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英雄戚繼光是怎麼煉成的?只要鎧甲硬,身上羽毛白不白,無所謂!

一談到流傳千古的真英雄, 一連串的大詞就會跟著冒出來:赤膽忠心、一塵不染、剛正不阿、誓死報國——也正是這些絕對正能量的描述, 讓歷史上的英雄們成了我們心中的神。 然而這種如神的英雄只能呆在肅穆的廟堂裡, 在現實中找到他們的身影卻太難了, 他們太高大上了, 以至於有些失真。

然而歷史中也有另一類真英雄, 比如我們今天聊的戚繼光, 除了戰場上的所向披靡, 他能讓我們看到體會到更多東西。 細細品味戚繼光這樣的英雄, 你能清晰地看到一個真英雄是怎麼從殘酷而現實的環境中走出來的——他們起初並不傳奇, 是一步步想盡辦法的努力讓他們在戰場上實現了所向披靡!他們也並不高尚, 談不上出淤泥而不染, 為了能有建功立業的機會, 他們也是該灰色的時候灰色, 該向現實低頭的時候低頭——他們在起步時並不比我們高明多少,

幸運多少, 他們遇到的問題跟每一個想成事的人遇到的一樣多——因為這些, 讀這種真英雄, 他會在身臨其境中告訴你, 在一個殘酷而現實的社會中, 你該怎麼幹, 你該怎麼想, 更難能可貴的是, 他們的英雄之路就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 所以你從他身上體會到的一點都不假大空。

每個成大事的人都是從有抱負, 難作為開始的

戚繼光的祖上叫戚祥, 洪武十四年, 名將傅友德、藍玉遠征雲南, 戚祥就是在那次遠征中陣亡的, 因為忠勇有功, 朱元璋給這個做過自己親兵的戚祥後人送了一份大禮:授戚祥之子戚斌為明威將軍, 任職登州衛指揮僉事, 世襲罔替!這是戚繼光較我們平常之人幸運的地方, 因為在他十歲的時候, 他就繼承了退休父親戚景通的官職, 成了擁有四品官職名義上的將軍。 但這個名義上的將軍頭銜除了給戚繼光帶來了看不見摸不著的榮譽和激勵, 他並沒有得到任何實際的好處, 相反他給戚繼光帶來了麻煩, 因為大明有規定, 擁有四品頭銜出門必須乘車,

戚繼光的老爹是個老實清官, 他家裡很窮, 根本買不起車, 因此不便出門的戚繼光只好輟學回家。 幸虧私塾先生是個慧眼識珠的好人, 他自願登門為戚繼光私教, 也正是受這私塾先生的鼓勵, 戚繼光從那時起就樹立了遠大抱負, 那階段他寫下了名句:“封侯非我意, 但願海波平。

嘉靖二十三年, 戚繼光正式繼承家族官職, 十八歲那年, 他就任了登州衛指揮僉事。 原以為在這個不錯的崗位上能幹出一番事業來, 可現實很快給他澆了一盆重重的冷水。 面對這個初來乍到的小夥子, 根本沒人買他的帳——你想幹事業你自己幹去吧, 我們祖祖輩輩只想這麼混日子。 空有抱負的戚繼光難有作為, 只能把所有的抱負用在鍛煉身體,

操練武藝上。

奮進路上, 即便你才華橫溢, 也難逃苦熬歲月

在明朝, 不中舉, 即便你有世襲官位也是難有作為, 為了能有施展抱負的機會, 戚繼光選擇參加武舉考試。 嘉靖二十八年, 戚繼光參加武舉鄉試, 一舉中第, 第二年, 他打點行裝去京師參加會試。 就在這時, 意外發生了, 蒙古俺答圍困北京, “庚戌之變”爆發。 危難之時所有參加武舉的考生一律停考, 拿起武器隨時準備參加北京保衛戰。 就在這個時候, 戚繼光呈上了他的《備俺答策》並得到了朝中重臣的賞識。 北京危局解除後, 因為受賞識, 戚繼光得到了一個機會, 只是這機會在別人眼中是個十足的苦差——薊門戍邊。 在前去戍邊的路上, 戚繼光意氣風發, 寫下了另一名句:一年三百六十日, 多是橫戈馬上行。

沒有人輕易就能得到一展抱負的宏大機會,即便你才華橫溢,也必須先經過那段苦熬歲月。在薊門戍邊期間,就是戚繼光的苦熬歲月,三年來,他有機會幹的只是些巡哨之類的粗活,除此之外,再無施展才華抱負的機會。

但戚繼光依舊沒有辜負這段苦熬歲月,在看似白混的三年時間裡,他苦讀兵書,研習陣法,也正是這個階段的自我錘煉,為他日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你開始大顯身手時,看到對手敵人前,你先看到的可能是殘酷的現實

