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史上今日——從祖沖之到李約瑟難題,中國古代為什麼科學沒有發展

今天是祖沖之的誕辰。

西元429年, 祖沖之出生于建康(今南京)。 他是少數有著世界聲譽的中國古代科學家、數學家。 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科學家, 後人將一個小行星以及月球一個環形山用他的名字來命名。

祖沖之

在數學方面, 他測算的π值, 精確到小數點之後七位元, 這一記錄到15世紀才由阿拉伯數學家打破, 而歐洲還要更晚。

在天文曆法方面, 他所編纂的《大明曆》是第一個引入歲差的曆法。 而曆法中所涉及的天文資料, 同現代科學家得出的資料已經差距極小, 甚至有些小到小數點後幾位。

但祖沖之的成就只是祖沖之的, 祖沖之之後, 在相關領域, 中華土地上又有幾人能達到他的高度, 甚至於在他的高度上更上層樓。 他曾經留下過自己的算經《綴術》, 但後人認為內容深奧, 以致“學官莫能究其深奧, 故廢而不理”。 以至於到了宋朝就已經亡佚。

近代英國學者李約瑟曾經發起過這樣的疑問:“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

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

這個疑問被稱為李約瑟難題。

在這個難題之下, 我們也能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中國出了一個祖沖之, 而後人不要說在他的成就上有所發展,

連他的著作都覺得太過深奧。 ”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答案。

古代中國有著較完備的統治制度, 階層固化在古代諸多文明中算是比較輕的, 科舉制度為底層人民提供了改變自己命運的出路。 "朝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說的不是假話, 任何一個平民, 只要有能力供養讀書人, 都有可能改變自己家族的命運。 在這樣的情況下, 中國社會不可避免的進入了官本位社會。

所有的社會精英, 都不可避免的將科舉視為改變自己命運的唯一方式。 而這也是獲得社會承認, 實現自我價值的唯一方式。

這就是學而優則仕。

在這樣的情況下, 所有的社會精英、知識份子都成了文科生。 讀的是孔孟, 踐行的是儒道。

在這樣的環境中, 壓根就沒有科學技術發展的土壤。

中國人是聰明的, 科學技術在實踐中得到了發展, 但始終停留在經驗階段, 沒有知識份子的參與, 這些科學技術沒有歸納總結更沒有系統性的保存和發展。

而只有有了系統性, 後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壯大。

所以, 古代中國, 其實只有技術而沒有科學。

如祖沖之之類, 在古代中國科學史上, 憑著自己的天才, 也就猶如曇花一現。 而算學, 在中國古代科學中, 因為和天文曆法息息相關, 而天文曆法是農事的根本。 所以, 算學在古代中國還算是比較傳承有序。

但放在整個中國科學史上看, 祖沖之給後世帶來的影響, 依舊是微乎其微, 要不然著作也不會亡佚。 今天的我們, 也只能大致去猜測祖沖之的3.1415926是怎麼算出來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