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北洋軍閥中的異類 大清最後的擁護者 袁世凱都拿他沒辦法

清王朝是我國最後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 滿清統治期間經歷了很多次的高潮和低谷, 康乾盛世的輝煌被史家稱讚, 但也有閉關鎖國的愚鈍, 更有晚清時期書寫中華民族的血淚史的過往, 清朝在建立之初曾經對漢人進行了區別對待, 但是隨著逐漸同化, 漢人也開始在清朝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遠有姚啟聖, 李光地, 近有曾國藩, 左宗棠, 李鴻章, 而且漢人也一次次的挽救大清於水火。

曾國藩

然而今天這一位漢臣, 不僅挽救清朝的敗亡, 甚至一手促成了清朝的復辟, 而這個人就是著名的北洋軍閥張勳, 張勳其人在後世的評價中往往被斥為愚蠢, 但是張勳其人為人能從一而終, 始終保持自己的立場, 也能稱得上是一個磊落的人。

張勳(1854年-1923年9月11日), 原名張和, 字少軒、紹軒, 號松壽老人, 江西省奉新縣人, 中國近代北洋軍閥勢力之一。 清末任雲南、甘肅、江南提督。

張勳

張勳自幼父母雙亡, 在1884年參軍, 由於其人坦率直白、敢作敢當, 在軍隊中混的如魚得水, 並且參加過中法戰爭。 晚清時期, 最早是廣西提督蘇元春的部下, 職位是參將。 到了中日甲午戰爭, 他又隨四川提督宋慶調駐奉天。

1895年張勳成為了袁世凱的手下,

擔任新建陸軍工程營管帶, 行營中軍(督練處總務長)。 此後跟隨袁世凱到山東鎮壓義和團。 1899年升至總兵。 1901年調北京, 宿衛端門御前護衛, 多次擔任慈禧太后、光緒帝的扈從。 1909年(宣統元年)溥儀即位後, 歷任江南提督, 率巡防營駐南京。

張勳

張勳其人一直對清廷有著很強烈的認同感,

由於多次和清廷皇室接觸, 張勳對清廷非常的忠心, 認死理的他一直是最堅實的保皇派, 在武昌起義爆發後, 張勳並沒有像很多人一樣揭開而起, 也沒有像袁世凱一樣待價而沽, 而是堅定的站在保皇黨的一邊。

當時張勳接到的任務是鎮守南京, 對抗革命軍。 而且張勳被清政府授予了江蘇巡撫兼署兩江總督、南洋大臣。 為表示忠於清廷, 張勳及所部均留髮辮, 保持了清王朝的傳統, 因此張勳得外號“辮帥”, 其麾下的軍隊人稱“辮子軍”。

辮子軍

後來張勳戰敗, 但是仍嚴令部下剪去辮子, 到了袁世凱就任後, 張勳的部隊改稱武衛前軍, 駐紮在兗州, 但是張勳仍然宣城自己效忠清廷, 而且還擔任了中國孔教會的名譽會長, 而會長正是此前改良派的康有為。

張勳在此後屢屢供袁世凱所驅馳, 而且立了不少功勞, 被袁世凱授為將軍府定武上將軍, 任江蘇督軍, 調往徐州, 轉任長江巡閱使, 移駐徐州。 1915年, 擁袁世凱稱帝, 被封為一等公爵, 雖然擁護袁世凱, 但是張勳的內心仍忠於清廷。

黎元洪

隨著袁世凱去世,黎元洪當上了大總統,不過當時的實權卻掌握在國務院總理段祺瑞手中,當時因為黎元洪和段祺瑞兩人在對德宣戰與否的問題上產生分歧,兩人之間鬧得很不愉快,因此當時手握重兵的張勳成為了關鍵人物,黎、段爭相拉攏張勳,不過張勳卻有自己的打算。

因此他偽裝成黎、段之間的調解人,從中斡旋,拖延時間,想要坐收漁利,與此同時他在徐州成立北洋七省同盟,不久後就擔任可安徽督軍,擴充至十三省同盟,拼湊實力,積極策劃清室復辟。1917年5月下旬,黎元洪和段祺瑞的矛盾激化,段祺瑞準備武力推翻黎元洪並解散國會,但是卻被黎元洪率先得到消息,於是他先下令免去了段祺瑞的國務院總理職務。

溥儀

段黎兩人的矛盾果然使得張勳得利,在1917年他在清宮裡召開了‘御前會議’,並於7月1日攆走黎元洪,將時年12歲的溥儀抬出來宣佈復辟,改稱此年為‘宣統九年’,通電全國改掛龍旗,自任首席內閣議政大臣,兼直隸總督、北洋大臣。而康有為被封為‘弼德院’副院長,這就是著名的張旭復辟。

然而好景不長,當時民智已開,想恢復封建帝制已經不再可能,在1917年7月12日,段祺瑞組成了討逆軍對張勳進行討伐,張勳的辮子兵戰敗,而張勳本人逃入東交民巷荷蘭使館。溥儀也再次宣告退位,復辟僅12天即宣告破產。

