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移動互聯網“十億俱樂部”背後的秘密

文/壹觀察 宿藝

2017年全球移動互聯網使用者規模已超過20億, 但考慮到使用者滲透率和地區市場影響, 邁入“十億俱樂部”的企業屈指可數。

截止目前, 全球只有10家企業擁有超過10億用戶, 分別是蘋果、微軟、Facebook、Google、twitter、阿裡巴巴、騰訊、百度、SHAREit(茄子快傳)、美圖。 中國企業除BAT外, 美圖於今年完成上市, 目前市值約480億元, SHAREit則是最新進入“十億俱樂部”的移動互聯網企業。

“十億級APP”是如何實現的

全球“10億俱樂部”中, 依靠單款產品完成“10億+用戶”的只有移動互聯網企業, 這些爆款應用也被稱之為“十億級APP”。

其中Facebook用戶端全球月活用戶超過16億, 旗下另外兩個應用WhatsApp和Messenger用戶也超過10億, Facebook由此坐穩全球移動社交霸主的位置。 除此之外, twitter、Youtube, SHAREit(茄子快傳)也成功進入“十億級APP”行列。 如果說實現千萬級應用還有偶然性, 那麼“十億級APP”成功背後都有共通特質:

解決用戶核心痛點需求:使用者選擇應用實際上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移動服務,

而成為10億級用戶的普遍選擇, 意味著其提供的服務要解決普遍範圍的用戶核心痛點需求。

Twitter解決的是用戶通過碎片化時間, 關注自己選擇喜歡的明星與熱點事件, 以及自我表達與認同。 WhatsApp比較好理解, 是用戶溝通效率最高、表達媒介最豐富的即時通訊應用。 SHAREit(茄子快傳)主要解決不同設備間的高效檔與資料傳輸和內容分享, 被稱為“最好用的手機傳輸工具”。 而使用者規模還未達10億, 但目前全球爆火的snapchat(閱後即焚)解決的是年輕用戶不喜歡循規蹈矩的分享與隱私保護間的問題。

一款應用產品科技解決普遍範圍的用戶核心痛點需求並不容易, 但反之也會獲得巨大的用戶流量與市場成功。

產品具備較強自傳播屬性:傳統預裝和分發管道對於“十億級APP”而言效率太低,

成本太高, 因此必須具備很強的自傳播屬性, 在解決使用者核心痛點需求基礎上, 可以通過用戶口碑和社交關係完成幾何式爆發增長。

WhatsApp、Facebook、Twitter、Youtube這些“十億級APP”幾乎都是強社交屬性應用, 而SHAREit(茄子快傳)也是在用戶社交關係基礎上, 依靠高速免費無線傳輸的特點, 帶來了裂變式的自傳播, 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少有的“十億級APP”。

技術創新與大資料結合能力:每一個“十億級APP”從確立產品體驗優勢, 到通過快速反覆運算獲得市場優勢, 技術創新能力都是移動互聯網最根本的驅動力量。 而從百萬級使用者規模到“10億+用戶”, 還必須具備快速搭建大資料運營和演算法優化能力。

如Facebook技術團隊初期根據使用者的關係網絡迅速推薦可能認識的好友的演算法, 快速斬獲了大量的初期用戶。 Twitter則可以根據使用者閱讀大資料和特殊演算法, 不斷為使用者推送更多內容資訊, 不斷提升產品活躍度和使用者體驗。 SHAREit(茄子快傳)則依據用戶偏好資源的分享行為, 通過精准的用戶畫像不斷獲取高度匹配的新應用和內容服務。 可以說, 每一個“十億級APP”, 最重要往往並不是使用者規模, 而是其中不斷產生的大資料價值。

全球市場:“十億級APP”意味著不可能依靠任何單一市場, 全球化成為這些移動互聯網企業的唯一出路。 Facebook、WhatsApp都已經是全球覆蓋最廣、活躍度最高的APP服務。

移動互聯網下半場:如何打造新“十億級APP”

中國移動互聯網下半場,

其標誌就是人口紅利漸失, 流量成本高, 行業基本進入成熟穩定狀態, 每一個細分領域都集中了大量競爭者, 同時用戶向超級APP集中趨勢顯現, 中長尾應用越來越不好混了。 大到BAT企業, 小到創業團隊, 都將目光轉向海外, 謀求在“新大陸”尋找成為億級APP、甚至“十億級APP”的市場機會。

但機遇, 永遠與風險相伴, 並且成正比。 對於2017年出海尋求全球化的移動互聯網企業而言, 需要更多經驗借鑒和教訓參考:

儘快切入人口規模型新興市場:中國企業出海, 一看市場, 二看時機。 太早了就會成為先烈, 太晚了就湯都喝不上。

目前全球大概有70億人口, 目前真正的互聯網用戶大概有20到25億, 未來預期還有25到30億的新增藍海市場, 這些主要集中在中美兩大成熟市場之外的新興市場,較大的有印度(12.89億,占世界總人口的17.6%)、印尼(超過2.54億人口),以及巴西、墨西哥、俄羅斯、中東等國家,其中大部分處於智慧手機普及初期和移動互聯網爆發前夜,總體潛力是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的3倍以上。

