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曾國藩手握重兵,為何不學趙匡胤黃袍加身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曾國藩清朝平定太平天國活動後, 他並沒有顛覆清王朝取而代之, 並且還主動遣散湘軍。

曾國藩故居

1864年(同治三年)六月, 曾國藩的湘軍霸佔南京。

他擁兵30萬, 佔領中國半壁河山, 已成為滿清入關以來漢族權要中持權最大的官員, 超出了清初吳三桂, 足以功高震主。

曾國荃、彭玉麟、趙烈文、李次清等欲將黃袍加身與曾國藩。 面臨這些屬僚, 曾國藩沉著地給世人寫下了一副春聯, “倚天照海花有數, 流水高山心自知”坦露心跡。

第一, 曾國藩深受晚清理唐鑒影響, 起兵目標明確:就是守衛朝廷。 雖然他的部下部將多次勸他稱帝, 但都被他一一拒絕。

第二, 稱帝前提不具備。 南有曾國藩, 北有僧格林沁, 這兩人被清王朝倚為肱股之臣。 事先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最受器重, 佔有一支以壯大的馬隊為主的宏大步隊, 戰鬥力極強, 並且安排在華夏河南要地。 即便曾國藩黃袍加身, 生怕也重複趙匡胤和趙光義的故事。 他能帶頭勸進, 把黃袍加在曾國藩身上, 也會隨時奪走。

曾國藩書法

第三, 曾國藩起兵是以守衛朝廷和忠君為旗號的, 一旦稱帝, 實屬不忠不義, 離經叛道, 民氣必失。 就湘軍外部來說, 左宗棠名下者為楚軍,

李鴻章名下者為淮軍, 湘、楚、淮雖有關係, 但湘軍實已決裂。

曾國藩並沒有稱帝的野心, 國內局勢動盪, 外國列強虎視眈眈, 內憂外患之中, 假如曾國藩伺機稱帝, 戰亂又起, 國民更會置身於生靈塗炭之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