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春天應該多睡覺嗎?

一年之計在於春,這句話也適合於人的養生活動。 春季是萬物勃發的季節,適宜的起居作息、飲食調養對一年的精氣神的充足、身體的健康、病痛的減輕都至關重要,換言之,春季是養生的關鍵季節,那麼,春季養生要注意什麼呢?

一、睡眠要減少

《內經》要我們在春季應“夜臥早起”,即晚睡早起。 過了冬季,白天時間延長,夜晚縮短,按照《內經》的理論,我們也應該順應這種晝夜的變動規律,適度減少睡眠,增加活動時間。

因為,人體陽氣的生髮和閉藏的狀態,是與睡眠密切相關的,當我們清醒時,陽氣行於表、行於外;當我們入睡時,陽氣行於內、行於髒。 因此,要想使人體的陽氣像自然界的陽氣一樣能夠生髮,就要減少睡眠時間,睡眠過多,極易使人體的陽氣鬱滯體內,不利於“春夏養陽”。 但古代醫家也強調,雖然春季要“晚睡早起”,早起也不要早於雞鳴的時段,即不要在5點前起床;晚睡不要晚于半夜子時,即不要在晚上11點後再睡,否則,也會對人體健康不利。

二、運動要增加

雖然《黃帝內經》對運動並不像西方文化那樣重視,但對於春季,提出了“廣步於庭”,即要在庭院內大步流星地散步。 因為一則可以通過運動長養人體的陽氣,因為陽氣主動,運動可以產生陽熱之氣,適度的運動對人體的陽氣有長養的作用,運動本身也符合“春者,蠢也,動也”的本意;二則通過觀賞自然環境中的新綠,達到疏達肝氣的目的,這是春季養生氣的一項重要內容。

因為《內經》認為,自然界的各種不同的聲色氣味均可以入通於人體的五臟,與不同的臟腑存在著不同的入通關係,青綠色是可以入養肝臟的。 多看綠色,多運動,可以舒肝養肝。

當然,這句經文的出現有其相應的歷史背景。 古代大戶人家,往往有很大的庭院或花園。 在交通不便利,人們普遍穿著寬衣長袍的情況下,郊外踏青與晨起跑步的鍛煉計畫可能難以實行,所以在庭院裡散步,是一種最為可行的運動方式。 清代畫家高桐軒寫的《養生十樂》中有“漫步之樂”,說“起身靜步於中庭,或漫遊于柳岸花畦,心神煥然爽朗,胸懷為之一暢。 ”就是說的春季養生方法。 其精神實質,都是強調在春天內應有適度的戶外運動。 我們現代人,自然不必拘泥於庭院散步的方式,晨起跑步、郊外踏青、週末放風箏、爬山等,均是極好的運動方式,這對陽氣的生髮、肝氣的疏達,皆有良好的促益作用,可以有效地預防春季的一種多發病——抑鬱症的發生。

healthchina1】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