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水滸傳》中李逵剛直勇猛 歷史上真實李逵投降金兵成叛將

看“水滸”, 不光能記住宋江、林沖、武松, 沒人能記不住李逵的。 按書中說法, 李逵是北宋時期沂州沂水縣百丈村人, 他生得粗壯黝黑, 綽號“黑旋風”。 慣使一雙板斧, 梁山排座次時, 位列第二十二位, 是梁山第五位步軍頭領。

(黑旋風李逵)

據記載, 李逵在《水滸傳》成書之前, 便已在文學作品中是多次以主角身份出現的人物。 但《水滸傳》對李逵進行了大幅度加工塑造, 使他成為一個心粗膽大、嫉惡如仇、剛直勇猛的英雄好漢。

根據《宋史》等史料記載, 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 頭領共有三十六人, 但多數姓名無據可查。 而史載在南北兩宋相交時期, 的確有一名叫李逵的宋軍將領, 有學者將其列入“水滸”中李逵可能的歷史原型, 但發現除了年代接近和姓名相同, 此李逵與《水滸》之李逵完全是兩路人。

在小說中, 李逵乳名鐵牛, 江湖人稱“黑旋風”, 家中有老母及兄長李達。 李逵因為打死了人,

出逃了躲避, 遇到赦宥, 流落在江州。 在江州大牢裡當一個小牢子, 與江州兩院押牢節級院長“神行太保”戴宗相熟。

李逵在書中的出場, 被安排在宋江因殺閻婆惜被發配江州, 與戴宗相見。 在戴宗的引薦下, 李逵認識了之前慕名已久的宋江。

在江湖上揮金如土的宋江, 見面就借十兩銀子給李逵拿去賭, 李逵對其慷慨極為拜服。 緊接著, 三人又到琵琶亭飲酒, 宋江要吃鮮魚, 李逵便去江邊漁碼頭去討, 卻聽說要等魚牙主人來了才能賣。 李逵因此發怒, 後來魚牙主人“浪裡白條”張順見他搗亂, 便與他廝打起來, 從陸上打到水中, 險些要了李逵性命。 直到宋江、戴宗來叫停。 從此張順也與三人成為好友。

小說中“黑旋風鬥浪裡白條”一節,

因為場面精彩, 後來成為水滸題材的繪畫和影視重點表現的情節。 之後李逵又江州劫法場、沂嶺殺四虎、殺害小衙內、打死殷天錫、斧劈羅真人、元夜鬧東京等, 每次出場都有精彩表現。

(網路圖片)

李逵的結局, 作者設計的也很悲壯:征方臘結束後,

梁山頭領只有少數存活, 李逵是其中之一, 獲封鎮江潤州都統制之職。 後來蔡京、高俅等人, 以禦酒之計, 要毒死宋江。 宋江飲了禦酒, 知道已經中毒, 因怕李逵為了報仇再度嘯聚山林, 便請他到自己所在, 使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也飲下毒酒。 事後宋江告知李逵真相, 李逵表示:“生時伏侍哥哥, 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個小鬼。 ”後來果然毒發身亡···。

歷史資料介紹的真實李逵是:南宋初年, 密州(今山東諸城)有個軍卒, 名喚李逵, 官為樂將節級。 也就是宋軍或地方政府中的低級軍吏, 相當於現今的段股級左右。 樂將, 可能是衙門中的樂隊頭目。 這與《水滸傳》中那位家住沂水縣百丈村、後任江州小牢子節級的黑旋風鐵牛的經歷倒是接近。

不過, 歷史上真實的李逵卻非《水滸傳》中行俠仗義的豪傑。 史實記載中的李逵, 應當是個投機亂世的地方軍隊首領。 據《三朝北盟會編》記載, 建炎元年(1127), 密州軍卒“有守衙節級杜彥、樂將節級李逵、小節級吳順三人者, 因民洶洶, 遂謀作亂。 ”他們起兵趕走知州, 由杜彥取而代之, “而逵與順左右之。 ”

後來三人抓回知州, 肢解處死, 南宋朝廷默許了這一事實, 命杜彥權知密州事。 建炎三年(1129)三月, 杜彥不聽李逵等人勸說, 與同為地方亂軍首領的宮儀所部作戰, 大敗而歸, 被憤怒的李逵、吳順殺死。 這次, 李逵自領知州事。 不久宮儀降宋, 被命為濟南知府。 宋高宗又命人敕諭李逵等山東割據勢力, 誇揚守土功勞, 激勵忠誠報國。

(網路資料圖畫)

同年八月,金軍與宋軍宮儀部在密州附近大戰,李逵、吳順竟然與金將約定,金軍勝則降金,宋軍勝則從宋,結果宋軍大敗,李逵等人如約獻城投降了金兵。不久,李逵因為爭權奪利又被吳順殺死,以叛將之名終了一生。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路)

(網路資料圖畫)

同年八月,金軍與宋軍宮儀部在密州附近大戰,李逵、吳順竟然與金將約定,金軍勝則降金,宋軍勝則從宋,結果宋軍大敗,李逵等人如約獻城投降了金兵。不久,李逵因為爭權奪利又被吳順殺死,以叛將之名終了一生。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