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北京有個地方,曾經是太監墓地,郭沫若改了一個字,如今寸土寸金

在北京有個叫做中關村的地方, 這裡彙聚了中國大部分高科技精英, 被稱為“中國的矽谷”。 近幾年, 中關村的房價逐年上漲, 如今已高達11萬每平米, 可謂寸土寸金。 然而, 古時候這裡可沒有現在的繁華, 中關村還曾是太監的墓地。

明朝時中關村所在地是永定河的舊道。 這裡風景秀麗, 景色宜人。 在古代太監死後是不能葬日祖墳的, 於是就有明朝的太監看上了此地, 在此處買墓地, 到了清朝時, 這裡已經發展成了相當規模的太監墓地。 並有不少太監在此地建寺廟及養老的莊園。 由於太監也被叫做“中宮”, 所以這裡也被稱為“中官村”。

到了民國時期, 燕京大學及清華大學在此處選址建成。 新中國成立後, 北京政府在進行城市規劃時將此處規劃為文教區, 隨後中國大批高校、科研機構等開始在此處落成。

於是, 這裡便出現了一個問題, “中官村”的意思是太監的墳地, 這個名字是不雅的。 於是郭沫若站出來, 提出將“中官村”改為“中關村”, 一字之差, 卻天壤地別。 不過還有一種說法是, 中關村的名字是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北師大校長陳垣改的。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 “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建立, 然而這裡卻逐漸成為了彙聚創業與騙局、機會與盜版等諸多標籤的龐然大物。 中關村從繁榮到衰落, 書寫了一部加速版的縮微歷史。

近幾年, 在政府的努力下, 中關村已經聚集以聯想、百度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近2萬家, 形成了以電子資訊、生物醫藥、能源環保、新材料、先進製造、航空航太為代表, 以研發和服務為主要形態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形成了“一區多園”各具特色的發展格局, 成為首都跨行政區的高端產業功能區。 當然, 此處的房價也水漲船高, 是普通人所望之莫及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