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百公里極限油耗2.99升,榮威i6 16T如何做到的?

車哥們專注實用、有趣、專業的汽車資訊, 登陸車哥們網獲取更多資訊

新車上市

上海車展上, 上汽乘用車榮威i6 16T 和ei6插混車同步上市。 榮威i6 16T共有3款車型, 官方指導價為9.48萬元-11.38萬元。 令人關注的是, i6 16T剛剛獲得了一項吉尼斯世界吉記錄:百公里極限油耗2.99升。

"2020年, 國家要求油耗低於5升, 如果現在不走在前面, 到時候是來不及的。 我們這次提前兩年, 就達到了2020年國家第四階段的油耗目標。 "對於這個成績,上汽乘用車總工程師兼技術中心常務副主任張覺慧這樣評價。

那麼, 這個成績是如何實現的呢?

張覺慧介紹, 油耗低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硬體和軟實力的提升。 在硬體方面, 隨著中國製造業能力的提升, 我們已經完全具備生產一款好發動機的硬體實力了。

"之前去過國外的工廠, 我發現國內很多企業用的設備都比他們先進, 其中就包括我們上汽。 我們這次的16T發動機, 是集成了全球最頂尖的技術資源開發出來的。 "

但更關鍵的軟實力的提升。 他說, 在這方面, 榮威也達到了國際領先的水準。 上汽技術中心這幾年也在轉型。

"之前, 我們更多的關注硬體, 但現在變成了更注重軟體(核心技術)。 所以在16T車型開發之初,

我們在發動機的控制上面花了很多的精力。 比如, 怎麼利用軟體把硬體的潛力發揮到最大, 怎麼避開硬體的不足問題。 從而降低了油耗"

第二個原因是車身輕量化。 他說, 油耗降低與上汽MIP架構系統的領先開發有關係。 上汽的MIP工作已經開展了有四五年了。

在整車開發時, 整車減重必須達到強度要求, 強度為了保證車子品質和安全。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剛度, 它體現的是這輛車操控是不是隨心所欲, 是不是人車合一, 包括NVH效果是不是很好。

"為了平衡這些方面, 我們投入大量精力做研發, 使用強度剛度都很強的材料, 別家可能考慮成本問題沒用的材料我們用了, 一輪一輪反復的優化, 做了非常多的計算和試驗。 通過這種技術和材料的應用來做輕量化, 最後我們的整車減重已經超過19%, 非常了不起。 因為一般新的平臺減重10%就已經很不錯了, 但是我們這次達到了19%。 車輕了這麼多, 油耗相對來說就低了。 "

第三個原因是超低風阻細數設計。 榮威i6的風阻悉係數僅為0.25。

"觀察榮威i6的線條, 你就會發現, 它裡面的很多細節都很講究。 比如側面的棱線、後視鏡的棱線, 都不是隨便加的, 它們都起到一個很好的導流作用。 "

"為了達到這個0.25的風阻係數, 我們在模擬上花了很多功夫, 而且還在同濟大學的風洞實驗室吹了100多個小時, 不斷優化。風洞試驗的費用可不便宜,吹一個小時就是好幾萬,但是我們得做,因為這都是能為消費者帶來實實在在好處的。"

他總結:整車輕量化,超低風阻優勢,再加上軟體發展團隊的控制策略,最後榮威i6才有這麼好的油耗表現,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的認證。這一成績,是整個團隊高效協作帶來的。

油耗降低了,動力性能會受影響嗎?

張覺慧坦言,油耗和動力性一直是矛盾的,動力性好油耗通常都會高,油耗低了又會影響動力性。因此,榮威花了很多功夫,來達到動力與油耗的平衡。

資料顯示,榮威i6 16T搭載的上汽集團“藍芯”SGE 16T發動機,採用缸內中置直噴渦輪增壓等國際最先進技術,匹配6速手動、7速雙離合變速箱,最大功率125馬力,峰值扭矩170牛米,全面超越行業主流1.6L發動機;百公里綜合油耗低至4.8L。

"I6 16T不僅油耗低,動力也非常強勁。開起來加速性能非常好,絕對超過一般傳統車型,同時油耗還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這是創造性的。榮威i6 16T告訴大家,強勁動力和超低油耗是可以兼顧的。這個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獲得,一方面是對榮威產品實力的認可;另一方面,也非常直觀地表達了16T車型,不但動力好,而且非常節油。"張覺慧說。

新能源戰略:著眼于補貼退出後

張覺慧表示,在新能源戰略和佈局方面:雖然現在有國家補貼,但是上汽思考的是沒有補貼以後怎麼做。

上汽乘用車公司榮威品牌行銷部總監何曉勁認為,國家補貼退坡是大勢所趨,各個企業應對的做法不同。今年國家補貼下降20%,補貼少了,很多企業把售價增加5千或者是1萬,但是上汽的新能源車售價還保持跟去年一樣。上汽最終是要通過促進消費,把規模做起來,成本才能下降,最終消費者受益,快速推進這個市場起來。

