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伊藤博文自比李鴻章,後者一席話讓他慚愧一生

李鴻章與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合稱“晚晴四大中興名臣”, 還有一說是左宗棠、曾國藩、胡林翼、彭玉麟, 不管是誰, 至少可以說明這六個人在晚清政壇的地位無比高大, 尤其是在旗人統治下的清朝, 漢人在政壇有如此地位也實屬罕見。 李鴻章出合肥身書香門第, 24歲考入翰林院, 並且以曾國藩為自己的老師。

李鴻章

1851年, 廣西爆發太平天國運動, 這是中國封建時代最後一次, 也是規模最大一次的農民起義運動。 太平天國一路橫掃整個長江以南地區, 1853年, 太平軍攻陷南京改為“天京”來作為自己的首都, 與北方清朝形成隔江相望的對峙局面。 這時候清朝的八旗子弟和綠營戰鬥力十分低下, 一到打仗一觸即潰, 太平軍直奔直隸, 這讓清廷皇室十分震恐。 遂命威望極大地曾國藩回鄉開辦團練, 在集結湘軍的同時曾國藩讓自己的得意門生李鴻章回自己家鄉開辦團練,

李鴻章於是利用兩淮兵力組建起了另一支戰鬥力十足的地方軍——淮軍。 1864年太平天國覆滅, 在隨後開展的洋務運動中李鴻章又成為最先開辦軍事工業的幾個大臣之一, 然而此時的清廷已經危如累卵,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清朝戰敗。 李鴻章又成為簽約的談判大使, 在馬關的這次談判中, 他遇到了一位多年未見的老友——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

早年伊藤博文留學英國, 對於清朝政治和漢學文化有一定的研究, 所以他被當時人稱為”中國通”。 伊藤博文熱愛儒學, 他在整個清政府中只敬佩一個人, 那就是李鴻章。 因此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想跟李鴻章比一比, 讓李鴻章來評價一下他。 當伊藤博文回到日本以後, 立即在國內政壇嶄露頭角, 1885年出任了日本首屆內閣總理大臣, 1895年得意洋洋的伊藤博文作為日方代表在馬關與清政府代表談判, 而最讓他無比興奮的是這一次他能夠見到自己期待已久的李鴻章, 這一次他們兩個人一個代表戰勝國, 一個代表戰敗國,

這樣的地位讓伊藤博文不僅感慨和亢奮起來。

馬關條約簽訂現場

談判以前他特地研究了李鴻章的喜好, 李鴻章一到馬關, 伊藤博文便派人請李鴻章到別館進行會面, 這次的話題不是割地賠款, 伊藤博文想從李鴻章嘴裡得到一句話, 他們兩個人之間,

誰厲害?伊藤博文畢恭畢敬的款待了李鴻章, 然後起身行禮之後問了李鴻章一句話:“一萬年來誰著史, 三千裡外欲封侯, 三十年前中堂大人正值壯年, 直沖霄漢, 鄙人時年20多歲, 讀了中堂您的這句詩, 熱血沸騰, 然而心中一直有個疑團需要解開, 貴國有霍光, 一代權臣, 中堂之比何如?“李鴻章回答:”霍光是宰相, 我不是。 “伊藤博文又說:”那諸葛孔明呢?他是忠臣、儒臣、外交家、軍事家、政治家、兵家、華夏5000年, 集這些於一身者, 孔明之後, 唯有中堂一人而已。 “李鴻章則說:“孔明贊主創業, 鴻章保主守業, 守業比創業難, 至於其他, 犬馬戀主或與孔明相似。 ”伊藤博文又說:“中堂跟德國宰相俾斯麥相比呢?世人皆稱您為東方俾斯麥, 中堂自比何如?”李鴻章說道:“他與我都志在富國強兵。 ”伊藤博文終於說出了那句憋在心中很久但又不敢輕易說出的那句話:“中堂還以為博文和你相比如何?這是多年一直以來的願望。”李鴻章鎮定的看著伊藤博文,口中只說出了六個字:“歷史自有定評。”說完拂袖而去。《馬關條約》簽訂,李鴻章大呼餘生在不涉足日本半步,當然他也成為了人們口誅筆伐的賣國賊,1898年出使俄國又接連爆出受賄醜聞,李鴻章從此進入了歷史的另一面。

李鴻章

反觀伊藤博文,1898年下野後來到中國遊玩,曾傳言光緒皇帝想留下伊藤博文作政府顧問,當然他在遊玩期間曾營救了因為戊戌變法而被通緝的黃遵憲,幫助康有為和梁啟超逃亡日本。可以說伊藤博文是一個十足的野心家和政治家,但是他卻極具開拓精神。有傳言記載這樣一件事,伊藤博文曾說他跟嚴複在英國是同學,兩個人都被稱為東方才子,然而兩人回到各自國家之後,嚴複不受重視,寫的那麼好的書也不受重視,相反自己回到日本,一路躋身到內閣總理大臣,這並不是兩個人之間的差距,而是兩個國家對於人才態度的差距。

伊藤博文到達哈爾濱站(刺殺前數小時)

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裡外欲封侯,伊藤博文畢生都想從自己最崇拜的人嘴裡得到一個評價,然而李鴻章的那六個字讓其慚愧一生,1909年,隨著安重根的一聲槍響,近代史上的名人伊藤博文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伊藤博文終於說出了那句憋在心中很久但又不敢輕易說出的那句話:“中堂還以為博文和你相比如何?這是多年一直以來的願望。”李鴻章鎮定的看著伊藤博文,口中只說出了六個字:“歷史自有定評。”說完拂袖而去。《馬關條約》簽訂,李鴻章大呼餘生在不涉足日本半步,當然他也成為了人們口誅筆伐的賣國賊,1898年出使俄國又接連爆出受賄醜聞,李鴻章從此進入了歷史的另一面。

李鴻章

反觀伊藤博文,1898年下野後來到中國遊玩,曾傳言光緒皇帝想留下伊藤博文作政府顧問,當然他在遊玩期間曾營救了因為戊戌變法而被通緝的黃遵憲,幫助康有為和梁啟超逃亡日本。可以說伊藤博文是一個十足的野心家和政治家,但是他卻極具開拓精神。有傳言記載這樣一件事,伊藤博文曾說他跟嚴複在英國是同學,兩個人都被稱為東方才子,然而兩人回到各自國家之後,嚴複不受重視,寫的那麼好的書也不受重視,相反自己回到日本,一路躋身到內閣總理大臣,這並不是兩個人之間的差距,而是兩個國家對於人才態度的差距。

伊藤博文到達哈爾濱站(刺殺前數小時)

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裡外欲封侯,伊藤博文畢生都想從自己最崇拜的人嘴裡得到一個評價,然而李鴻章的那六個字讓其慚愧一生,1909年,隨著安重根的一聲槍響,近代史上的名人伊藤博文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