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滿3歲後,這些事父母就不要做了,易留下心理陰影!

3歲的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思維意識, 是培養性格的關鍵時期。

所以, 3歲以後, 父母千萬不要對孩子做這幾件事。

一、經常說孩子笨

之前看過很有意思的一個實驗, 一位科學家將一種特殊魚放在魚缸裡, 它餓了就會去吃其他的小魚。

過了一會兒, 科學家用透明的杯子把它罩住了, 剛開始特殊魚還會拼命撞, 慢慢就次數減少了。

後來, 科學家悄悄把杯子拿走了, 特殊魚都不遊動去吃小魚了, 一直在原地, 最後餓死了。

生活中我們總會看到這樣的場景, 當孩子做不好某件事時, 家長總會有意無意的說:“你怎麼這麼笨!”

雖然大多時候, 家長都是無心的, 但這種語言卻會讓孩子產生心理暗示。

於是, 孩子就會漸漸地失去信心, 變得自我否定, 開始懷疑自己。

教育孩子的時候, 家長要學會使用賞識教育, 要對孩子的優點進行表揚, 這樣才能進入良性迴圈。

二、拼命催促孩子

父母剛開始教孩子走路、說話的時候, 都是十分有耐心的。

可是一旦孩子有一點進步, 家長就會催促快點學會, 剛學會走, 就催促孩子快點跑。

希望孩子快點長大的心理沒有錯, 但是每一件事都需要循序漸進。

孩子學習本領不是輸入程式就可以運作,

他學習本領需要順其自然的完成。

而且孩子做事情肯定沒有大人快, 也缺乏一定的經驗, 動作也不夠嫺熟。

這個時候家長不要催促, 不然你越催, 孩子越學不會, 大人著急, 小孩自卑, 甚至會留下心理陰影。

三、不給孩子立規矩

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對於孩子, 更需要規矩來約束他們。

如果任由孩子的天性自由發展, 想買就買, 想哭就哭, 想鬧就鬧, 這可不好。

所以, 家長應給孩子制定一些規則, 適當的約束孩子。

這樣孩子長大後, 特別是青春期時, 你才能管的住他, 而且懂規矩的孩子, 會更受歡迎。

但是, 不要用棍棒教育來維護制定的規則, 這樣容易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 分析孩子的需求, “對症下藥”才能治本。

我是嘟嘟媽, 在育兒方面有豐富的經驗, 如果您有任何育兒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