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歷史上居然還有個啞巴皇帝 至今死因成謎

唐順宗李誦(761年1月8日―806年), 唐德宗李適長子, 唐朝皇帝。 初封宣城郡王, 後進封宣王, 779年立為太子。 805年, 唐德宗去世, 太子李誦繼位, 是為唐順宗。 同年八月, 禪位給太子李純, 自稱太上皇。 806年, 李誦去世, 諡號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 廟號順宗, 葬于豐陵。

網路配圖

多年儲君生活的壓抑, 使順宗的心理極端憂鬱, 身體狀況也很不樂觀。 貞元二十年(804)九月, 順宗突然中風, 失去了言語功能。 此時的德宗也已入暮年, 對兒子的病情十分掛念, 憂形於色, 數次親臨探視。 還曾派人遍訪名醫為順宗診治, 但是效果很不理想。 皇太子病重的事, 很快傳遍四方。 這年底, 德宗的身體健康狀況不佳, 皇帝和皇太子同時病重, 使宮中的政治空氣頓時凝滯起來。 由於順宗臥病, 貞元二十一年(805)的新春朝會沒有能夠參加, 德宗悲傷歎息, 進一步導致了病情的惡化。 德宗病重之際, 諸王大臣和親戚都到其病榻前奉侍湯藥,

惟獨順宗因為臥病在床難以前來陪侍, 對皇太子思念不已的德宗, 一直涕咽不止, 久久不能平靜。 直到唐德宗彌留之際, 他們父子也沒有能夠見上一面。

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十九日, 唐順宗去世。 這是一個短命的皇帝, 在位僅八個月, 為宦官俱文珍所迫退位, 傳位給太子李純, 自稱太上皇, 死時僅46歲。 死的前一天, 憲宗對外宣佈順宗病重, 一天后就駕崩了, 這使人覺得順宗的死像演戲一樣。 有人提出透過一些筆記和詩文看本質, 順宗是被憲宗和宦官們害死的。 也有人不同意, 認為順宗是正常病死的, 順宗和憲宗關係融洽, 根本沒有被憲宗殺害的可能。

唐順宗的死因, 根據《舊唐書》、《資治通鑒》等書的記載是病死的, 長期以來人們沒有懷疑。 20世紀60年代, 史學界經過對正史和筆記小說的研究, 在這個問題上有了突破, 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順宗是被殺而死的。

卞孝萱先生在其《劉禹錫年譜》一書中首先提出了順宗被殺的觀點。 他認為順宗死得太突然,

是一個歷史上的疑案。 此後他在《劉禹錫年譜》、《劉禹錫評傳》等書中重申了他的觀點。 卞先生認為唐順宗李誦是唐德宗的長子, 在被立為太子後, 德宗還曾想要廢掉他, 其原因是德宗身邊的宦官們想立舒王李誼。

貞元元年(785年), 德宗病, 想與李誦見一面而不可能。 這時的德宗還沒有病重到臥床不起的程度, 卻受到了宦官和在身旁侍醫藥的舒王的阻撓。 德宗升天後, 宦官們認為“東宮疾恙方甚”, “內中商量, 所立未定”。 大臣衛次公馬上發表自己看法:“皇太子雖有病, 但他是嫡長子, 內外系心。 如果實在不得已, 就立皇太孫廣陵王。 ”

其他大臣跟著呼應, 宦官們的陰謀就只能作罷。 順宗即位後, 曾經採取了一系列抑制宦官勢力的措施, 使宦官們對他恨之入骨, 他們遂決定廢順宗、另立皇帝。 由於前兩次廢立未成, 舒王李誼不是德宗的親生兒子, 名分不正, 遭到反對, 這次宦官們選定了李淳。 他們在貞元二十一年(805年)三月立李淳為太子, 改名純, 七月讓他主理軍國政事, 八月四日李純即位為皇帝, 順宗為太上皇,改元元和。表面上看,立李純是順宗的旨意,實際上是宦官逼迫順宗這樣做的。當時起了最大作用的幾個宦官是劉光奇、俱文珍、薛盈珍、西門大夫等。

順宗為太上皇,改元元和。表面上看,立李純是順宗的旨意,實際上是宦官逼迫順宗這樣做的。當時起了最大作用的幾個宦官是劉光奇、俱文珍、薛盈珍、西門大夫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