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台積電攜手 Nvidia,打造首款 12 納米制程產品

根據國外科技網站 digitaltrends 的報導, 顯示晶片大廠英偉達(NVIDIA)針對自動駕駛及 AI 運算市場所推出的 Xavier SoC 處理器, 其當中的新一代Volta GPU, 將是第一個採用台積電的 12 納米先進制程的產品, 並且預計最快將在2017 年下半年開始量產。

報導指出, 雖然晶圓但工龍頭台積電很早就將 10 納米先進制程進入量產。 不過, 現下還沒有一款基於台積電 10 納米制程所生產的晶片, 所搭備的終端產品正式發佈。

有消息表示, 之前臺積電在 10 納米制程良率上遇到了一些問題。 所以, 很可能搭配的終端產品的問世還需要一段時間。 因此, 目前 16 納米制程仍然是台積電的先進制程主力。

但是, 很快傳聞中的台積電 12 納米制程, 將會搭配英偉達的產品在2017年問世。

英偉達(NVIDIA)為了自動駕駛及 AI 運算市場所開發的 Xavier SoC 處理器, 當中的新一代 Volta GPU, 將會是首先採用台積電的 12 納米先進制程的產品。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 台積電的 12 納米制程跟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的 12 納米 FD-SOI 制程不同, 實際上應歸類為現有 16 納米制程的進化版。

據瞭解, 台積電即將推出的 12 納米先進制程, 其實是現有 16 納米先進制程的第四代縮微改良版本。 具有更低的漏電性能及成本, 並且線寬微縮能力已領先韓國三星的 14 納米制程。

而稱為 12 納米制程, 不是改良 16 納米制程的目的, 應該是要反擊三星、格羅方德等對手的 14 與 12 納米制程, 牢牢控制 10 到 28 納米制程之間的代工市場。

過去, 在半導體產業當中一直有傳聞指出, 三星與台積電的 14 與 16 納米制程, 其實與半導體龍頭英特爾的 20 納米制程相當, 只是為了區分各自的制程技術, 所以各家晶圓代工廠開始出現這樣的數字遊戲。

不過, 這樣一來格羅方德在 2016年所推出的 12 納米 FD-SOI 制程在市場上就顯得有些尷尬。

根據資料顯示, 格羅方德的 12 納米 FD-SOI 制程能夠以低於 16 納米 FinFET 制程的功耗和成本, 提供等同於 10 納米 FinFET 的性能, 並且支援全節點縮放, 使得性能比現有 FinFET 制程提升了 15%, 功耗卻降低了 50%。 而光罩的成本也比 10 納米 FinFET 制程減少 40%。

換句話說, 格羅方德的 12 納米 FD-SOI 制程在號稱成本、功耗等方面都要優於台積電主力的 16 納米制程的情況下。

但是現在, 台積電的第四代 16 納米制程改名為 12 納米制程後,

或許在宣傳和行銷上會給人的感覺是二者在制程水準上沒有什麼特別的差異。

而且, 台積電的名聲比格羅方德也要更響亮一些。 再加上, 格羅方德的 12 納米 FD-SOI 制程的量產時間可能要比台積電的 12 納米制程更晚, 這些都將使格羅方德的 12 納米 FD-SOI 制程在後續的市場競爭中, 將處於劣勢的局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