馬,和衛青同官職。

這是明顯的抑制衛青,但是衛青在這關鍵時刻選擇沉默,能夠泰然處之,這是一種大智慧,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

第五個時期冰點時期

武帝是個非常獨斷的人,他要完全的把衛青遏制了,不能留下一點隱患。

霍去病比較短命,在元狩六年就死了,之後,衛青在也沒有出征。而且三個兒子都被削侯。衛青沒有反抗,而是默默的承受,直到死。

衛青在朝中為人是非常的謹慎的,而且能夠在飛黃騰達時,不顯山露水,專橫跋扈,在受到打壓時,也能安然處之,能做到能屈能伸,是個難得的將才。並且能夠在這中夾縫中間求得生存,善始善終,實屬不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