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創新」把每一粒大米“吃幹榨淨”

從益海嘉裡公司獲悉, 該公司旗下益海(佳木斯)糧油工業有限公司日前被國家正式批准為國家級“水稻加工迴圈經濟標準化試點”單位。 益海嘉裡佳木斯糧油成為水稻加工行業首個上榜企業。

益海嘉裡佳木斯糧油2006年落成, 是益海嘉裡在國內建立的第一家稻米加工企業, 項目總投資近4億元, 占地面積31萬平方米。 落戶佳木斯以來, 依靠豐益全球研發中心強有力的研發支持, 益海嘉裡佳木斯糧油持續加強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 充分挖掘廢副產品潛在價值, 延長產業鏈, 將每一粒大米“吃幹榨淨”。

傳統粗放型水稻加工是以制取大米為主要加工目標, 不僅米糠等副產品沒有得到利用, 稻殼隨意抛灑所形成的環境污染一直是難以解決的環境問題。 從進入水稻加工領域起, 益海嘉裡就著手研發水稻綜合利用的新模式, 並及時把研發成果轉化到所有工廠專案的規劃和建設中, 十年來在這方面的累計投入已達到數十億元, 逐步構建了“精深加工、變廢為寶”的全新產業模式。

據介紹, 這種新產業模式主要包含三項成果:一是大米美味與安全技術的研究和優化, 通過訂單基地保證了水稻品種的純正和金龍魚大米的品質;二是憑藉米糠保鮮技術, 既提升金龍魚稻米油得率和品質, 又能從米糠油副產品和米糠粕中提取脂肪酸、米糠蠟、米糠脂、穀維素、阿魏酸等多種高附加值產品,

這些衍生產品被廣泛應用於食品專用油脂、油脂化工、化妝品等行業;三是稻殼燃燒發電, 稻殼灰制取活性炭和白炭黑, 這也是具有技術難度和科技含量的一項成果。 目前, 益海嘉裡生產的稻殼白炭黑, 已經實現與輪胎生產巨頭的跨行業合作, 正在全球範圍推廣應用。

這個模式使水稻的經濟價值得以充分開發利用, 如果能在全國加以複製推廣, 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將十分顯著。 以全國年產兩億噸水稻作理論測算, 產生的4000萬噸稻殼如果全部燃燒發電, 可替代2600多萬噸標煤, 並減少約30多萬噸二氧化硫的排放;如果副產品米糠全部用來榨油, 相當於約1300萬噸大豆的出油,

這等同於為國家節約了1.1億畝大豆的種植耕地。

作為此次評選的首個國家級“水稻加工迴圈經濟標準化試點”企業, 在為期三年的試點過程中, 益海嘉裡佳木斯糧油將進一步推進水稻迴圈經濟產業鏈, 實現主產金龍魚大米的優質、安全、美味和副產品米糠、稻殼等資源的高效轉化、迴圈利用、增值幅度, 促進我國水稻加工產業沿著水稻迴圈經濟產業鏈的模式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可持續發展, 形成一個標準化、可複製、可推廣的迴圈經濟標準化體系, 推動我國糧食加工業的轉型升級。

武漢國家糧食交易中心

—客戶的需求我們的目標—

▶網站 | http://www.hbgrain.com

長按下方二維碼可以直接識別關注我們!

點贊是對我們最好的鼓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