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宣德皇帝:朕不是蛐蛐皇帝朕是一名文藝男青年

朱瞻基, 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 廟號宣宗。 提起明宣宗, 大家可能不太熟悉, 但是如果說“促織天子”, 就一定再耳熟不過了。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促織》中有一句:“宣德間, 宮中尚促織之戲, 歲征民間。 ”宣德是宣宗的年號, 顯然這位皇帝愛促織(蛐蛐, 蟋蟀)是出了名的。

除了“鬥蛐蛐”這個眾所周知的小愛好, 朱瞻基還有鮮為人知的高雅興趣——愛文藝, 不能不說, 其實他是名文藝男青年。

網路配圖

據說, 朱瞻基出生後, 他的祖父——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看到這個孫子, 覺得長得非常像自己, 一臉英氣, 於是高興異常, 百般疼愛。 等朱棣當上皇帝, 更是刻意栽培朱瞻基, 不僅指派著名的文臣——姚廣孝擔任他的老師, 還親自教導他, 帶他出外打獵、軍事視察, 就連遠征漠北, 都把孫子帶到身邊, 讓他瞭解帶兵打仗, 鍛煉他的勇氣, 培養他的尚武精神。 坊間流行一種說法, 朱棣之所以把皇位傳給他不太喜歡的朱高熾,

正是因為孫子朱瞻基的原因。 不管這說法靠不靠譜, 反正因為朱棣的精心培養, 朱瞻基確實文治武功, 藝術才華更是顯露無遺。

朱瞻基的藝術細胞爆棚, 他不僅愛畫, 還喜歡通過畫來表達自己的小心思, 頗接地氣。 比如, 朱瞻基特別喜歡畫老鼠, 他有一幅《苦瓜鼠圖》存世, 在民間, 老鼠與瓜都是多子的象徵, 他畫此圖時, 已經大婚十年, 還沒有子嗣, 他的意思十分明白, 就是要向世人表達:我想要“北鼻”啦!

朱瞻基也愛畫貓, 只是他筆下的貓別有用意。 從他存世的的畫貓圖的題款上看, 貓成為抓貪捉姦的能手, 貪官污吏可要小心了, 這也就表達了皇帝希望官員清正廉潔、國家昌盛的本意。 朱瞻基愛畫,

又巧妙地“畫以載道”, 真是文藝范兒十足!

除了繪畫, 朱瞻基在書法、詩歌上也頗有造詣。 當時就有人評價:“翰墨圖書, 隨意所在, 盡極精妙。 ”值得精妙二字, 可見他這方面的才華橫溢。

不僅愛文藝, 朱瞻基還特別具有人文情懷。 當時, 畫家們被視為畫工, 根本沒有社會地位,

一言不合就被殺頭的情況屢有發生, 可朱瞻基採取了急刹車。 他瞭解畫工的不易, 放下姿態與畫家交朋友, 時常切磋技藝, 就連有時畫家犯錯, 他也儘量寬容, 不予治罪。

當時宮裡有個畫家, 名叫邊文進, 花鳥畫尤為精通, 特別受皇帝喜愛。 他授武英殿待詔多年, 沾染了官場習氣。 有一年, 在向皇帝舉薦文藝人才時, 竟然大膽收取賄賂推舉兩人。 可是, 這事最終被人揭發, 朱瞻基知道後, 非常生氣, 斥責邊文進:“爾以小藝得官, 敢持恩貪縱。 ”你因為一點小技藝得到官職, 竟然恃寵而驕!本來皇帝很生氣, 後果很嚴重, 可朱瞻基並沒將邊文進殺頭, 甚至都沒用刑, 只是貶為庶民了事。 相比于先祖動輒對畫工們開刀問斬來說,

朱瞻基是相當寬容了。

作為一名不折不扣的文藝男青年, 朱瞻基不僅沒有玩物喪志, 反而勵精圖治, 在治理國家方面毫不遜色。 他當政期間政治清明, 經濟繁榮, 百姓安居, 與他的父親——明仁宗朱高熾為大明貢獻了一個政績堪比文景的“仁宣之治”, 相比於只顧著文藝,卻忘記治國的這等亡國之君,朱瞻基顯然既兼顧了自己的高雅情趣,又做好了本職工作——皇帝,套用一句現在的話來說,那真是厲害了,我的皇帝!

相比於只顧著文藝,卻忘記治國的這等亡國之君,朱瞻基顯然既兼顧了自己的高雅情趣,又做好了本職工作——皇帝,套用一句現在的話來說,那真是厲害了,我的皇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