"實際上我們現在不只是做產品,而且是在做產業鏈佈局,包括插電強混核心技術、電池等佈局。這些工作完成,我們就會具備完整的產業鏈,今後成本自然也會得到控制。這樣的話,沒有國家補貼,我們也能保持這個勁頭。同時,上汽在產業鏈的佈局上做了很多規劃,正在抓緊實施。"張覺慧說。

他以榮威ei6為例說,得益于插電強混核心技術,它的加速時間只有7.9秒,油耗也下降了很多。同時,它的續航里程也很長,有705km。

"我自己也開插電強混的車,和開汽油車很不一樣,加速很給力,又非常靜音。我們在新能源方面的佈局是積極主動的,看得很遠,有最強的競爭力。現階段,很多用戶買我們的車不是為了牌照、為了補貼,而是因為這個車的技術很高,價值很高,體驗很好。"

上汽捷能公司總監徐璐介紹了上汽在新能源領域的三個創新:一個是電驅變速箱,這個電驅變速箱目前在榮威e950、榮威eRX5、榮威ei6上搭載了,這是上汽自主研發掌握的插電強混技術,獲得了中國工業創新一等獎,在國內受到好評。現在,榮威有4萬輛車在馬路上跑,用戶的接受度高,故障率低,所以說上汽的產品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第二個創新點是電控,這個電力控制體現在整車的油耗、舒適性等綜合水準上。我們榮威ei6的這個1.5L的綜合油耗,比行業的消耗低20%-30%。

第三創新點就是電池,電池在新能源車上有很重要的作用。上汽的新能源汽車在電池安全上有很好的口碑。上汽的電池達到了民用最高防水防塵等級IP67,獲得美國非常嚴苛的獲得UL2580安全認證。

"上汽集團是唯一一個電池向用戶承諾,電池5年10萬公里衰減小於20%,8年12萬公里小於30%,在國內現在沒有第二家敢這樣承諾。我們希望在節能上,把這三個業務點繼續往深度、往應用環節做,把成本做得更低,把技術做得更好,在2020年能有更好的技術,有更好的市場表現。"

張覺慧表示,上汽的電池是自己生產的,目前由上汽集團負責開發。"我們是完整的自主開發的,這樣做有幾個好處,第一個就是說混裝之後的安全性,我們通過協調能做得更好。第二個就是更有效率。在這個生產過程中,我們會考慮運營商是怎麼考慮的。我們已經有決心去做生產製造基地,提升產能,和整車在一盤棋考慮。"

車聯網戰略:互聯網×新能源

在4月18日的汽車創行者大會上,上汽提出了互聯網×新能源的概念,併發起來思想眾籌行動,這種概念突破了此前人們常提的互聯網+概念,令人耳目一新,引來業內點贊。

徐璐解釋,互聯網“+”可能更多是強調汽車接入互聯網,而互聯網×新能源則是通過大資料的調整,改變駕駛習慣,改變人的思維,這是一種相互的關係。

在互聯網方面,張覺慧表示,上汽的車今後會繼續往互聯網方向走,這是趨勢。在十三五期間,上汽提出了“新四化”目標,即電動化、網聯化、智慧化和共用化。上汽跟全球各大汽車企業高層溝通下來,“新四化”是全球汽車行業今後的發展趨勢。

"大家都說人、車、生活,車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在生活上,人今後肯定離不開互聯,所以車要有互聯網的基因,這是上汽集團制定互聯網策略的原因,也是今後上汽的主要策略。

何曉勁也認為:互聯網已經成為了汽車的基礎設施,因為互聯網汽車是互聯網的一個埠,互聯網是互聯網汽車的一個基礎設施,就像是我們平時跑在公路上,我們現在跑到互聯網上。

張覺慧表示:跑在互聯網上的車,它產生了大量的資料,深度挖掘這些資料,可以為使用者提供更多接近其自身要求的產品,我們會更瞭解用戶。這對我們汽車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我經常和我們的工程師說,不能給用戶帶來體驗的技術,就不是我們所追求的。我們追求的技術,一定是給用戶帶來體驗的。用戶是為這個體驗買單的基數,我們大家決定這麼做,否則就變成純粹產業式的模式了,沒有必要。"

不斷優化。風洞試驗的費用可不便宜,吹一個小時就是好幾萬,但是我們得做,因為這都是能為消費者帶來實實在在好處的。"

他總結:整車輕量化,超低風阻優勢,再加上軟體發展團隊的控制策略,最後榮威i6才有這麼好的油耗表現,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的認證。這一成績,是整個團隊高效協作帶來的。

油耗降低了,動力性能會受影響嗎?

