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吳祖光百年、新鳳霞九十華誕 女兒吳霜憶父母

吳霜與父母及大哥吳鋼(左)、二哥吳歡(右)

吳霜與父母

吳祖光、新鳳霞先生

吳霜懷抱兒子與父母及兩位兄長在一起

我的媽媽是那種人, 做一切事情都只為了一個目的, 為了這個目的可以放棄許許多多必須拋棄的東西, 哪怕這些東西是非常寶貴非常不舍的,

而我說的那個目的就是她要成為一個頂尖藝術家的理想。

而我爸爸是那種人, 他很平和很謙讓, 並不抓尖搶上, 他可以容讓許多事情, 但這卻沒有影響他是一個大師級的作家, 這主要來源於他的頭腦, 他的睿智的頭腦和豁達的本性。

或許從文化檔次上說, 我爸爸是高於我媽媽的。 這一點我媽媽心裡最清楚, 她自認為永遠都比不上自己的丈夫, 所以她對爸爸是敬佩的、崇拜的, 也是追隨的。

但我爸爸不那樣想, 他從心裡欣賞我的媽媽, 佩服我的媽媽。 他認為我的媽媽是一個最美麗的女子, 不單外表還有內裡, 她是天下第一。

多少年裡, 有不少和我父母熟悉的人們在心裡未必覺得我爸爸和媽媽的婚姻是那麼的適合。

並且他們可能從一開始就會覺得這段婚姻有可能會半途而終, 就像許多同類的婚姻那樣。 在我爸爸和媽媽來說, 恐怕他們兩人之間最不夠般配的地方就是文化背景。 我爸爸家裡是幾代書香, 而我媽媽的父母則是城市貧民。

但是幾十年過去了, 許多人認為可能會發生的事情沒有發生, 兩個南轅北轍的人殊途同歸, 在人們的一路祝福或疑惑聲中穩步前行, 最終走向生命終點, 在天堂匯合, 實現永恆。

其實人們的懷疑是有足夠原因的。

一般說, 像我媽媽這種站在舞臺當中的“紅角兒”, 會有兩個極端的特質。 一方面, 她是獨撐一方的人尖子, 整個劇團甚至整個劇種沒有了她就會垮掉, 但是同時, 她缺乏文化素質, 是個“白丁”。

因為她出自寒門, 整個家庭背景就缺乏文化素養, 從小學藝登臺但沒有讀書上學, 所以她說自己是個“瘸腿兒”, 其中甘苦, 媽媽自己心裡最清楚。 像這樣的媽媽, 以她自己最風頭最輝煌的頂端時期嫁給了大作家的爸爸, 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有缺憾的婚姻, 是否長久不得而知。

這就是父母二人的功力了。 我媽媽當初主動的要求嫁給我爸爸, 這是個許多人都知道的故事。 我媽媽的初衷就是出自於“想嫁個文化人”。 我媽媽的妹妹、我的二姨告訴過我, “你媽媽年輕時候就總跟我們說, 她不會嫁給演員, 她要嫁個導演或者作家。 ”果然如她所說, 她嫁給了作家也嫁給了導演, 那就是我爸爸。

要知道那個時候的我媽媽年僅二十幾歲, 想想如今想想當下,有哪個二十幾歲的女子會有如此清醒的頭腦和認知?嫁人嫁人,非富即貴,嫁個有錢的嫁個有勢的,人之常情。但是嫁個有文化的,則極其少見。所以我說我媽媽是個絕頂聰慧的人,她要嫁一個有文化的人,根本的目的就應該是一個了:用丈夫的文化彌補自己的缺乏文化,進而包裝自己的舞臺藝術,從而由一個天才的藝人演變成一個名載史冊的藝術家!一個二十出頭歲的女子,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初期,出身貧寒,沒有讀過多少書,民間戲曲舞臺上初顯風頭的小小角色,能有如此長遠的視角,如此的認知,如此的眼光。我的媽媽,簡直空前絕後!

而我的爸爸,並不是那種沒有見過漂亮女人的男人,他可不是個書呆子。上世紀四十年代,二十幾歲的爸爸就已經名滿全國了,他是才子、神童的代名詞。因為他十九歲就寫了抗日題材的話劇“鳳凰城”,連演幾百場不衰。他二十四歲時寫的更加奠定他大師之名的話劇“風雪夜歸人”永遠都是中國近代十大名劇之一。年輕成大名,使他的身後永遠都會有一群一群的漂亮女人追隨。他和我媽媽的相遇,當然是一種偶然,而除了這種偶然,還有一個必然的因素,那就是時代,時代促成了這種機緣。

