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國產汽車終於揚眉吐氣 到底經歷了什麼?

要說N年前購車者對進口車有著執念是因為他們的技術先進, 那現在無論是在中國的合資廠商還是土生土長的中國汽車製造, 都絕對有足夠的技術能量與進口車相抗衡。

就在上海車展上, 吉利LYNK & CO 概念車03橫空出世, 成為閃光燈下的新寵。 終於“揚眉吐氣”的中國汽車, 到底經歷了什麼, 才換來華麗蛻變, 掀起新浪潮?!

作為中國汽車製造業的“青澀後生”, 已經是中國自主汽車主要廠商之一的吉利絕對擁有發言權。 一直堅持走在轉型升級道路上的吉利, 一次次在中國乃至世界汽車製造業掀起新浪潮。 不管是電商管道創新, 還是構建共用中心來及時瞭解消費者的需求, 但凡和智慧化轉型有關的, 他們都走在了行業前列。

汽車設計是國產廠商近年來投入最大的環節, 借助電腦輔助工程軟體(CAE), 吉利可以模擬汽車在各類環境中的駕駛情況, 通過計算關鍵參數, 大幅降低了研發成本, 縮短研發週期, 使得研發人員能夠快速優化設計, 將新技術和設計應用到產品上。 比如, LYNK & CO 01就設計了9種不同的後懸掛系統, 模擬測試可以讓這9種懸掛展現出不同的駕駛體驗。

仔細瞭解過後, 不難發現吉利這“逆天”的飛速轉型竟有著幕後推手——阿裡雲ET工業大腦。

等一下!人工智慧?工業大腦?這種貌似只會在火箭、衛星等領域才會出現的“黑科技”, 居然和吉利這樣的傳統製造業成功牽手了?!

的確, 正如你所見, 就是這般高大上的黑科技, “接地氣”地在吉利智慧化轉型道路上摸摸地“施以援手”。

據阿裡雲人工智慧科學家閔萬里介紹, ET工業大腦的背後是阿裡雲自主研發的雲計算作業系統飛天——可將遍佈全球的百萬級伺服器連成一台超級電腦。 借助飛天的計算能力, 阿裡雲ET才能勝任工業大腦的工作, 指揮工業生產線上的龐大軀體。

借阿裡雲副總裁喻思成的話說“阿裡雲ET工業大腦, 一定程度上正在成為‘中國製造2025’的底層IT技術架構雛形。 ”

在未來, 我們絕對相信會有更多的企業和吉利汽車一樣, 深入擁抱阿裡雲ET工業大腦, 成功完成智慧化轉型, 用21世紀的機器智慧更好的指揮20世紀的機器, 讓中國製造業繼續騰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