但無論是Google、Facebook等國際巨頭,還是中國BAT企業,都已將擴張目標放在了上述新增藍海市場。意味著每一個出海的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都將在使用者規模和時間中賽跑,還在猶豫的企業,估計只能等到下一波非洲網路設施和智慧手機普及後的新視窗期,但風險遠和遇到的對手遠強于現在。

尋找最優質管道,借助其他平臺是明智之舉:由於Google Play缺位,造成中國成為全球最複雜和混亂的APP分發管道現狀。與中國市場相比,海外市場GooglePlay、蘋果App Store在管道分發份額上占比較高,但門檻和要求較高,難以形成快速市場突破。

以印度市場為例,整體機型中低端為主,產業環境、配套產業、人均收入、變現體系等都還處於早期狀態,網路條件更是特別差。所以,其線上管道很難快速形成規模,而通過OPPO、vivo、小米、聯想、金立等手機預裝,或者通過SHAREit(茄子快傳)脫離網路環境直接傳輸分發,則更加有效。

專注“小而美”的精品應用: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在國內普遍喜歡做“大而全”的應用,甚至希望將社交、電商、支付、遊戲、內容、視頻等統統打包提供給用戶,但海外用戶並不喜歡這種“全家桶”,甚至會帶來被分發平臺封殺或者下架風險。

目前一些主流的中國出海應用,產品結構和交互設計都極盡簡單,將單一功能的體驗優化到極致。在形成“爆款”之後,通過不斷推出關聯產品,形成規模龐大的產品矩陣,SHAREit、獵豹、百度等成功出海企業皆是如此。

本土化運營要接地氣:中國移動互聯網出海企業的特點是產品上改進為當地語系化,運營上也往往借鑒中國互聯網行銷與炒作方式,但海外市場民族、宗教、法律、文化、政治狀況並不相同,照搬中國互聯網“無底線”行銷方式“觸雷”幾率非常大,這也是中國智慧手機企業和互聯網企業近年來海外拓展經常遭遇的挫折原因之一。

最好的方式是,將技術、資金、管理機制帶過去,將產品和運營當地語系化與當地人一起工作,並且充分預估到當地人的工作效率和管理上的方法差異。對於內容類別APP而言,這種挑戰將更為直接和強烈。

忠於資料,而不是靠感覺:由於使用者人群特徵、使用習慣和市場狀況不同,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在出海初期經常出現感覺上的“錯判”。

注意移動支付和變現能力:歐美市場移動支付和金融信用環境比較成熟,更適合遊戲等高ARPU移動應用變現,但在印度等新興市場用戶對價格非常敏感,並沒有培養起應用支付習慣,同時也不具備廣泛的支付環境。

如在印度近13億的人口中,只有4億張銀行借記卡,2300萬張信用卡,印度十幾家運營商,代扣成本也非常高。對於初入海外新興市場的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而言,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的移動支付和變現能力,盡可能選擇規模迅速發展和長期變現的應用類型。

匯率與資金出海問題:當前國際經濟形勢複雜,國際匯率變動明顯,人民幣貶值預期較強,以及對外匯管理措施收緊,都在加劇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的出海風險。出海企業需要提早在公司結構、財務流規則等方面做好設計,甚至可以考慮在當地市場積極爭取海外風險投資。

注意用戶隱私問題:在中國市場,關於使用者資訊和隱私的法規不完善,執法力度不強,導致很多移動應用都會向使用者要求各種系統許可權,比如地圖應用甚至會向使用者索要電話通訊錄甚至通話記錄,而中國很多手機用戶,特別是Android用戶也普遍不太關注這一問題。

但在海外市場,很多使用者對於個人資訊的保護意識非常強,發現應用需要使用相機、麥克風、通訊錄等敏感許可權的時候,用戶會非常謹慎。而當地政府對於來自中國應用搜集使用者資料的情況往往採用“重罰”或者直接出示“紅牌”退場。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在國內市場的“壞毛病”,經常在出海過程中遭遇清算。

總結:

“下半場”成為熱門概念屢被提及,實際上意味著從2017年開始,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已進入基本穩定狀態,黑馬難以再現。

而伴隨中國互聯網企業規模走向海外擴張與並購,“十億級APP”已經成為BAT巨頭企業打通國內與全球用戶,連接全球統一市場的重要角逐方向。中國移動互聯網超級巨頭企業,必將在未來3-5年誕生,這或許才是中美移動互聯網企業全球公平角逐的真正起點。

【壹觀察】—————————————

☞《壹觀察》網站為:guanchacn.com ,同時入駐《今日頭條》、搜狐、新浪、《百度百家》、《虎嗅》、《鈦媒體》、《介面》、《一點資訊》等平臺。

這些主要集中在中美兩大成熟市場之外的新興市場,較大的有印度(12.89億,占世界總人口的17.6%)、印尼(超過2.54億人口),以及巴西、墨西哥、俄羅斯、中東等國家,其中大部分處於智慧手機普及初期和移動互聯網爆發前夜,總體潛力是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的3倍以上。