張勳

復辟失敗的張勳並沒有被處決,也沒有獲得重罪,定居于天津的張勳開始了創辦實業的道路,而且還頗為成功,張勳獨資或投資經營的當鋪、電影公司、銀行、錢莊、金店、工廠、商店等企業有70多家。他家的傭人不下百余,花匠、木匠、廚子、司機、丫鬟、僕人等分門別類,一應俱全,據估計張勳的動產、不動產加起來達五六千萬元之多。

後來徐世昌曾經想邀請張勳再度出山,被張勳果斷拒絕,而且張勳終其一生都不願意剪去辮子,曾有人勸他剪掉辮子,張旭還引用唱本中的詞說道“吾回天無力,尚可獨善其身。腦袋在、辮子不掉!真吾大清股肱之臣。”

1923年9月12日,張勳因病在天津逝世,終年69歲,張勳死後,當時政界名人和文化名流紛紛致電哀挽,祭文、哀詩和挽聯不計其數,或敵或友,不同政治立場的人幾乎都對其孤忠大加讚美,張勳一生的堅持雖然不合時宜,但是他能堅持一件事到底的精神還是感化了很多人,雖然他是封建愚昧的擁護者,並不值得去讚頌,但是現如今的社會,我們中又有多少人能堅持自己的信念不動搖呢?看歷史要辯證的看,窮凶極惡之徒有時也有好的方面,迂腐頑固的保守派,對事情的執著有時同樣讓人側目,最後引一句孫中山對張勳的評價:“清室遜位,本因時勢。張勳強求復辟,亦屬愚忠,叛國之罪當誅,戀主之情自可憫。文對於真復辟者,雖以為敵,未嘗不敬之也。”

但是張勳的內心仍忠於清廷。

黎元洪

隨著袁世凱去世,黎元洪當上了大總統,不過當時的實權卻掌握在國務院總理段祺瑞手中,當時因為黎元洪和段祺瑞兩人在對德宣戰與否的問題上產生分歧,兩人之間鬧得很不愉快,因此當時手握重兵的張勳成為了關鍵人物,黎、段爭相拉攏張勳,不過張勳卻有自己的打算。

因此他偽裝成黎、段之間的調解人,從中斡旋,拖延時間,想要坐收漁利,與此同時他在徐州成立北洋七省同盟,不久後就擔任可安徽督軍,擴充至十三省同盟,拼湊實力,積極策劃清室復辟。1917年5月下旬,黎元洪和段祺瑞的矛盾激化,段祺瑞準備武力推翻黎元洪並解散國會,但是卻被黎元洪率先得到消息,於是他先下令免去了段祺瑞的國務院總理職務。

溥儀

段黎兩人的矛盾果然使得張勳得利,在1917年他在清宮裡召開了‘御前會議’,並於7月1日攆走黎元洪,將時年12歲的溥儀抬出來宣佈復辟,改稱此年為‘宣統九年’,通電全國改掛龍旗,自任首席內閣議政大臣,兼直隸總督、北洋大臣。而康有為被封為‘弼德院’副院長,這就是著名的張旭復辟。

然而好景不長,當時民智已開,想恢復封建帝制已經不再可能,在1917年7月12日,段祺瑞組成了討逆軍對張勳進行討伐,張勳的辮子兵戰敗,而張勳本人逃入東交民巷荷蘭使館。溥儀也再次宣告退位,復辟僅12天即宣告破產。

張勳

復辟失敗的張勳並沒有被處決,也沒有獲得重罪,定居于天津的張勳開始了創辦實業的道路,而且還頗為成功,張勳獨資或投資經營的當鋪、電影公司、銀行、錢莊、金店、工廠、商店等企業有70多家。他家的傭人不下百余,花匠、木匠、廚子、司機、丫鬟、僕人等分門別類,一應俱全,據估計張勳的動產、不動產加起來達五六千萬元之多。

後來徐世昌曾經想邀請張勳再度出山,被張勳果斷拒絕,而且張勳終其一生都不願意剪去辮子,曾有人勸他剪掉辮子,張旭還引用唱本中的詞說道“吾回天無力,尚可獨善其身。腦袋在、辮子不掉!真吾大清股肱之臣。”

1923年9月12日,張勳因病在天津逝世,終年69歲,張勳死後,當時政界名人和文化名流紛紛致電哀挽,祭文、哀詩和挽聯不計其數,或敵或友,不同政治立場的人幾乎都對其孤忠大加讚美,張勳一生的堅持雖然不合時宜,但是他能堅持一件事到底的精神還是感化了很多人,雖然他是封建愚昧的擁護者,並不值得去讚頌,但是現如今的社會,我們中又有多少人能堅持自己的信念不動搖呢?看歷史要辯證的看,窮凶極惡之徒有時也有好的方面,迂腐頑固的保守派,對事情的執著有時同樣讓人側目,最後引一句孫中山對張勳的評價:“清室遜位,本因時勢。張勳強求復辟,亦屬愚忠,叛國之罪當誅,戀主之情自可憫。文對於真復辟者,雖以為敵,未嘗不敬之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