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從事業型變身全職媽媽,從歷經痛苦到滿血復活,她是怎麼做到的?

歡迎來到媽咪OK

水青風新 媽咪OK

OK媽說:

有說全職媽媽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 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知道這句話並非危言聳聽。

我也曾在產後做過一段時間的全職媽媽, 24小時圍繞孩子的生活真的讓我抑鬱了。

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內心, 在自我和家庭之間作出平衡, 全職媽媽只會讓人身心俱疲。

但是, 生活總是逼迫我們做出很多意料之外的選擇。 一不小心, 你也許就從職場的風雲人物變成了絕望主婦,

不過, 重要的是我們能起死回生, 滿血復活。

寫在前面的話:我是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媽媽, 沒有任何專業育兒的背景, 沒有醫學背景, 沒有心理學背景……總而言之, 在沒有生小孩之前, 我就是一個有點想丁克的上班族, 那時“孩子”這個詞, 從未在我的字典裡停留過;結婚6年後, 孩子的意外到來, 卻使我和“孩子”這個詞, 產生了無法割捨的聯繫, 我也從一枚班媽,

變成了現在的全職媽媽。 後來成了OK媽的粉, 看到邀稿的文章後, 這一段育兒路上的點點滴滴不停地在腦海中重播, 可是寫什麼主題好呢?睡眠、輔食、護理、心理等我都是自學而非專業, 最後思來想去, 就和大家分享下, 我這名普通媽媽, 從班媽到全職媽媽的轉變過程中的感受, 相信有些媽媽也曾為此糾結過, 也許有些媽媽正在糾結, 還有些准媽媽也許以後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希望能相互交流, 共同成長。

2015年六一兒童節前, 距離預產期還有兩天, 清晨上洗手間, 那鮮紅的一抹紅, 讓我意識到孩子即將出世了。 由於B超顯示胎兒已達到巨大兒的標準, 我的意志在動搖, 最終剖腹產生下了我的兒子。 第二天, 月嫂從外地趕來,

我的月子就是月嫂陪伴渡過的。

出了月子後, 還處於產假中的我, 獨自承擔起帶寶寶的責任。 在寶寶2個月大的時候, 寶寶的外公外婆來了, 可是因為觀念不一樣, 矛盾也在升級。

心理歷程1

“不管老人帶寶寶有多少不足, 但萬千的中國家庭不都是這樣的模式走過來的嗎?”我這樣安慰自己

因為我母乳, 外公有時覺得不方便, 待得特別不自在;因為每天給寶寶洗澡的事情, 外公每天都要說我, 覺得我在折騰孩子;因為帶寶寶去游泳, 外公更加不能接受, 話裡話外帶剌地指責我;因為每天要給寶寶煮奶瓶消毒, 被外公說我事多, 窮講究……每天我既要集中精力帶寶寶, 還要不停地給外公外婆解釋為什麼要這樣那樣的做, 可是一切都是徒勞的, 他們根本不能理解也不想去理解, 最終在不歡而散的氣氛下, 在寶寶百天時, 他們回家了。

緊接著寶寶的爺爺奶奶來了, 因為不在一個城市, 之前我和爺爺奶奶相處時間並不長, 但想著他們才帶了小侄女, 觀念應該會進步很多。 但是在寶寶睡眠和作息規律上,

我們一直無法達成共識, 爺爺奶奶一直要按照大人的作息來安排孩子, 早上帶著3個多月的小寶寶去外面轉, 中午他們休息時, 才讓寶寶睡覺, 可那時寶寶已經很疲勞了, 就不停地哭鬧覺, 他們就一直抱著哄, 可在他們來之前, 寶寶從來都是自己睡, 我從未抱睡過。

我和他們不停地解釋這麼小的寶寶每天要睡三覺的, 不然會勞累過度更難入睡, 而且抱睡是一個不好的習慣, 但他們卻說:是寶寶自己不睡, 並且長大上學了就是要這樣的作息, 現在不鍛煉怎麼行?我實在不想再把精力花在和他們的口舌上, 於是我又接手了獨自帶寶寶, 直到產假結束。

在此期間, 我不斷地學習育兒知識, 身怕自己哪方面想不到, 照顧不好,讓寶寶受罪,畢竟我是初為人母,畢竟我沒有現成的經驗效仿,白天帶寶寶,晚上就看書充電,總結這一天的得失,對於有疑問的地方,找各種資源學習。

