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時期的謀士那麼聰明,為什麼不自己單幹,原因其實很簡單

第一決議性要素是資源。

不論是曹操的大士族資源, 劉備的皇室聲威資源, 還是孫家強大的武力資源。 無論如何, 這些在當時都是稀缺資源。

但稀缺不等於沒有競爭, 所以曹操要與二袁對立, 決議誰是正宗的大士族代理人。 而劉備則吃掉了劉表劉璋。 而等到一切劉姓諸侯都沒了以後, 大耳賊就徹底成為了無可爭議的皇室代言人。

孫家算是白手起家的打工皇帝, 靠本人逆天的武力在江東四處出擊, 打擊各種中央土豪權力, 來樹立本人家的霸主位置。

這些都是郭嘉荀彧諸葛周瑜等所沒有的, 而另一方面, 還有個人才能問題。

曹老闆能夠在一切聯軍不敢追董卓的時分本人一個人去, 固然在滎陽被輸了, 但照舊是敢為天下先的模範。 而許攸的到來, 讓曹老闆鞋都不穿的沖出來, 也彰顯了其求賢若渴天下歸心的大志向。

皇叔方面, 可以從小結交豪俠, 吸收投資人還能看待小弟好過看待妻小, 這都是常人做不到的事情, 能讓那麼多屬下鬱鬱而終曹老闆都自歎不如。

漢末是一個神奇的時期, 它和春秋戰國之間還沒有徹底切斷, 所以袁家和荀家, 以至孔家固然都是世家大族、官宦出身, 但官宦和官宦是不同的這些大家族成立之初的緣由是有很大區別的。

有些是在漢朝構成的, 由於軍功或家族出了大如袁曹。 而晉以後, 除了孔家, 就再沒有學者傳家的大族了

這樣的構成就招致, 謀士們大多是前者出身, 而軍閥們普通是後者出身, 謀士們又如何會有單幹的意願,

並且還可以跟軍閥們抗衡呢?

所以他們既不想單幹, 也單幹不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