嘉靖三十四年,經過苦熬歲月的戚繼光調任浙江,任都司僉書。擁有才華的人要相信機會一定會垂青有準備的人,但要過早地寄希望于機會,那你就太天真了,因為殘酷的現實遠遠大於你眼前的機會。戚繼光得到這個機會,來自于胡宗憲的賞識,算是命運垂青下的機會吧,但想就此一鳴驚人,依舊不現實。

正在戚繼光躊躇滿志,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倭寇來了,伴隨倭寇一起來的還有更加殘酷的現實。龍山之戰的大幕剛一拉開,戰場上的情景就讓戚繼光看傻了,明明是以多打少,勝券在握,但明軍卻是一觸即潰,轉眼之間,紛紛逃命的官軍就讓戚繼光成了光杆司令,要不是在苦熬歲月裡練就的真本事讓戚繼光在高處連續射殺了幾個倭寇頭目,龍山之戰可能就在這種敗逃中結束了。倭寇頭目被殺集體膽懼後撤後,原先潰逃的官軍轉過身來開始追趕倭寇,戚繼光以為這是開始乘勝追擊了,可他又錯了,官軍追趕一陣後,突然又自動返回了,看著陸續發生的這一切,戚繼光開始明白了什麼是殘酷的現實——自己的雄心壯志永遠不是烏合之眾的,

能怎麼辦呢?戚繼光將希望寄託在訓練這些烏合之眾身上,然而事實告訴他,讓這些烏合之眾聽自己的,跟讓殘酷現實聽自己的一樣難。

施展抱負,比戰場更可怕的是官場,是你身處的社會

岑港之戰前後,俞大猷的遭遇或者說是出人意料的境遇變遷讓戚繼光終於看懂了戰場之外的官場與現實是何等的殘酷、詭異。因為禦寇無力,俞大猷先是無辜被下詔獄,接著又意料之外地從詔獄中出來了。十分陡峭的情節讓戚繼光徹底開竅了,他爹那一套高大上的東西根本不適應眼前的官場,將身家性命寄託在毫無私下交情的領導身上,即便這個領導再無私也可能為了自身利益把你賣了,俞大猷就是個例子,賣他的是朝夕相處的好領導,救他的卻是用錢買通的大後臺(陸炳)。

此時的戚繼光想必是問了自己一個問題,沒有後臺的英雄結局會怎樣?連當個狗熊的機會可能都沒有。就此,戚繼光的人生發生了重大轉折,想建功立業成英雄,那就要有機會,想有機會那就得有後臺,想有後臺就得有錢,想有錢自己就不能太乾淨——最後戚繼光得出了一個結論,英雄的鎧甲值錢,英雄的羽毛一錢不值。

想英雄不倒,想所向披靡,那就要學會做社會上的大哥,官場上的小弟

為了英雄之路,戚繼光放棄了一身的白羽毛。他首先學會了搞錢,虛報軍餉從朝廷那裡搞,搞好社會關係,從社會土豪那裡搞。學會搞錢後,戚繼光準確地找到了自己的靠山,他的眼光相當的老油條,既不投靠上司的上司嚴嵩,也不投靠上司的敵人徐階,他要投靠不愛清官愛循吏的張居正,那些搞來的錢,真英雄從來沒想過據為己有去揮霍,那是他確保自己能一直有機會去幹大事的武器,那是他維繫靠山的基石。就這樣,大把的錢賄賂到了張居正的手裡,異域風情的美女送到了張居正的床上。有張居正這座靠山罩著,戚繼光南平倭寇,北拒蒙古的英雄之路才得以走上了十多年。

光有靠山,那還不是真正的站得穩、吃的開。搞定靠山領導的同時,戚繼光沒忘了搞好社會關係。社會聲望是英雄的另一座口碑靠山,戚繼光對此很懂,每到一地,搞關係、拜碼頭,戚繼光是樂此不彼,他很早就懂得了用文人炒作名聲,用土豪建立威望,而眾多文人、土豪的讚譽支持最終也成了英雄身後的另一座堡壘。

有了官場靠山、社會堡壘,加上很現實地選兵,很有本事地練兵,戚繼光這才為我們奉獻了諸多精彩的英雄之戰。

縱觀戚繼光的一生,這是一個很會來事的真英雄,虛名、靠山、真本事,他是一樣不落下,隨著歷史的封塵,他幹過的那些上不了檯面的事兒早已煙消雲散了,而那些輝煌的戰功,讓人拍案叫絕的兵書、軍陣卻最終名垂青史!

心正身折腰!這樣的真英雄更值得我們去仰望!因為他和我們一樣真實,卻比我們厲害得多!

