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的模仿能力如何提升?第一次當媽媽,我的秘訣都在這裡

初為人母, 初為人父, 很多小年青措手不及, 本以為生完孩子就完成任務萬事大吉了, 直到整夜睡不好覺, 整個生活被攪得稀碎, 才意識到更加艱巨的任務在後面。

我剛剛知道懷孕的時候, 直接癱坐在地上哭起來, 我才24歲, 二人世界剛剛開始就結束了!老公勸我說:孩子是上天送給我們的禮物, 這是幾世修來的緣分, 要珍惜。 真是一孕傻三年, 我當時真的信了, 現在想想也怪不得, 老公已經31歲了, 他當然急著要孩子, 但他工作忙得很, 我躺在產床上的時候他還在出差的路上, 所以到後來帶孩子基本上由我一肩挑。

經過十月懷胎, 女兒順利降臨了, 我和她開始了笨蛋媽媽和機靈鬼寶寶的慌亂生活。

做了媽媽後, 我從一個都市小白領直接變成了慌亂俠, 一開始什麼都不懂, 在無數次的不眠之夜中, 我不停的反思並且想明白一個道理, 養育小孩就像培育一顆小樹苗,

就像完成一件偉大的藝術品, 必須堅持的一個原則就是:有所為, 有所不為。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天性, 不能讓孩子必須沿著父母的“既定路線”走, 每個孩子同樣都有人性的弱點, 父母又要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去引導他克服。

從孩子出生,

我開始看各種各樣的育兒書惡補知識, 其中有一點基本上每本書都會提到, 就是孩子的模仿能力。 女兒現在的模仿能力很強, 除了她天資聰穎外(自誇), 主要在於我從她滿月就開始的培養。

女兒從一歲開始就自己拿勺子吃飯, 現在兩歲五個月, 自己已經會穿衣服鞋子了。 平時她還會自己主動做簡單的家務, 爺爺生病了還會主動幫爺爺穿鞋等。 比起街坊鄰居的同齡寶寶, 她的模仿和自理能力算是很不錯的。

我是怎麼引導她的呢, 在書上看到寶寶在3歲之前主要依靠觀察去瞭解周圍的環境, 靠模仿去掌握和這個世界的溝通的技能。 所以出了月子後, 我就抱著寶寶四處溜達, 不是漫無目的的搭訕, 而是帶她去看天, 看月亮和星星, 看樹, 看土地, 看汽車, 馬路, 一樣一樣的指著講給她聽。

在寶寶慢慢熟悉環境後, 從她兩個多月開始我開始教給她模仿, 比如我摸一下樹幹, 跟寶寶說, 這是樹。 然後再拿著她的手, 用我同樣的方式再摸一下, 說同樣的話。 類似的事情很多, 比如我舉起手, 也拿著她的手用同樣的方式舉起來, 我摸剛剛發芽的樹葉, 再拿著她的手同樣再摸一遍。

這樣不斷的重複,不斷的讓她認識和感受新事物,不僅能鍛煉她的理解能力,刺激觸覺的發育,更重要的是讓她慢慢學會模仿。熟能生巧,寶寶半歲的時候,就開始從被動模仿升級到主動模仿,開始想學習拿勺子,自己摸索怎麼擰奶瓶蓋,喜歡看著大人說話等。

模仿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步,至關重要,從我有限的育兒經驗上來看,孩子要比我們認為的聰明很多,所以父母要儘早鍛煉孩子的模仿技能。

每個寶寶都是降落凡間的天使,都是潔白無瑕的畫布,每位父母都是畫匠,而做好父母也是一種修行,所以,想教育好孩子,最重要的是先學會提高自己,走在孩子的前面帶領他認識這個世界。

這樣不斷的重複,不斷的讓她認識和感受新事物,不僅能鍛煉她的理解能力,刺激觸覺的發育,更重要的是讓她慢慢學會模仿。熟能生巧,寶寶半歲的時候,就開始從被動模仿升級到主動模仿,開始想學習拿勺子,自己摸索怎麼擰奶瓶蓋,喜歡看著大人說話等。

模仿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步,至關重要,從我有限的育兒經驗上來看,孩子要比我們認為的聰明很多,所以父母要儘早鍛煉孩子的模仿技能。

每個寶寶都是降落凡間的天使,都是潔白無瑕的畫布,每位父母都是畫匠,而做好父母也是一種修行,所以,想教育好孩子,最重要的是先學會提高自己,走在孩子的前面帶領他認識這個世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