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朝最後一任肅親王:八大鐵帽子王,川島芳子的父親,創員警制度

在老北京有一首民謠來形容清朝的王府:“恭王府的房子, 豫王府的牆, 肅王府的銀子用鬥量。 ”在這裡充分說明了晚清王府的奢華, 今天我們來談談清朝最後一位肅親王愛新覺羅·善耆

第一:一個銳意的改革者

愛新覺羅·善耆繼承“肅親王”這個位子以後, 一直也在兢兢業業地工作, 八國聯軍侵華之後, 善耆的肅親王府被八國聯軍燒毀, 慈禧太后為了補償肅親王就把崇文門正監督(主要負責進出北京貨物的稅收)這個肥缺給了善耆, 慈禧太后還規定上繳稅款由歷年的30萬兩降為12萬兩, 餘下的盡可以收入善耆個人腰包。


傻子也能看出來這是個好差事但是善耆並不領情, 他一心想要改革, 大刀闊斧整頓官吏, 嚴禁貪污受賄, 在一年之後稅收就高達60萬兩, 善耆一分錢也沒拿, 全部上繳國庫。 為此他得罪了不少人。

第二;與日本浪人交好

善耆在北京的這段時間裡認識了川島浪速, 兩個人一見如故, 互訴情懷, 最後還拜了把兄弟。 善耆在日本浪人哪裡學到了日本的員警制度, 並且運用到了北京, 根據日本員警法和北京城的現狀, 編成巡捕隊。

善耆還將自己的一個女兒過繼給了川島浪速, 這個人的中國名字叫做愛新覺羅·顯玗, 日本名字叫做川島芳子。

第三:釋放刺客汪精衛

1910年, 汪精衛潛入北京準備刺殺溥儀的父親, 清王朝攝政王載灃。

不料被拘捕, 善耆就成了負責審訊汪精衛的人, 善耆看到汪精衛的手稿《革命之趨勢》、《革命之決心》, 就對汪精衛產生了佩服的念頭, 並且不忍心殺他, 兩個人交談了好一陣,

一年後借著機會善耆釋放了汪精衛。

第四:抑鬱而終

復辟失敗後, 他的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他就把復辟的希望寄託到了子女身上, 他不允許子女在中國做官, 他把自己38個子女(男21女17)都送到了國外。

1922年2月27日, 善耆因抑鬱成疾, 在旅順不治而亡, 終年56歲。 被末代皇帝溥儀追贈諡號“忠”, 全稱肅忠親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