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渭水之盟,李世民僅率6騎嚇退突厥十萬兵,為何稱渭水之辱?

李世民與頡利可汗

“渭水之盟”, 李世民威風凜凜只率6騎, 現身渭水便橋, 嚇退突厥十萬精銳。 從此, 大唐人民為他歡呼, 這魄力, 這膽識,

霸主啊!可是事實果真是這樣嗎?

“玄武門之後”不久, 李淵宣佈退位, 李世民登基做了皇帝。

大家知道突厥一直是大唐人民的好朋友。 這些年依靠來大唐周邊打劫, 才過上富裕的生活。

圖片來自網路

早在李淵太原起兵時, 就是劉文靜出使突厥, 向頡利可汗借來騎兵,

才一路殺到長安, 終結了隋朝。

但是, 李淵要每年給突厥進貢稱臣, 才能償還當初欠下的人情債。 突厥吃大唐的喝大唐的習慣了, 也絲毫不拿自己當外人, 美女沒了, 金銀財寶沒了, 就來借, 反正都是有借無還。

李世民登基好久了, 也沒去孝敬他們, 還脾氣不好, 把來投石問路的執失思力給軟禁起來。 這回突厥怒了親率十萬大軍兵臨渭水。

其實就是來跟李世民討要個說話?提醒他, 不要忘本, 大唐當初可是依靠突厥起家的。

渭水談判

突厥人不事勞作的, 屢屢進犯唐境, 也不是為了搶奪大唐疆土, 每次來騷擾一下, 李淵就會滿足他們, 金銀財寶美女滿載而歸。

當時李世民才上位, 國內的形勢還一派嚴峻, 並無兵力來對抗突厥。 他調集長安周邊的兵力, 只率房玄齡、高士廉、蕭禹等幾個文官等6騎上了渭水便橋。 據說, 突厥士兵一看李世民那氣場就嚇得扔下武器高喊大唐皇帝萬歲, 然後旌旗散落, 武器扔了一地。

圖片來自網路

而後李世民與頡利可汗就在便橋上進行了, 友好的會晤, 經過協商, 達成兩國睦鄰友好協議, 並在大臣們的圍觀下簽名蓋印, 斬殺白馬立盟, 永世交好。

可事實卻是, 當時李世民才登基, 國內政治形勢才穩定下來, 國力貧弱, 百姓都流離失所, 他還沒有時間來恢復發展生產, 富國強兵, 如果這時和突厥硬拼或者撕破臉,

那對大唐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圖片來自網路

他傾盡國力, 送了大量的金銀珠寶給突厥, 當然也會軟下來說, 一定會盡到稱臣的義務等等。

渭水之盟, 其實就是渭水之辱。 李世民這次表面是贏了, 其實他受盡了屈辱, 付出了慘重的經濟代價。

貞觀長歌之渭水談判

突厥忘了李世民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可以殺兄弑弟,逼父退位,他是一個為了權利不講親情的人,一句話,他是一個記仇的人。他只信槍桿子裡出政權,誰怕誰?現在突厥拿走了大唐多少,以後他一定會讓他雙倍給吐回來。

李世民是年方27歲,血氣方剛,意氣風發的新皇帝,但他很有頭腦,很聰明,實力不如別人的時候,他選擇了忍辱負重和低頭,為自己爭取時間,才會委曲求全。

圖片來自網路

於是李世民發奮圖強,任用賢臣,開啟貞觀之治,恢復發展農業生產,增強國力。而且不惜一帝王之尊在宮內每天親訓兵士。他語重心長地和兵士們說:太平日子,朕親自教授你們挽弓射箭,當你們的教練,一旦突厥來犯,朕就當你們的統帥,率領你們上戰場。

貞觀三年60歲的李靖在定襄會戰中,大獲全勝。突厥完蛋,李世民一血前恥,大唐真的揚眉吐氣。

李世民與大臣們

貞觀長歌之渭水談判

突厥忘了李世民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可以殺兄弑弟,逼父退位,他是一個為了權利不講親情的人,一句話,他是一個記仇的人。他只信槍桿子裡出政權,誰怕誰?現在突厥拿走了大唐多少,以後他一定會讓他雙倍給吐回來。

李世民是年方27歲,血氣方剛,意氣風發的新皇帝,但他很有頭腦,很聰明,實力不如別人的時候,他選擇了忍辱負重和低頭,為自己爭取時間,才會委曲求全。

圖片來自網路

於是李世民發奮圖強,任用賢臣,開啟貞觀之治,恢復發展農業生產,增強國力。而且不惜一帝王之尊在宮內每天親訓兵士。他語重心長地和兵士們說:太平日子,朕親自教授你們挽弓射箭,當你們的教練,一旦突厥來犯,朕就當你們的統帥,率領你們上戰場。

貞觀三年60歲的李靖在定襄會戰中,大獲全勝。突厥完蛋,李世民一血前恥,大唐真的揚眉吐氣。

李世民與大臣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