眼看產假快結束了,我必須要為上班做準備,那時,我從未有過做全職媽媽的想法。身邊的同事、同學、朋友,在家全職的很少,不管老人帶寶寶有多少不足,但萬千的中國家庭不都是這樣的模式走過來的嗎?那時,我也是這樣想的,於是寶寶的外婆再次被我請到身邊幫忙帶寶寶,在距離我上班還有兩天的時候,外婆獨自來了。

心理歷程2

一句“你小時候沒講究這麼多,不也長這麼大了”,讓我無言以對

因為彼此在不同的城市,我和父母以及公婆,一年也就見一到兩次面,但由於寶寶的出生,讓我們增加了同在一個屋簷下相處的時間和機會,有時候是好事,但有時候未必是好事,很顯然,我就是處於後者的情況。

我父母及公婆在育兒問題上的守舊,以及我的“我的孩子我要負責”的執念,使得我們在育兒問題上的衝突矛盾不斷,我既做不到對他們不好的做法不聞不問,也做不到當寶寶因為睡眠不夠不停哭鬧時不管不顧。幾乎每天晚上的家庭會議都在討論寶寶的事宜,但基本無效,他們依然我行我素,並且永遠一句“你們小時候沒講究這麼多,不也長這麼大了”走天下。

每當他們亮出這句話時,我就無言以對,不是我不知道如何說服,只是我覺得也沒有意義了,做為晚輩,我不希望和他們針鋒相對,作為家庭,我不希望爭吵不斷。但根本的問題依然存在著,那時的我,只是每天說服自己不要要求那麼多,有時甚至也用這句話來安慰自己,心裡想“自己不也這樣長大了嘛”,但真是很不喜歡那時的自己。

心理歷程3

原生家庭的痛,不想再讓寶寶經歷

原生家庭對我的影響,讓我擔心。我父親從小就對我管教甚嚴,同時他那種極度權威和極端激將法,我不得不承認,在我內心留下了消極的影響,一直到現在。

不過我從不怨恨,因為我瞭解我父親,我知道他的脾性如此,但是我真的不能認同他的方式和做法,並且直到現在,他依然認為他是永遠正確的,他依然把我按自己想法做的事,視為對他權威的挑戰。

在寶寶7個月的時候,我父親放心不下我母親一個人照顧寶寶,還是來到我們身邊幫忙,說是幫忙,其實他不會做家務,不會做飯,不會照顧寶寶,也許他人來了,就是對他和我母親的一種精神安慰吧。但隨著寶寶逐漸長大,他已不是之前2個月時乖乖躺在懷裡吃奶的小寶寶了,他會翻身,他會抓東西,吃奶時他會在懷裡動來動去。

在我父親來的第一天,他充滿期待地認為他唯一可以幫上忙的,就是給寶寶餵奶,然而,寶寶給了外公一個下馬威,他很不安分地吃奶,以至於外公覺得寶寶脫離了他的控制,自此以後,外公再也沒有給寶寶喂過奶,再也沒有承擔照顧寶寶的任何一件事情。

而我也很擔心,在白天外公和寶寶相處的日子裡,外公的種種方式和行為,對於處於快速成長、模仿的寶寶,會不會產生不好的影響?我不希望我的寶寶再在那樣的環境下長大,這個擔心就這樣一直種在我的心裡。

心理歷程4

工作、生活、孩子、父母,每個方面都想做好,可結果是每個都在應付

很快產假結束,一大堆工作就接踵而至,在我偶爾加班並把精力放在工作上時,照顧寶寶的時間少了,有時候回家寶寶早就睡了,我只能在夜裡靜靜地躺在他旁邊看他的背影。

在此期間我明顯感覺到我父母的異常,果然,他們很快對我說,他們想回去了,想讓爺爺奶奶來帶寶寶。我當時就拒絕了,因為我更不放心寶寶的爺爺奶奶照顧寶寶,但我知道,他們已經有想法了。

