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巾幗英雄——唐賽兒

在濱州黃河大橋北端, 矗立著一座高40米、名垂青史的巾幗英雄唐賽兒的銅像。

濱州唐賽兒銅像

大明建文元年(1399)八月, 濱州蒲台縣西關大寺的唐堯舉家裡生了一位千金,

因為老年得此獨女, 父母願她勝過男兒, 故取名賽兒。 此女自幼聰慧, 5歲即讀女學, 10歲就能賦詩, 11歲涉獵兵書, 卻從來不習女工。 結婚不久夫亡, 爾後賽兒遁入空門, 就在西關大寺旁出家為尼, 成為白蓮教徒, 自號“佛母”, 外出佈道, 人稱仙姑。

唐賽兒出家的第二年, 蒲台縣久旱不雨, “佛母”祈雨, 天降甘霖, 縣知事送“仁民遺愛”匾, 以示敬慕。 此舉雖屬迷信, 卻增加了唐賽兒在鄉間的威望。 這時, 濟南知府聞其色藝雙絕, 又系新寡, 欲聘為繼室, 但賽兒志在釋道, 斷然拒絕。 濟南府尹羅京不識趣, 慕其色以萬金為聘, 又遭白眼。 羅京惱羞成怒, 派家丁前來搶親, 賽兒略施小計, 金蟬脫殼而去。

唐賽兒生活在一個互相爭鬥的戰亂年代。

朱棣奪得皇位後, 即營建北京, 橫徵暴斂, 大興土木, 先後在濱州、青州等地徵調數十萬之眾, 逼得人們怨聲載道, 民不聊生。 唐賽兒恨透了貪官污吏, 恨透了大明王朝, 遂發動了起義之舉。

唐賽兒起義前後僅60天, 可在中華史冊上和廣大的人民群眾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和讚譽。

主要原因:一是明初戰亂頻仍, 加之遷都大興土木, 民不堪負。 二是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甚多, 但女性為領袖卻珍若鳳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