沒有新中國新政府的成立,我想我爸爸和我媽媽幾乎沒有相遇相知的可能,因為我爸爸不會從香港回到北京參加新中國的開國大典,而一般說他也不會經常光顧當時魚龍混雜的下等地帶天橋去看評劇。而那階段,正是我媽媽的成名劇“劉巧兒”在天橋等地上演,演的如火如荼。

介紹我爸爸和我媽媽認識的人是眾所周知的老舍先生。他是個典型老北京,也是為了新中國的成立從海外回到故鄉,他最喜歡逛的是京味風俗濃重的地方,那種地方首當其衝就是天橋,老舍先是在天橋發現了我媽媽,而後他向同是作家的我爸爸介紹了這件事,後來我爸爸也和一干朋友興致勃勃的去了天橋看戲。當時就對戲臺上的我媽媽產生深刻的印象,以至於他要為一本雜誌寫一下那個紅遍京城舞臺的評劇女演員新鳳霞,對我媽媽進行了平生第一次的採訪。

我爸爸一定是發現我媽媽和他過去認識的那類漂亮女人不同。那些女人一般都有些文化,都識字,都有些小資,小資的意思就是性格獨立,就是比較自主,就是喜歡時尚,說些前衛語言,有時會跟男人叫叫板。而我媽媽不是那樣的女人,我媽媽在臺上是一個獨當一面的充滿藝術特質的天才,不過到了台下她卻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中國女人,她崇拜文化,崇拜有文化的男人,她自甘示弱,自愧不如,她對我爸爸是絕對的仰視。在我爸爸眼裡,這就是我媽媽最動人的地方,她是那麼大的演員,當時的北京城裡可能再沒有一個演員的風頭和名氣可以望其項背。但是在我爸爸面前,她的那種出自全身心的尊重與信任卻是前所未有。她請我爸爸給她的戲提意見的要求絕不是說說而已的表面文章,她對要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家的渴望是最真實最迫切的。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幾個月以後,那是一九五一年,我爸爸和我媽媽結婚了。再後來的事情大家也知道,在我爸爸的幫助下,我媽媽真的從一個民間藝人成長為了一個至今無人可以超越的藝術大家。將近五十年的婚姻,這期間,他們的生活中有歡樂也有艱辛,有成功也有失意,有順利也有過災難。但是他們情感篤定,攜手前行,直到生命的盡頭。許多人預料他們的分手從來也沒有發生過,甚至從來都沒有被懷疑過。一是由於他們之間的從一開始就建立起來的崇拜和信任,基礎極其牢靠,二是因為我媽媽的典型性,正是因為她的那種來自泥土來自民間的樸實和忠貞意識,讓她在我爸爸五七年被打成大右派時無論如何也不願意離婚,成就了我們家庭的圓滿,讓我們幾個孩子從沒有失去過爸爸。也正因為如此,我的媽媽在她的大藝術家的同時,還有一個眾所周知的名聲:一個堅貞不屈的妻子。

我的媽媽甚至因為在各個歷史時期堅定不移地站在我爸爸一邊而心力憔悴犧牲了自己的健康。她在五十歲的時候患病以致半身不遂長達二十多年。我爸爸陪在她的身邊,鼓勵她繼續一個藝術家的步履,而我媽媽又一次證明了她的與眾不同,她從一個舞臺上的演員轉換成了一個作家!她出過好幾十本書,這和她在舞臺上的表現一樣,是個奇跡。

我爸爸和我媽媽的故事有很多,而那些故事總是會引起人們的好奇。有關他們的書一本接一本總是在出版。我有時會想,一個才子與一個美女的故事,這個永恆的愛情主題是不是永遠都不會令人乏味?

我是爸爸和媽媽的女兒,我知道每一個好故事總是層層剝繭,每一層都出人意料才會好看。其實我爸爸和媽媽的故事還有許多的內容有待發掘,也許關於他們之間的傳說和議論,還會不停的繼續下去,關於他們的書還會不停的出版下去……

想想如今想想當下,有哪個二十幾歲的女子會有如此清醒的頭腦和認知?嫁人嫁人,非富即貴,嫁個有錢的嫁個有勢的,人之常情。但是嫁個有文化的,則極其少見。所以我說我媽媽是個絕頂聰慧的人,她要嫁一個有文化的人,根本的目的就應該是一個了:用丈夫的文化彌補自己的缺乏文化,進而包裝自己的舞臺藝術,從而由一個天才的藝人演變成一個名載史冊的藝術家!一個二十出頭歲的女子,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初期,出身貧寒,沒有讀過多少書,民間戲曲舞臺上初顯風頭的小小角色,能有如此長遠的視角,如此的認知,如此的眼光。我的媽媽,簡直空前絕後!

