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不愛說話,說話晚,都是家長4個行為惹的禍

寶寶大概9個月左右就會自己模仿大人的一些語言, 只不過還是“咿咿呀呀”, 無法表達清楚而已。 大概到了12個月左右, 寶寶就可以自己使用一些單音節的字來表達語言, 雖然依舊不是特別清楚, 但對於家長來說也足夠開心了!

不過有些寶寶, 即使到了2歲、2歲半以後, 也還是不願意張口發一個音;或者寶寶明明已經學會說話了, 而且也能聽得懂, 但是卻很少張嘴, 不願意開口說話。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家長們好好反思反思吧, 寶寶會說話卻不願意說話、說話晚、發音不清、沉默, 追根究底, 都是家長自己惹的禍!

一、家長太“稱職”, 讓寶寶無需表達

和寶寶有著迷之心靈感應, 只要寶寶小手一指、小眼神一瞄, 家長立刻就能感應到孩子的需求。 根本無需語言告知, 家長就把什麼都給寶寶辦妥了。 久而久之寶寶就更不願意說話了, 因為他知道即使自己啥都不說家長也能懂。

所以, 說到底, 就是家長的“太稱職”剝奪了寶寶張嘴的機會!

家長要給孩子表達的機會, 要什麼的時候就讓他自己說出來到底要幹啥。 即使發音不大清楚, 只能說一兩個字, 也要讓孩子自己來說。 這樣才能刺激他更好的學語。

二、家長太著急,

寶寶壓力大張不開嘴

哎呀, 別人家寶寶才9個月就會叫人了啊!鄰居那小孩這才1歲就能說會道了啊!再看看自家還咿咿呀呀的娃娃, 開始攀比催促, 每天給寶寶施加壓力, 強迫寶寶張嘴說話。 寶寶不說, 家長就一副:“你怎麼那麼笨啊, 你看看別人家……”寶寶壓力很大, 張口說話的障礙就會更大、更難、更晚。

家長不要再盲目的攀比較真。 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 家長應該耐心的給寶寶時間, 讓他慢慢來完善、鍛煉自己的語言發音系統, 不要急功近利, 這樣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三、家長太“寡言”, 讓寶寶無處模仿學習

現在的家長每天忙於工作, 陪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 缺乏和孩子溝通。 對於正在學語期的寶寶來說, 大人有意識的訓練引導是非常重要的。

家長很少和寶寶靜下來教他發音說話, 沒有人刺激寶寶的語言系統, 那麼也難怪寶寶不會說話了。

家長可以多和寶寶交流, 使自己的語速慢下來, 給寶寶一個感受模仿的機會, 這對刺激他的語言發育很有作用。

四、家長太過分, 讓寶寶不敢說話表達

寶寶剛開始學說話的時候, 發音都是模糊不清的, 可能把“爸爸”喊成“趴趴”。 在大人看來這或許很好笑, 會笑話寶寶, 模仿他、逗弄他。 但是對於一些內心比較敏感脆弱的孩子來說, 這會強烈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即使後來他已經學會說話, 也會變得不敢、不願意說話。

當孩子發音不對的時候, 家長不要嘲笑。 應該耐心的去糾正寶寶, 放慢自己的語速, 吐字清晰, 讓寶寶慢慢學習改正自己的發音。

寶寶護理問題免費解答, 傳播分享千萬媽媽的育兒經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