張覺慧坦言,油耗和動力性一直是矛盾的,動力性好油耗通常都會高,油耗低了又會影響動力性。因此,榮威花了很多功夫,來達到動力與油耗的平衡。

資料顯示,榮威i6 16T搭載的上汽集團“藍芯”SGE 16T發動機,採用缸內中置直噴渦輪增壓等國際最先進技術,匹配6速手動、7速雙離合變速箱,最大功率125馬力,峰值扭矩170牛米,全面超越行業主流1.6L發動機;百公里綜合油耗低至4.8L。

"I6 16T不僅油耗低,動力也非常強勁。開起來加速性能非常好,絕對超過一般傳統車型,同時油耗還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這是創造性的。榮威i6 16T告訴大家,強勁動力和超低油耗是可以兼顧的。這個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獲得,一方面是對榮威產品實力的認可;另一方面,也非常直觀地表達了16T車型,不但動力好,而且非常節油。"張覺慧說。

新能源戰略:著眼于補貼退出後

張覺慧表示,在新能源戰略和佈局方面:雖然現在有國家補貼,但是上汽思考的是沒有補貼以後怎麼做。

上汽乘用車公司榮威品牌行銷部總監何曉勁認為,國家補貼退坡是大勢所趨,各個企業應對的做法不同。今年國家補貼下降20%,補貼少了,很多企業把售價增加5千或者是1萬,但是上汽的新能源車售價還保持跟去年一樣。上汽最終是要通過促進消費,把規模做起來,成本才能下降,最終消費者受益,快速推進這個市場起來。

"實際上我們現在不只是做產品,而且是在做產業鏈佈局,包括插電強混核心技術、電池等佈局。這些工作完成,我們就會具備完整的產業鏈,今後成本自然也會得到控制。這樣的話,沒有國家補貼,我們也能保持這個勁頭。同時,上汽在產業鏈的佈局上做了很多規劃,正在抓緊實施。"張覺慧說。

他以榮威ei6為例說,得益于插電強混核心技術,它的加速時間只有7.9秒,油耗也下降了很多。同時,它的續航里程也很長,有705km。

"我自己也開插電強混的車,和開汽油車很不一樣,加速很給力,又非常靜音。我們在新能源方面的佈局是積極主動的,看得很遠,有最強的競爭力。現階段,很多用戶買我們的車不是為了牌照、為了補貼,而是因為這個車的技術很高,價值很高,體驗很好。"

上汽捷能公司總監徐璐介紹了上汽在新能源領域的三個創新:一個是電驅變速箱,這個電驅變速箱目前在榮威e950、榮威eRX5、榮威ei6上搭載了,這是上汽自主研發掌握的插電強混技術,獲得了中國工業創新一等獎,在國內受到好評。現在,榮威有4萬輛車在馬路上跑,用戶的接受度高,故障率低,所以說上汽的產品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第二個創新點是電控,這個電力控制體現在整車的油耗、舒適性等綜合水準上。我們榮威ei6的這個1.5L的綜合油耗,比行業的消耗低20%-30%。

第三創新點就是電池,電池在新能源車上有很重要的作用。上汽的新能源汽車在電池安全上有很好的口碑。上汽的電池達到了民用最高防水防塵等級IP67,獲得美國非常嚴苛的獲得UL2580安全認證。

"上汽集團是唯一一個電池向用戶承諾,電池5年10萬公里衰減小於20%,8年12萬公里小於30%,在國內現在沒有第二家敢這樣承諾。我們希望在節能上,把這三個業務點繼續往深度、往應用環節做,把成本做得更低,把技術做得更好,在2020年能有更好的技術,有更好的市場表現。"

張覺慧表示,上汽的電池是自己生產的,目前由上汽集團負責開發。"我們是完整的自主開發的,這樣做有幾個好處,第一個就是說混裝之後的安全性,我們通過協調能做得更好。第二個就是更有效率。在這個生產過程中,我們會考慮運營商是怎麼考慮的。我們已經有決心去做生產製造基地,提升產能,和整車在一盤棋考慮。"

車聯網戰略:互聯網×新能源

在4月18日的汽車創行者大會上,上汽提出了互聯網×新能源的概念,併發起來思想眾籌行動,這種概念突破了此前人們常提的互聯網+概念,令人耳目一新,引來業內點贊。

徐璐解釋,互聯網“+”可能更多是強調汽車接入互聯網,而互聯網×新能源則是通過大資料的調整,改變駕駛習慣,改變人的思維,這是一種相互的關係。

在互聯網方面,張覺慧表示,上汽的車今後會繼續往互聯網方向走,這是趨勢。在十三五期間,上汽提出了“新四化”目標,即電動化、網聯化、智慧化和共用化。上汽跟全球各大汽車企業高層溝通下來,“新四化”是全球汽車行業今後的發展趨勢。

"大家都說人、車、生活,車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在生活上,人今後肯定離不開互聯,所以車要有互聯網的基因,這是上汽集團制定互聯網策略的原因,也是今後上汽的主要策略。

何曉勁也認為:互聯網已經成為了汽車的基礎設施,因為互聯網汽車是互聯網的一個埠,互聯網是互聯網汽車的一個基礎設施,就像是我們平時跑在公路上,我們現在跑到互聯網上。

張覺慧表示:跑在互聯網上的車,它產生了大量的資料,深度挖掘這些資料,可以為使用者提供更多接近其自身要求的產品,我們會更瞭解用戶。這對我們汽車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我經常和我們的工程師說,不能給用戶帶來體驗的技術,就不是我們所追求的。我們追求的技術,一定是給用戶帶來體驗的。用戶是為這個體驗買單的基數,我們大家決定這麼做,否則就變成純粹產業式的模式了,沒有必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