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出現無症狀低血糖怎麼辦?

在糖尿病患者的一生當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低血糖, 一些缺乏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患者認為, 低血糖好啊, 這樣我就可以吃一些平時想吃但不敢吃的東西來解饞了,

殊不知低血糖的潛在危險性, 嚴重的低血糖是致命的。 那如何知道自己出現了低血糖呢?有些患者說當我血糖低的時候會出現心慌、手抖、出虛汗、乏力等症狀, 只要及時進食就會緩解, 可是有些患者測得血糖值非常低, 已經低於了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診斷標準(≤ 3.9mmol/L), 但是仍沒有出現上述症狀, 當告知患者及時進食或喝葡萄糖水的時候患者卻不以為然, 認為既然沒有症狀就應該沒事。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無症狀低血糖呢, 無症狀是好還是壞, 我們需要怎麼處理呢?

我們知道健康人對低血糖防禦通過三個層次的機制來實現, 當低血糖發生時, 最初啟動的低血糖防禦就是自身胰島素的分泌的減少,

其次是增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同時還有增加腎上腺激素分泌和交感神經症狀反應(雖然低血糖時的反調節激素還包括生長激素, 腎上腺皮質激素等的升高, 但是由於其反應往往發生在低血糖發作之後的3-4h, 因此這部分的防禦對機體的保護作用十分有限), 通過上述的防禦機制, 機體就可以增加肝糖原釋放和糖異生從而增加葡萄糖生成、減少糖分的利用、以及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從而使血糖水準升高, 恢復正常。 當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防禦機制尚完好的時候, 即使發生了低血糖, 往往不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因為機體自身的反調節機制能迅速的做出反應, 並迅速幫助機體回升血糖水準;但是對於防禦機制已經受損甚至缺失的,
則不能有效的對抗低血糖。

有研究表明胰島素分泌嚴重障礙的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引起的低血糖常表現為無症狀低血糖。 這是因為這類患者體內存在著:

(一)升葡萄糖調節缺陷:表現為(1)胰島素分泌不能隨血糖下降而下降, 外源性胰島素治療不受血糖下降調節, 而是以固定的模式吸收, 因此在血糖水準下降時胰島素並不明顯下降。 (2)胰升糖素反應缺陷:1糖尿病及病程較長的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胰升糖素對低血糖的反應缺陷, 可能與體內胰島素缺乏導致信號丟失有關。

(二)交感神經腎上腺反應缺陷:升葡萄糖調節缺陷導致了患者容易發生低血糖, 而糖尿病患者中樞神經介導的交感神經腎上腺對低血糖的反應缺陷主要表現為低血糖症狀閾值下降,

正常情況下, 血糖降至2.8-3.0mmol/L時腎上腺分泌大量增加引起自主神經興奮症狀, 即低血糖症狀, 但是如果患者存在中樞神經介導的交感神經腎上腺對低血糖的反應缺陷, 那麼患者則在血糖降至2.8-3.0mmol/L時並不出現相應的症狀, 即無症狀性低血糖。 如果患者較長時間維持低血糖狀態沒有得到糾正則可能發生嚴重低血糖事件(致殘或致死)。

無症狀低血糖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避免血糖控制過低或頻繁發生低血糖。

(2)改善降糖治療方法。

(3)預防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的發生。

(4)注意睡眠、飲食、運動、飲酒等因素。

(5)對有低血糖傾向的糖尿病患者,

降血糖要因人而異, 對於不能配合治療及自我監測的患者, 應適當放鬆血糖控制標準。

通過以上內容的介紹, 相信大家對於無症狀低血糖的發病原因、預防措施及危害都已經非常瞭解了, 因此對於1糖尿病及病程較長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加強血糖監測的頻率, 避免反復低血糖的發生, 對於無症狀的低血糖也要及時給予糾正, 以免出現嚴重的不良後果。

一個人控糖很孤單, 一群人控糖很簡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