與此同時,我的工作狀態變得很糟,無論什麼事情,都只想著儘快應付交差了事,一下班就趕快回家接手寶寶,晚上都一直自己帶寶寶,週末也自己帶。每天上班前,告訴父母寶寶一天的衣服、飲食等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由於和父母關於育兒、生活等觀念和習慣的不同,大家的相處變得小心翼翼,誰都在盡力維護著這表面的和平。然而就在一次晚餐時,暴雨終於來了。我告訴我母親,給寶寶吃水果可以試著切成小片,讓他咬咬。就這麼一句簡單的話,我父親就被莫名其妙的發火了,說要麼我自己來帶,母親也劈頭蓋臉頭蓋臉罵了我一頓。

我一時不知所措,強忍著沒有讓眼淚流下來,一言不發地艱難地咽著每一口飯。那時的我真的很累,工作、生活、孩子、父母,每個方面都想做好,可是結果是每個都在應付。不知道經過多少個晚上,獨自躺在床上思考,想著未來的路究竟該何去何從,看著身邊的寶寶,我終於做出了決定,這兩年全身心地照顧寶寶。

心理歷程5

決定

思熟慮,是非常必要的。做出這個決定後,我就向老公表明了心意,得到他的支援是最重要的,我是幸運的,在和我一起經歷這一切後,我老公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我們列了一個問題表,把全職後可能遇到的各類問題,包括經濟、生活、心理等各種問題羅列起來,再一起來評估是否能解決或克服這些問題,在幾次討論後,我們對於可能遇到的問題做好了心理準備,同時對於可能出現沒有預知的問題,也有了思想準備。

感悟一、陪伴孩子成長是人生美妙的體驗。

身邊的很多朋友,聽說我全職後,都表現驚訝,因為在他們眼中,我是事業型的,怎麼會成為了全職媽媽?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在沒有小孩以前,我也從未想過我會選擇全職媽媽,可是當有了孩子後,一切的一切就改變了,與生俱來的母性、保護欲、責任感等,促 使我在能力範圍內,竭盡全力給予寶寶,於是我這樣做了。

已經全職3個月的我,見證了寶寶學會走路、學習說話、一顆顆小牙的萌出、與大人開始互動交流等過程,我真正感受到生命如此神奇、人生如此美妙。

感悟二、不失本我,才能培養出獨立品質的寶寶。

作為父母,我們養育孩子的目標或目的是什麼?讓他出人頭地?讓他養老?讓他孝順?讓他完成你未完成的心願?我個人認為,我們首先要讓他成為一個人,擁有獨立的思想、獨立的行為、獨立的判斷、獨立的人格,這樣他才有資格去過他的人生,而不是過你給他的人生。

有句話:不會愛自己的人也不會愛別人。身為人母,在天天陪伴照顧寶寶的時候,務必不要迷失自我,有計劃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包括學習、運動、旅行、美容等等,通過這樣的言傳身教,寶寶更可能培養出獨立的品質。而且當你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時,你會發現寶寶和你都是積極的、正能量的、陽光的。

感悟三、不斷充電學習,才能隨時準備再入職場。

首先,全職媽媽必須要瞭解基本的育兒知識,這是非常必要的,這會在你遇到情況時能從容應對,也會使你和寶寶幸福指數提升。(但在此我也想要提醒,現在資訊資源分享很多,各種育兒理論知識都有,今天說這樣好,也許明天就會在某處看到說這樣不好,我們該如何接受和處理這些資訊,也是必修課之一。)

其次,全職媽媽自己也要不斷充電,不能與社會脫節,及時瞭解社會資訊,行業動態,全球環境等,豐富自己的內在,而不是成為只會家長里短的黃臉婆。

感悟四、吃飯逛街寫日記,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在現實中,成為全職媽媽,要面對社會的壓力、家庭其他成員的壓力(比如我父母至今不能接受我成為全職媽媽),經濟的壓力、照顧寶寶的壓力等。當我覺得自己壓力大時,我會找老公、找朋友聊聊天,會請老公幫忙照顧一下寶寶,自己去逛逛街,吃吃美食。當然有時老公可能依靠不住,我還會自己寫寫日記,記錄每天寶寶的進步與變化,記錄自己的心境,有時候,有些話,不能對別人講時,寫在日記裡,也會讓你排解。

最後,與大家共勉:寶寶的到來,如同一面鏡子,給我們重新審視自己,重新構建自己的機會;如果抓住這個機會,並且使自己成為了更好地自己,那你是幸運的。而我希望成為這個幸運兒。