多是橫戈馬上行。

沒有人輕易就能得到一展抱負的宏大機會,即便你才華橫溢,也必須先經過那段苦熬歲月。在薊門戍邊期間,就是戚繼光的苦熬歲月,三年來,他有機會幹的只是些巡哨之類的粗活,除此之外,再無施展才華抱負的機會。

但戚繼光依舊沒有辜負這段苦熬歲月,在看似白混的三年時間裡,他苦讀兵書,研習陣法,也正是這個階段的自我錘煉,為他日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你開始大顯身手時,看到對手敵人前,你先看到的可能是殘酷的現實

嘉靖三十四年,經過苦熬歲月的戚繼光調任浙江,任都司僉書。擁有才華的人要相信機會一定會垂青有準備的人,但要過早地寄希望于機會,那你就太天真了,因為殘酷的現實遠遠大於你眼前的機會。戚繼光得到這個機會,來自于胡宗憲的賞識,算是命運垂青下的機會吧,但想就此一鳴驚人,依舊不現實。

正在戚繼光躊躇滿志,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倭寇來了,伴隨倭寇一起來的還有更加殘酷的現實。龍山之戰的大幕剛一拉開,戰場上的情景就讓戚繼光看傻了,明明是以多打少,勝券在握,但明軍卻是一觸即潰,轉眼之間,紛紛逃命的官軍就讓戚繼光成了光杆司令,要不是在苦熬歲月裡練就的真本事讓戚繼光在高處連續射殺了幾個倭寇頭目,龍山之戰可能就在這種敗逃中結束了。倭寇頭目被殺集體膽懼後撤後,原先潰逃的官軍轉過身來開始追趕倭寇,戚繼光以為這是開始乘勝追擊了,可他又錯了,官軍追趕一陣後,突然又自動返回了,看著陸續發生的這一切,戚繼光開始明白了什麼是殘酷的現實——自己的雄心壯志永遠不是烏合之眾的,

能怎麼辦呢?戚繼光將希望寄託在訓練這些烏合之眾身上,然而事實告訴他,讓這些烏合之眾聽自己的,跟讓殘酷現實聽自己的一樣難。

施展抱負,比戰場更可怕的是官場,是你身處的社會

岑港之戰前後,俞大猷的遭遇或者說是出人意料的境遇變遷讓戚繼光終於看懂了戰場之外的官場與現實是何等的殘酷、詭異。因為禦寇無力,俞大猷先是無辜被下詔獄,接著又意料之外地從詔獄中出來了。十分陡峭的情節讓戚繼光徹底開竅了,他爹那一套高大上的東西根本不適應眼前的官場,將身家性命寄託在毫無私下交情的領導身上,即便這個領導再無私也可能為了自身利益把你賣了,俞大猷就是個例子,賣他的是朝夕相處的好領導,救他的卻是用錢買通的大後臺(陸炳)。

此時的戚繼光想必是問了自己一個問題,沒有後臺的英雄結局會怎樣?連當個狗熊的機會可能都沒有。就此,戚繼光的人生發生了重大轉折,想建功立業成英雄,那就要有機會,想有機會那就得有後臺,想有後臺就得有錢,想有錢自己就不能太乾淨——最後戚繼光得出了一個結論,英雄的鎧甲值錢,英雄的羽毛一錢不值。

想英雄不倒,想所向披靡,那就要學會做社會上的大哥,官場上的小弟

為了英雄之路,戚繼光放棄了一身的白羽毛。他首先學會了搞錢,虛報軍餉從朝廷那裡搞,搞好社會關係,從社會土豪那裡搞。學會搞錢後,戚繼光準確地找到了自己的靠山,他的眼光相當的老油條,既不投靠上司的上司嚴嵩,也不投靠上司的敵人徐階,他要投靠不愛清官愛循吏的張居正,那些搞來的錢,真英雄從來沒想過據為己有去揮霍,那是他確保自己能一直有機會去幹大事的武器,那是他維繫靠山的基石。就這樣,大把的錢賄賂到了張居正的手裡,異域風情的美女送到了張居正的床上。有張居正這座靠山罩著,戚繼光南平倭寇,北拒蒙古的英雄之路才得以走上了十多年。

光有靠山,那還不是真正的站得穩、吃的開。搞定靠山領導的同時,戚繼光沒忘了搞好社會關係。社會聲望是英雄的另一座口碑靠山,戚繼光對此很懂,每到一地,搞關係、拜碼頭,戚繼光是樂此不彼,他很早就懂得了用文人炒作名聲,用土豪建立威望,而眾多文人、土豪的讚譽支持最終也成了英雄身後的另一座堡壘。

有了官場靠山、社會堡壘,加上很現實地選兵,很有本事地練兵,戚繼光這才為我們奉獻了諸多精彩的英雄之戰。

縱觀戚繼光的一生,這是一個很會來事的真英雄,虛名、靠山、真本事,他是一樣不落下,隨著歷史的封塵,他幹過的那些上不了檯面的事兒早已煙消雲散了,而那些輝煌的戰功,讓人拍案叫絕的兵書、軍陣卻最終名垂青史!

心正身折腰!這樣的真英雄更值得我們去仰望!因為他和我們一樣真實,卻比我們厲害得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