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末代皇帝租房為生

很多人都知道溥儀是滿清最後的皇帝, 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清朝滅完之後溥儀一度以租房為生, 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當時清朝已被推翻, 但是由於民國政府的“優待條件”, 溥儀仍然生活在紫禁城中, 在那裡溥儀仍然過著皇帝的生活, 直到馮玉祥派兵包圍了紫禁城將溥儀和他的眷屬搬出紫禁城。

離開紫禁城以後, 溥儀先是在王府裡暫住, 隨後在日本人的保護下逃到天津。 在天津由於日本人設立的公使館泰國擁擠, 溥儀便在外租房, 住進了“張園”。 那個軍官叫張彪, 張園便是他在天津的別墅。

溥儀便在張園過起了長達六年的租房生活。 剛開始溥儀居住在張園內不用支付租金, 但後來張彪去世, 張彪的兒子認為溥儀只是一個普通的租客, 不需要以皇帝的禮儀來對待, 於是按行情收租, 每月200塊大洋。 在當時那個年代裡銀元還很值錢, 一個成年人一個月的日常開銷也不過4、5塊銀元。 大街上的人力車夫每天滿街的拉活一個月的收入也不可能超過10塊大洋。 如果以現在的貨幣來進行評判, 那時1塊大洋相當於現在人民幣一百塊錢左右, 200塊大洋就相當於兩萬塊錢。 總而言之, 溥儀每月交付的房租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即便是今天也少有人會每月花數萬元去居住。

不過溥儀花高價租房還是有原因的。

第一, 他非常有錢, 在離開紫禁城的時候是攜帶者幾十箱的金銀珠寶、名人字畫古玩離開的, 隨便一件拿出來變賣, 便足夠支付普通人家一輩子的開銷。 同時, 溥儀在東北依舊還留有大批的不動產。

第二, 溥儀所租住的張園面積很大, 光花園就占了二十畝地, 對住慣了紫禁城的溥儀來說, 200塊錢花的並不算太虧。

第三, 張園位於日租界, 當時租界裡的管理相比於中國的其它地方要先進許多, 居住的舒適度要比華界強得多。

最後一條:租界的居民都享受治外法權, 無人會去干擾溥儀的生活, 在日租界內溥儀過的比在紫禁城都安全。 當時正處戰亂, 軍閥割據, 大陸上各個地方都充滿了戰火, 百姓們都沒有安生日子, 唯一能夠過上安穩生活的地方, 就只有當時的幾個租界內——洋人絕對的武力構建了一座座和平的孤島。 所以早在張勳復辟失敗的時候, 溥儀的謀士羅振玉就在天津英租界購置好了房產,

準備給溥儀用做避難的“行宮”, 不過後來溥儀跟日本人走得近, 怕英租界會受到迫害, 那座“行宮”也就一直閒置了下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