照顧不好,讓寶寶受罪,畢竟我是初為人母,畢竟我沒有現成的經驗效仿,白天帶寶寶,晚上就看書充電,總結這一天的得失,對於有疑問的地方,找各種資源學習。

眼看產假快結束了,我必須要為上班做準備,那時,我從未有過做全職媽媽的想法。身邊的同事、同學、朋友,在家全職的很少,不管老人帶寶寶有多少不足,但萬千的中國家庭不都是這樣的模式走過來的嗎?那時,我也是這樣想的,於是寶寶的外婆再次被我請到身邊幫忙帶寶寶,在距離我上班還有兩天的時候,外婆獨自來了。

心理歷程2

一句“你小時候沒講究這麼多,不也長這麼大了”,讓我無言以對

因為彼此在不同的城市,我和父母以及公婆,一年也就見一到兩次面,但由於寶寶的出生,讓我們增加了同在一個屋簷下相處的時間和機會,有時候是好事,但有時候未必是好事,很顯然,我就是處於後者的情況。

我父母及公婆在育兒問題上的守舊,以及我的“我的孩子我要負責”的執念,使得我們在育兒問題上的衝突矛盾不斷,我既做不到對他們不好的做法不聞不問,也做不到當寶寶因為睡眠不夠不停哭鬧時不管不顧。幾乎每天晚上的家庭會議都在討論寶寶的事宜,但基本無效,他們依然我行我素,並且永遠一句“你們小時候沒講究這麼多,不也長這麼大了”走天下。

每當他們亮出這句話時,我就無言以對,不是我不知道如何說服,只是我覺得也沒有意義了,做為晚輩,我不希望和他們針鋒相對,作為家庭,我不希望爭吵不斷。但根本的問題依然存在著,那時的我,只是每天說服自己不要要求那麼多,有時甚至也用這句話來安慰自己,心裡想“自己不也這樣長大了嘛”,但真是很不喜歡那時的自己。

心理歷程3

原生家庭的痛,不想再讓寶寶經歷

原生家庭對我的影響,讓我擔心。我父親從小就對我管教甚嚴,同時他那種極度權威和極端激將法,我不得不承認,在我內心留下了消極的影響,一直到現在。

不過我從不怨恨,因為我瞭解我父親,我知道他的脾性如此,但是我真的不能認同他的方式和做法,並且直到現在,他依然認為他是永遠正確的,他依然把我按自己想法做的事,視為對他權威的挑戰。

在寶寶7個月的時候,我父親放心不下我母親一個人照顧寶寶,還是來到我們身邊幫忙,說是幫忙,其實他不會做家務,不會做飯,不會照顧寶寶,也許他人來了,就是對他和我母親的一種精神安慰吧。但隨著寶寶逐漸長大,他已不是之前2個月時乖乖躺在懷裡吃奶的小寶寶了,他會翻身,他會抓東西,吃奶時他會在懷裡動來動去。

在我父親來的第一天,他充滿期待地認為他唯一可以幫上忙的,就是給寶寶餵奶,然而,寶寶給了外公一個下馬威,他很不安分地吃奶,以至於外公覺得寶寶脫離了他的控制,自此以後,外公再也沒有給寶寶喂過奶,再也沒有承擔照顧寶寶的任何一件事情。

而我也很擔心,在白天外公和寶寶相處的日子裡,外公的種種方式和行為,對於處於快速成長、模仿的寶寶,會不會產生不好的影響?我不希望我的寶寶再在那樣的環境下長大,這個擔心就這樣一直種在我的心裡。

心理歷程4

工作、生活、孩子、父母,每個方面都想做好,可結果是每個都在應付

很快產假結束,一大堆工作就接踵而至,在我偶爾加班並把精力放在工作上時,照顧寶寶的時間少了,有時候回家寶寶早就睡了,我只能在夜裡靜靜地躺在他旁邊看他的背影。

在此期間我明顯感覺到我父母的異常,果然,他們很快對我說,他們想回去了,想讓爺爺奶奶來帶寶寶。我當時就拒絕了,因為我更不放心寶寶的爺爺奶奶照顧寶寶,但我知道,他們已經有想法了。

