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揭秘秦始皇最信任的謀士李斯居然是個騙子

人是會變的, 而人性不會。 中國歷史上最矛盾的人莫過於李斯, 此人與韓非子是同窗, 他協助秦始皇建立統一了秦王朝成為了不世之能臣, 統一文字、度量衡, 實行中央集權、採用郡縣制等等。 然而他的卻做了兩件最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殺害韓非子, 擁護胡亥登基, 其結果不僅讓自己死於非命, 也讓秦王朝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 果然不就之後, 秦國滅亡。 我們今天來評價李斯, 可以一分為二的看待, 但是他為什麼會作出這樣的轉變, 殺害韓非子可以理解為是嫉妒使然, 而用戶胡亥, 就可能是他的另一個人性的弱點。

閹人趙高的沙丘之謀

秦始皇駕崩于沙丘平臺。 丞相李斯鑒於皇上死于宮外而太子又未確立, 害怕天下人知道真相後大亂起來, 也擔心秦始皇的諸多兒子紛紛起來爭奪皇位, 於是封鎖了消息, 將棺材置於轀輬車內, 隊伍所經之處,

進獻食物、百官奏事一切如故。 因此當時除了隨行的胡亥、趙高和五六名寵倖之臣知曉始皇已逝外, 其餘的人均被蒙在鼓裡。

一天傍晚, 車隊停下住宿。 趙高覺得時機已到, 便帶著扣壓的遺詔來見胡亥, 勸他取而代之:“而今大權全掌握在你我和丞相手中, 希望公子早作打算。 ”胡亥早就夢想能夠登上皇帝的寶座, 只是礙于忠孝仁義而不敢輕舉妄動。 聽趙高一番貼心之語, 但仍還有些猶豫, 歎息道:“父皇病逝的消息還沒有詔示天下, 怎麼好就去麻煩丞相呢?”趙高胸有成竹地說:“公子不必再瞻前顧後, 機不可失, 時不再來。 這事沒有丞相的支持不行, 臣願替公子去與丞相謀劃。 ”胡亥立即答應了。

能臣李斯的人性弱點

李斯是秦朝開國元老之一。

他跟隨始皇多年, 協助始皇統一天下, 治理國家, 因而在朝中享有很高的聲望。 趙高看出:只有爭取到李斯, 篡位之事才有可能成功。 為此, 他頗費了一番心計。 趙高瞭解到李斯本出身布衣, 正是因為不堪卑賤窮困才效命于秦始皇, 而今雖然位居三公, 享盡榮華富貴, 但依然時時為自己的未來擔憂, 唯恐有一天眼前的一切會化為泡影。 於是, 他決定從李斯這個性格弱點發動進攻。

趙高徑直找到李斯, 有恃無恐地對他坦言:“皇上駕崩一事, 外人無從知道, 給大公子扶蘇的詔書及符璽也在我那裡, 定誰為太子, 全在丞相與高一句話, 丞相看著辦吧!”

李斯大驚, 聽出了他想篡詔改立的意圖。 當下斷然拒絕, 義正辭嚴地說, “如此大逆不道的話, 你怎麼說得出口!李斯本來出身低微, 幸得皇上提拔, 才有今日的顯貴。 皇上現今將天下存亡安危託付給你我, 怎麼能夠辜負他呢!”

趙高見正面遊說無效, 便一轉話鋒, 問道:“丞相, 依你之見, 在才能、功績、謀略、取信天下以及扶蘇的信任程度這幾方面,

你與蒙恬將軍誰強呢? ”李斯沉默半晌, 黯然地說:“不及也。 ”趙高進一步試探道:“丞相是個聰明人, 其中的利害關係恐怕比高看得更清楚。 大公子一旦即位, 丞相之職必定落入蒙恬之手, 到時候, 你還能得善終嗎?胡亥公子慈仁敦厚, 實乃立嗣的最佳人選, 希望丞相仔細度量度量。 ”

李斯此刻已心亂如麻,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他終於向趙高妥協,趙高知計已成,欣喜若狂,馬上與李斯合謀,假託始皇之命,立胡亥為太子;又另外炮製一份詔書送往上郡,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賜扶蘇與蒙恬自裁。

扶蘇接到詔書後,如晴天霹靂,他失聲大哭著,轉身回到帳中就要拔劍自殺。秦王朝至此敲起了喪鐘。李斯為什麼會這麼做?是因為他的骨子裡就是個不肖之人,貪婪之人,最終做出了最愚蠢的判斷。

李斯此刻已心亂如麻,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他終於向趙高妥協,趙高知計已成,欣喜若狂,馬上與李斯合謀,假託始皇之命,立胡亥為太子;又另外炮製一份詔書送往上郡,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賜扶蘇與蒙恬自裁。

扶蘇接到詔書後,如晴天霹靂,他失聲大哭著,轉身回到帳中就要拔劍自殺。秦王朝至此敲起了喪鐘。李斯為什麼會這麼做?是因為他的骨子裡就是個不肖之人,貪婪之人,最終做出了最愚蠢的判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