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最牛父親,毛主席讚揚有加,九子個個棟樑之才,有一子是第一院士

老話說虎父無犬子, 梁啟超是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 是戊戌變法的領軍人之一, 他幼年時從師學習, 八歲學為文, 九歲能綴千言, 17歲中舉。 後從師于康有為, 成為資產階級改良派的宣傳家。 維新變法前, 與康有為一起聯合各省舉人發動“公車上書”運動, 此後先後領導北京和上海的強學會。 偉大領袖毛主席都曾說他是當時最有號召力的政論家。

梁啟超17歲。 他參加了這一年的廣東鄉試, 秋闈折桂, 榜列八名, 成了舉人。 主考官李端棻, 愛其年少才高, 將堂妹李惠仙許配與他。 惠仙比梁啟超長4歲。 兩年後, 二人完婚。 次年夏天, 梁啟超偕夫人李氏南歸故里。 李惠仙因不治之症溘然而逝, 梁啟超的第二夫人是王桂荃, 在家中, 子女們都叫李蕙仙叫做媽, 叫王桂荃叫做娘, 兩個女人並沒有爭風吃醋, 相反的, 王桂荃大多數都願意輔佐李蕙仙,

共同幫助梁啟超處理政務, 後來李蕙仙還成為了中國第一位女校長。

龍生九子, 各有不同。 梁啟超的子女在個個行業上大放異彩, 但都是最閃亮的。 長女梁思順, 她自幼受到父親的薰陶和教育, 愛好詩詞和音樂。 梁啟超在世的時候, 思順長期擔任父親的助手,

並盡心照顧自己的弟弟妹妹, 深受梁啟超的喜愛。 在梁啟超流亡日本期間, 她曾擔任梁啟超的日語翻譯。 她是外交官周希哲夫人, 中央文史館館員。

長子梁思成, 生於日本東京, 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 是建築歷史學家、建築教育家和建築師。

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 參與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等作品的設計。 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便是大美女林徽因。

次子梁思永, 他是考古學家, 近代田野考古學的奠基人之一,

中國近代考古學和近代考 古教育開拓者之一, 我國第一個受過西洋的近代考古學正式 訓練的學者。 他通過一生的田野 實踐和辛勤勞動, 為中國近代考古學的發展壯大及考古人才 的培養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 他還為新 中國考古事業的建立和考古學學科規劃付出了艱辛的努力, 這在中國考古學史上是功不可沒的。 梁思永的許多學術活動, 贏得了國內外考古學界的大力讚譽。 1948年當選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 1950年8月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

三子梁思忠,他在日本出生,早年在清華大學畢業後赴美國留學,先後在維吉尼亞軍事學院和西點軍校學習。20世紀30年代初梁思忠畢業回國,加入國民革命軍。入伍後,由於留學資歷和傑出才幹,梁思忠很快升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炮兵上校。在1932年的一·二八淞滬抗戰中,駐防上海的十九路軍浴血奮戰,梁思忠表現相當出色。可惜此後不久,身處前線的梁思忠卻在戰鬥中不慎喝了路邊的髒水,結果患上腹膜炎並貽誤治療時機而不幸去世,年僅25歲。

次女梁思莊,早年梁思莊隨大姐梁思順與即將在加拿大任總領事的姐夫周希哲一起前往加拿大讀書。後分別獲麥吉爾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學學士學位。1933年,與丈夫吳魯強結婚。1936年,到北京在燕京大學圖書館工作。建國後,任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1980年,梁思莊當選中國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後又任名譽理事。曾任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精通英、法、德、俄等多門語言。

四子梁思達,梁思達從南開大學經濟系畢業,隨即考上該校的碩士研究生,並于1937年取得碩士學位。他長期從事經濟學研究,抗戰期間曾在重慶中國銀行總管理處和中國銀行長沙支行任職,是著名的經濟學家。

三女梁思懿,1933年考入燕京大學醫學預備班,準備三年後進入協和醫學院學醫。後來,為了參加革命,她轉入燕京大學歷史系,並自1935年下半年開始投身於學生運動。她思想活躍,積極進步,是“一二·九”運動中的學生骨幹,是燕大學生領袖,為“燕京三傑”之一。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

四女梁思甯,早年曾就讀于南開大學。1937年日軍轟炸南開,她被迫失學。1940年,在三姐梁思懿的影響下,梁思寧參加革命,主要從事宣傳工作,高層對她讚揚有加,稱之為得力的特種兵。

五子梁思禮,1945年獲美國普渡大學學士學位;1947年獲辛辛那提大學碩士學位;1949年獲辛辛那提大學博士學位;1950年任郵電部電信技術研究所技術員;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領導和參加多種導彈、運載火箭控制系統的研製、試驗。為向太平洋成功發射遠端導彈試驗作出重要貢獻。

看梁家父子兵,才知道什麼是虎父無犬子啊。

三子梁思忠,他在日本出生,早年在清華大學畢業後赴美國留學,先後在維吉尼亞軍事學院和西點軍校學習。20世紀30年代初梁思忠畢業回國,加入國民革命軍。入伍後,由於留學資歷和傑出才幹,梁思忠很快升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炮兵上校。在1932年的一·二八淞滬抗戰中,駐防上海的十九路軍浴血奮戰,梁思忠表現相當出色。可惜此後不久,身處前線的梁思忠卻在戰鬥中不慎喝了路邊的髒水,結果患上腹膜炎並貽誤治療時機而不幸去世,年僅25歲。

次女梁思莊,早年梁思莊隨大姐梁思順與即將在加拿大任總領事的姐夫周希哲一起前往加拿大讀書。後分別獲麥吉爾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學學士學位。1933年,與丈夫吳魯強結婚。1936年,到北京在燕京大學圖書館工作。建國後,任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1980年,梁思莊當選中國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後又任名譽理事。曾任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精通英、法、德、俄等多門語言。

四子梁思達,梁思達從南開大學經濟系畢業,隨即考上該校的碩士研究生,並于1937年取得碩士學位。他長期從事經濟學研究,抗戰期間曾在重慶中國銀行總管理處和中國銀行長沙支行任職,是著名的經濟學家。

三女梁思懿,1933年考入燕京大學醫學預備班,準備三年後進入協和醫學院學醫。後來,為了參加革命,她轉入燕京大學歷史系,並自1935年下半年開始投身於學生運動。她思想活躍,積極進步,是“一二·九”運動中的學生骨幹,是燕大學生領袖,為“燕京三傑”之一。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

四女梁思甯,早年曾就讀于南開大學。1937年日軍轟炸南開,她被迫失學。1940年,在三姐梁思懿的影響下,梁思寧參加革命,主要從事宣傳工作,高層對她讚揚有加,稱之為得力的特種兵。

五子梁思禮,1945年獲美國普渡大學學士學位;1947年獲辛辛那提大學碩士學位;1949年獲辛辛那提大學博士學位;1950年任郵電部電信技術研究所技術員;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領導和參加多種導彈、運載火箭控制系統的研製、試驗。為向太平洋成功發射遠端導彈試驗作出重要貢獻。

看梁家父子兵,才知道什麼是虎父無犬子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