而我的爸爸,並不是那種沒有見過漂亮女人的男人,他可不是個書呆子。上世紀四十年代,二十幾歲的爸爸就已經名滿全國了,他是才子、神童的代名詞。因為他十九歲就寫了抗日題材的話劇“鳳凰城”,連演幾百場不衰。他二十四歲時寫的更加奠定他大師之名的話劇“風雪夜歸人”永遠都是中國近代十大名劇之一。年輕成大名,使他的身後永遠都會有一群一群的漂亮女人追隨。他和我媽媽的相遇,當然是一種偶然,而除了這種偶然,還有一個必然的因素,那就是時代,時代促成了這種機緣。

沒有新中國新政府的成立,我想我爸爸和我媽媽幾乎沒有相遇相知的可能,因為我爸爸不會從香港回到北京參加新中國的開國大典,而一般說他也不會經常光顧當時魚龍混雜的下等地帶天橋去看評劇。而那階段,正是我媽媽的成名劇“劉巧兒”在天橋等地上演,演的如火如荼。

介紹我爸爸和我媽媽認識的人是眾所周知的老舍先生。他是個典型老北京,也是為了新中國的成立從海外回到故鄉,他最喜歡逛的是京味風俗濃重的地方,那種地方首當其衝就是天橋,老舍先是在天橋發現了我媽媽,而後他向同是作家的我爸爸介紹了這件事,後來我爸爸也和一干朋友興致勃勃的去了天橋看戲。當時就對戲臺上的我媽媽產生深刻的印象,以至於他要為一本雜誌寫一下那個紅遍京城舞臺的評劇女演員新鳳霞,對我媽媽進行了平生第一次的採訪。

我爸爸一定是發現我媽媽和他過去認識的那類漂亮女人不同。那些女人一般都有些文化,都識字,都有些小資,小資的意思就是性格獨立,就是比較自主,就是喜歡時尚,說些前衛語言,有時會跟男人叫叫板。而我媽媽不是那樣的女人,我媽媽在臺上是一個獨當一面的充滿藝術特質的天才,不過到了台下她卻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中國女人,她崇拜文化,崇拜有文化的男人,她自甘示弱,自愧不如,她對我爸爸是絕對的仰視。在我爸爸眼裡,這就是我媽媽最動人的地方,她是那麼大的演員,當時的北京城裡可能再沒有一個演員的風頭和名氣可以望其項背。但是在我爸爸面前,她的那種出自全身心的尊重與信任卻是前所未有。她請我爸爸給她的戲提意見的要求絕不是說說而已的表面文章,她對要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家的渴望是最真實最迫切的。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幾個月以後,那是一九五一年,我爸爸和我媽媽結婚了。再後來的事情大家也知道,在我爸爸的幫助下,我媽媽真的從一個民間藝人成長為了一個至今無人可以超越的藝術大家。將近五十年的婚姻,這期間,他們的生活中有歡樂也有艱辛,有成功也有失意,有順利也有過災難。但是他們情感篤定,攜手前行,直到生命的盡頭。許多人預料他們的分手從來也沒有發生過,甚至從來都沒有被懷疑過。一是由於他們之間的從一開始就建立起來的崇拜和信任,基礎極其牢靠,二是因為我媽媽的典型性,正是因為她的那種來自泥土來自民間的樸實和忠貞意識,讓她在我爸爸五七年被打成大右派時無論如何也不願意離婚,成就了我們家庭的圓滿,讓我們幾個孩子從沒有失去過爸爸。也正因為如此,我的媽媽在她的大藝術家的同時,還有一個眾所周知的名聲:一個堅貞不屈的妻子。

我的媽媽甚至因為在各個歷史時期堅定不移地站在我爸爸一邊而心力憔悴犧牲了自己的健康。她在五十歲的時候患病以致半身不遂長達二十多年。我爸爸陪在她的身邊,鼓勵她繼續一個藝術家的步履,而我媽媽又一次證明了她的與眾不同,她從一個舞臺上的演員轉換成了一個作家!她出過好幾十本書,這和她在舞臺上的表現一樣,是個奇跡。

我爸爸和我媽媽的故事有很多,而那些故事總是會引起人們的好奇。有關他們的書一本接一本總是在出版。我有時會想,一個才子與一個美女的故事,這個永恆的愛情主題是不是永遠都不會令人乏味?

我是爸爸和媽媽的女兒,我知道每一個好故事總是層層剝繭,每一層都出人意料才會好看。其實我爸爸和媽媽的故事還有許多的內容有待發掘,也許關於他們之間的傳說和議論,還會不停的繼續下去,關於他們的書還會不停的出版下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