但無論是Google、Facebook等國際巨頭,還是中國BAT企業,都已將擴張目標放在了上述新增藍海市場。意味著每一個出海的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都將在使用者規模和時間中賽跑,還在猶豫的企業,估計只能等到下一波非洲網路設施和智慧手機普及後的新視窗期,但風險遠和遇到的對手遠強于現在。

尋找最優質管道,借助其他平臺是明智之舉:由於Google Play缺位,造成中國成為全球最複雜和混亂的APP分發管道現狀。與中國市場相比,海外市場GooglePlay、蘋果App Store在管道分發份額上占比較高,但門檻和要求較高,難以形成快速市場突破。

以印度市場為例,整體機型中低端為主,產業環境、配套產業、人均收入、變現體系等都還處於早期狀態,網路條件更是特別差。所以,其線上管道很難快速形成規模,而通過OPPO、vivo、小米、聯想、金立等手機預裝,或者通過SHAREit(茄子快傳)脫離網路環境直接傳輸分發,則更加有效。

專注“小而美”的精品應用: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在國內普遍喜歡做“大而全”的應用,甚至希望將社交、電商、支付、遊戲、內容、視頻等統統打包提供給用戶,但海外用戶並不喜歡這種“全家桶”,甚至會帶來被分發平臺封殺或者下架風險。

目前一些主流的中國出海應用,產品結構和交互設計都極盡簡單,將單一功能的體驗優化到極致。在形成“爆款”之後,通過不斷推出關聯產品,形成規模龐大的產品矩陣,SHAREit、獵豹、百度等成功出海企業皆是如此。

本土化運營要接地氣:中國移動互聯網出海企業的特點是產品上改進為當地語系化,運營上也往往借鑒中國互聯網行銷與炒作方式,但海外市場民族、宗教、法律、文化、政治狀況並不相同,照搬中國互聯網“無底線”行銷方式“觸雷”幾率非常大,這也是中國智慧手機企業和互聯網企業近年來海外拓展經常遭遇的挫折原因之一。

最好的方式是,將技術、資金、管理機制帶過去,將產品和運營當地語系化與當地人一起工作,並且充分預估到當地人的工作效率和管理上的方法差異。對於內容類別APP而言,這種挑戰將更為直接和強烈。

忠於資料,而不是靠感覺:由於使用者人群特徵、使用習慣和市場狀況不同,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在出海初期經常出現感覺上的“錯判”。

注意移動支付和變現能力:歐美市場移動支付和金融信用環境比較成熟,更適合遊戲等高ARPU移動應用變現,但在印度等新興市場用戶對價格非常敏感,並沒有培養起應用支付習慣,同時也不具備廣泛的支付環境。

如在印度近13億的人口中,只有4億張銀行借記卡,2300萬張信用卡,印度十幾家運營商,代扣成本也非常高。對於初入海外新興市場的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而言,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的移動支付和變現能力,盡可能選擇規模迅速發展和長期變現的應用類型。

匯率與資金出海問題:當前國際經濟形勢複雜,國際匯率變動明顯,人民幣貶值預期較強,以及對外匯管理措施收緊,都在加劇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的出海風險。出海企業需要提早在公司結構、財務流規則等方面做好設計,甚至可以考慮在當地市場積極爭取海外風險投資。

注意用戶隱私問題:在中國市場,關於使用者資訊和隱私的法規不完善,執法力度不強,導致很多移動應用都會向使用者要求各種系統許可權,比如地圖應用甚至會向使用者索要電話通訊錄甚至通話記錄,而中國很多手機用戶,特別是Android用戶也普遍不太關注這一問題。

但在海外市場,很多使用者對於個人資訊的保護意識非常強,發現應用需要使用相機、麥克風、通訊錄等敏感許可權的時候,用戶會非常謹慎。而當地政府對於來自中國應用搜集使用者資料的情況往往採用“重罰”或者直接出示“紅牌”退場。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在國內市場的“壞毛病”,經常在出海過程中遭遇清算。

總結:

“下半場”成為熱門概念屢被提及,實際上意味著從2017年開始,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已進入基本穩定狀態,黑馬難以再現。

而伴隨中國互聯網企業規模走向海外擴張與並購,“十億級APP”已經成為BAT巨頭企業打通國內與全球用戶,連接全球統一市場的重要角逐方向。中國移動互聯網超級巨頭企業,必將在未來3-5年誕生,這或許才是中美移動互聯網企業全球公平角逐的真正起點。

【壹觀察】—————————————

☞《壹觀察》網站為:guanchacn.com ,同時入駐《今日頭條》、搜狐、新浪、《百度百家》、《虎嗅》、《鈦媒體》、《介面》、《一點資訊》等平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