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本戰敗後,這塊黃色區域本來是中國佔領區,面積相當於半個臺灣

導語:在日本列島的南端, 有一座面積18000平方公里的島嶼, 它的名字叫四國島, 它的面積是中國省的一半, 人口總數500多萬, 是一座風景秀麗的日本島嶼,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投降後, 四國島按照盟軍共同佔領日本的原則, 本是是劃給中國的佔領區, 但是被當時的國民政府給婉言拒絕了。

1942年, 美國跟日本在中途島海域爆發了中途島海戰, 戰爭的結果是日本慘敗, 徹底改變了太平洋戰爭的格局,

美國開始由守反攻, 日本開始由進攻轉變為被動的防禦, 從此之後, 日本的敗局早已註定, 只是還剩下最後一口氣在負隅頑抗, 而美國人是越打勇, 也看就要逼近日本的本土。

在歐洲戰場盟軍取得諾曼地登陸的勝利之後, 盟軍從東、西、南三面開始像德國進發,

1945年5月間德國投降, 根據戰前同盟國制定的方案, 德國被美、蘇、英、法分區佔領, 首都柏林作為共同管理去, 同樣日本戰敗後, 同盟國也制定炮製了分區佔領日本的計畫, 佔領日本的四個國家分別是美、中、蘇、英四國, 1945年10月間美國政府致電國民政府, 要求國民政府派遣一直5萬人的軍隊將四國島作為中國的佔領區, 並且點名了要在緬甸戰場打過日本人的孫立人, 但是最後由於各種原因, 這一計畫並沒能實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