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終有一天,你不再屬於我一個人

分離的眼淚

文丨燕語呢喃(康康媽媽) 新梅幼稚園小精靈班家長

康還是個嬰兒的時候, 每當與媽媽分開, 大多數情況都會哭。

那時的哭, 非常地直接, 也許就是“我一定要媽媽”的表達。 一旦入了媽媽的懷裡被抱起, 問題解決, 哭聲馬上停止, 從不拖泥帶水。

他是一個更多時候帶給我笑和安靜的孩子, 暖暖的。 所以我常笑言, 也許我是有抑鬱傾向的人(醫生說我能睡著就不算), 但孩子在治癒我的病。 後來看到一些文章也有這麼說的了, 當把幼稚園和老人院相鄰的時候, 神奇效果出現, 那些老人們都快活無比。

康一直那麼燦爛著。 有時我們兩個人因為什麼事生了氣, 他還會在沉默那麼幾分鐘後, 若有所思地說:“媽媽, 我真的愛你。 ”就這一句, 我會笑出眼淚。 我有些慚愧, 為什麼打破這種僵局的不是我?為什麼他會用這麼有溫情的話來打破僵局?我竟不如他!

他的好在時時感染著我。

一個生命帶給你撲面而來的溫暖,

如春風化雨。

現在他已經三歲零三個月了, 去了幼稚園。 這是一家不分年齡組班的幼稚園, 班裡大多是他的哥哥姐姐。 入園那天正好是他三歲的生日, 其實是小了點, 但在家裡實在沒什麼好玩的了。

三個多月過去了, 他的變化很大, 從一開始的陌生拘謹到現在滿園子地跑, 和小朋友一起聊天, 玩兒籃球, 一投一擲一跑一跳, 都透著男孩子的帥氣與可愛。 我記得他只是在入園的第一天和第二天哭過, 從那以後即便是星期六星期天, 他都心心念念想去幼稚園。

問題是已經過去兩三個月了, 這兩天早晨吃過飯後表達不要去幼稚園。 我不想強迫, 他表達出來後我就抱著他, 理解他的感受, 撐腰似地說那就先不去, 媽媽抱一會兒。 等他情緒穩定了, 再說去幼稚園時, 他基本是同意的。

但在今天早晨, 他同意走出家門後, 還是出現了問題。 在幼稚園大門和他的班主任秦老師交接時, 他一路上追貓看狗的興奮沒有了,

低著頭, 還把頭用力貼在我的身上, 身體緩慢地在老師的招呼中移進了大門, 但他始終還是低著頭。

秦老師發現了他的情緒, 蹲下身和他交流了大約三四分鐘左右。 我看到他那時在用手抹眼淚, 低低的聲音, 在和老師說著什麼。 我不禁也一下子眼睛濕了。

他的心裡究竟發生了什麼?

我能幫助他麼?

我就在他身邊。

過了一會兒, 應該是好了一些, 他才牽著老師的手, 慢慢地去校醫處晨檢。

我沒有走開。 等秦老師再次出來接其他孩子的空檔, 她和我說, 康最近熟悉了環境, 放鬆了很多, 身心可能也開始更多地覺察到了些什麼。 他恰恰是在這個時候開始有了分離的焦慮。

分離, 總會流淚。 可是人的成長, 當然會伴隨著一次次的分離啊。 你出生時, 媽媽有了與你相遇的歡喜後, 還自私地生出那麼一點悵然若失呢——你不再屬於我一個人了。

今早看到你默默流淚擦淚的樣子, 媽媽其實也好心疼。 可是, 你在慢慢長大, 在你人生的路上, 還會有很多次各種形式的聚首, 當然與之相應也就會有那麼多次大大小小的離別。

我不會說孩子不哭,因為那分離的確讓人難過。

但這些分離教會我們,

可以去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時候。

我不會說孩子不哭,因為那分離的確讓人難過。

但這些分離教會我們,

可以去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時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