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蘇軾|以人民的名義做好官,惠澤杭州流芳百年

01

杭州三年成為他一生最幸福、最寫意的時期。 他深深地熱愛這一片土地, 也深深地熱愛這片土地上生活的、勞作著的人民群眾,

並且本著一名正直的封建官員的良心和他所獨具的廣博深厚的仁愛之情, 盡心盡力, 為民造福, 給杭州百姓留下了極其難忘的印象。 說起來啊中國歷史上, 在天堂杭州當剌史或知州的可以說是不乏名人, 不過, 最有名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兩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蘇東坡了。

白居易的七律《錢塘湖春行》將詩人本身陶醉在這良辰美景中的心態和盤托出。

湖面春水新生、樹上春鶯爭鳴、空中春燕銜泥、堤岸春花漸開、春草剛綠。 在湖青山綠、美如天堂的景色中, 詩人飽覽了鶯歌燕舞, 陶醉在鳥語花香, 最後, 才意猶未盡地沿著白沙堤, 在楊柳的綠陰底下, 一步三回頭, 戀戀不捨地離去了, 耳畔還迴響著由世間萬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讚歌。

白居易到杭州不是僅僅作為一個詩人來的, 他不是一天到晚寫詩來吟詠杭州的山水, 他同時是一個杭州的地方長官, 要負責這個地方的政務的。

白居易在杭州時候做的最主要的工程是整治西湖。

白居易組織人手修堤蓄積湖水, 以利灌溉, 舒緩旱災所造成的危害, 並且寫了《錢塘湖石記》, 將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與注意事項, 都刻在湖邊的石頭上, 供後人知曉, 這一舉動對後來治理湖水有很大的影響。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 曾在舊日錢塘門外的石涵橋附近修築了一條堤, 稱為白公堤,

如今已經無跡可尋了。 今日人們所知的白堤, 雖與白居易主持修築的白堤不在一個方位, 但杭州人民為緬懷這位對杭州作出傑出貢獻的“老市長”, 仍把它命名為白堤, 可見杭州人民對白居易的熱愛與懷念。

02

杭州靈隱寺大雄寶殿有這麼一副對聯:

在這裡“古跡重湖山, 歷數名賢, 最難忘白傅留詩, 蘇公判案。

勝緣結香火, 來游初地, 莫虛負三秋桂子, 十裡荷花。 ”

“白傅留詩, 蘇公判案”, 你想啊古代那麼多杭州最高長官唯獨記載了這兩個人, 足以說明白居易和蘇東坡在杭州人心目中的地位了。

蘇軾與杭州這座城市可是有著不同尋常的不解之緣, 他兩度在杭州為官, 在杭州總共工作和生活了五年時間, 這座江南名城留下了他深深的烙印。

03

蘇軾五十四歲的時候第二次來杭州, 這次做的是知州, 一把手。 重回杭州, 他內心的欣喜與激動難以言喻。 浮生若夢, 充滿了捉摸不定的偶然, 誰能想到在走過漫長坎坷的十五年後, 還能在西湖迷濛的雨霧中一醉方休, 再見“白雨跳珠亂入船”的綺麗美景?雖然年華已逝, 雖然歲月的風霜染白了雙鬢, 但蘇軾對這片給予過他無限歡欣與撫慰的土地摯愛依舊。 當他以賞愛的目光環顧四周時, 心中早已立下宏願, 要盡自己的努力為山水增色, 為民眾造福。

04

為防止悲劇重演,蘇軾一反一般地方官報喜不報憂的陋習,以他慣有的不屈不撓為民請命的精神,一再上奏朝廷,申訴災情,請求緩交部分上貢米。經過反復陳詞,朝廷終於准奏,撥本路上貢米二十萬石,寬減元祐四年上貢米三分之一,並賜度牒三百道賑濟災情。說起度牒啊還有這麼一個故事。度牒是朝廷頒發的和尚的文憑,因為出家做了和尚之後,可以免于向國家交賦稅。所以當時你要做和尚的話,你得交錢,才能拿到這個文憑。當時這個文憑的名額是掌握在中央官員的手中的。蘇軾為了要多得這個度牒的名額,就跟朝廷的官員提出來,今年的指標我要拿一半。朝廷的官員說,這不行啊,你拿了一半,別的地方怎麼辦呢?蘇軾不管,彈劾這個官員,愣是讓朝廷把這個官員給撤回去了。這事蘇軾做得確實不太地道,但是從這事上能看得出來他真的是很著急。最後,經各方籌集,官府手中掌握了足夠的存糧,百姓得以平安度過荒年,沒有一人餓死。

05

這是一次民生的拯救,這也是一次文學的拯救。蘇東坡全身心的投入了對杭州的治理,把天生詩意用在了環境改善、民居民生。據他的學生秦少游筆記:自與蘇東坡同到杭州任上,近兩年期間沒看見蘇東坡打開過書本!蘇東坡知道孰輕孰重,百姓疾苦重於泰山。蘇軾在他第二次任職杭州後,上任不到一年,戰饑荒,驅疾疫,疏浚兩河,整治六井,雷厲風行,政績卓著,贏得了杭州百姓一致的愛戴與信賴,留下了為人稱道的千年美名。現在西湖邊兩條繁華的街道——“東坡路”、“學士路”的命名都與他有關。

06

好了,講了三期蘇東坡在杭州的為官生活,高僧論道、歌舞酒宴、賑災治水,他很有人情味,他也懂得怎麼做事,他知道怎麼能把事做得既好,而且做得很美。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浪漫的實幹家。

04

為防止悲劇重演,蘇軾一反一般地方官報喜不報憂的陋習,以他慣有的不屈不撓為民請命的精神,一再上奏朝廷,申訴災情,請求緩交部分上貢米。經過反復陳詞,朝廷終於准奏,撥本路上貢米二十萬石,寬減元祐四年上貢米三分之一,並賜度牒三百道賑濟災情。說起度牒啊還有這麼一個故事。度牒是朝廷頒發的和尚的文憑,因為出家做了和尚之後,可以免于向國家交賦稅。所以當時你要做和尚的話,你得交錢,才能拿到這個文憑。當時這個文憑的名額是掌握在中央官員的手中的。蘇軾為了要多得這個度牒的名額,就跟朝廷的官員提出來,今年的指標我要拿一半。朝廷的官員說,這不行啊,你拿了一半,別的地方怎麼辦呢?蘇軾不管,彈劾這個官員,愣是讓朝廷把這個官員給撤回去了。這事蘇軾做得確實不太地道,但是從這事上能看得出來他真的是很著急。最後,經各方籌集,官府手中掌握了足夠的存糧,百姓得以平安度過荒年,沒有一人餓死。

05

這是一次民生的拯救,這也是一次文學的拯救。蘇東坡全身心的投入了對杭州的治理,把天生詩意用在了環境改善、民居民生。據他的學生秦少游筆記:自與蘇東坡同到杭州任上,近兩年期間沒看見蘇東坡打開過書本!蘇東坡知道孰輕孰重,百姓疾苦重於泰山。蘇軾在他第二次任職杭州後,上任不到一年,戰饑荒,驅疾疫,疏浚兩河,整治六井,雷厲風行,政績卓著,贏得了杭州百姓一致的愛戴與信賴,留下了為人稱道的千年美名。現在西湖邊兩條繁華的街道——“東坡路”、“學士路”的命名都與他有關。

06

好了,講了三期蘇東坡在杭州的為官生活,高僧論道、歌舞酒宴、賑災治水,他很有人情味,他也懂得怎麼做事,他知道怎麼能把事做得既好,而且做得很美。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浪漫的實幹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