與此同時,我的工作狀態變得很糟,無論什麼事情,都只想著儘快應付交差了事,一下班就趕快回家接手寶寶,晚上都一直自己帶寶寶,週末也自己帶。每天上班前,告訴父母寶寶一天的衣服、飲食等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由於和父母關於育兒、生活等觀念和習慣的不同,大家的相處變得小心翼翼,誰都在盡力維護著這表面的和平。然而就在一次晚餐時,暴雨終於來了。我告訴我母親,給寶寶吃水果可以試著切成小片,讓他咬咬。就這麼一句簡單的話,我父親就被莫名其妙的發火了,說要麼我自己來帶,母親也劈頭蓋臉頭蓋臉罵了我一頓。

我一時不知所措,強忍著沒有讓眼淚流下來,一言不發地艱難地咽著每一口飯。那時的我真的很累,工作、生活、孩子、父母,每個方面都想做好,可是結果是每個都在應付。不知道經過多少個晚上,獨自躺在床上思考,想著未來的路究竟該何去何從,看著身邊的寶寶,我終於做出了決定,這兩年全身心地照顧寶寶。

心理歷程5

決定

思熟慮,是非常必要的。做出這個決定後,我就向老公表明了心意,得到他的支援是最重要的,我是幸運的,在和我一起經歷這一切後,我老公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我們列了一個問題表,把全職後可能遇到的各類問題,包括經濟、生活、心理等各種問題羅列起來,再一起來評估是否能解決或克服這些問題,在幾次討論後,我們對於可能遇到的問題做好了心理準備,同時對於可能出現沒有預知的問題,也有了思想準備。

感悟一、陪伴孩子成長是人生美妙的體驗。

身邊的很多朋友,聽說我全職後,都表現驚訝,因為在他們眼中,我是事業型的,怎麼會成為了全職媽媽?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在沒有小孩以前,我也從未想過我會選擇全職媽媽,可是當有了孩子後,一切的一切就改變了,與生俱來的母性、保護欲、責任感等,促 使我在能力範圍內,竭盡全力給予寶寶,於是我這樣做了。

已經全職3個月的我,見證了寶寶學會走路、學習說話、一顆顆小牙的萌出、與大人開始互動交流等過程,我真正感受到生命如此神奇、人生如此美妙。

感悟二、不失本我,才能培養出獨立品質的寶寶。

作為父母,我們養育孩子的目標或目的是什麼?讓他出人頭地?讓他養老?讓他孝順?讓他完成你未完成的心願?我個人認為,我們首先要讓他成為一個人,擁有獨立的思想、獨立的行為、獨立的判斷、獨立的人格,這樣他才有資格去過他的人生,而不是過你給他的人生。

有句話:不會愛自己的人也不會愛別人。身為人母,在天天陪伴照顧寶寶的時候,務必不要迷失自我,有計劃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包括學習、運動、旅行、美容等等,通過這樣的言傳身教,寶寶更可能培養出獨立的品質。而且當你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時,你會發現寶寶和你都是積極的、正能量的、陽光的。

感悟三、不斷充電學習,才能隨時準備再入職場。

首先,全職媽媽必須要瞭解基本的育兒知識,這是非常必要的,這會在你遇到情況時能從容應對,也會使你和寶寶幸福指數提升。(但在此我也想要提醒,現在資訊資源分享很多,各種育兒理論知識都有,今天說這樣好,也許明天就會在某處看到說這樣不好,我們該如何接受和處理這些資訊,也是必修課之一。)

其次,全職媽媽自己也要不斷充電,不能與社會脫節,及時瞭解社會資訊,行業動態,全球環境等,豐富自己的內在,而不是成為只會家長里短的黃臉婆。

感悟四、吃飯逛街寫日記,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在現實中,成為全職媽媽,要面對社會的壓力、家庭其他成員的壓力(比如我父母至今不能接受我成為全職媽媽),經濟的壓力、照顧寶寶的壓力等。當我覺得自己壓力大時,我會找老公、找朋友聊聊天,會請老公幫忙照顧一下寶寶,自己去逛逛街,吃吃美食。當然有時老公可能依靠不住,我還會自己寫寫日記,記錄每天寶寶的進步與變化,記錄自己的心境,有時候,有些話,不能對別人講時,寫在日記裡,也會讓你排解。

最後,與大家共勉:寶寶的到來,如同一面鏡子,給我們重新審視自己,重新構建自己的機會;如果抓住這個機會,並且使自己成為了更好地自己,那你是幸運的。而我希望成為這個幸運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