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伯溫驚人預測:朱棣起兵奪權竟然未卜先知

明代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奇怪的一個朝代, 他在開國皇帝朱元璋死後, 首都便從南京遷到了北京, 從此有了兩個京城, 兩個直隸省, 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而這所有的一切都來源於朱元璋死後的一場兵變--靖難之役。 燕王朱棣所發動的一場兵變。 但是最令我們感興趣的朱棣所發動的這個兵變早在朱元璋統治時期就被人成功的預測到了。

這個人就是明代的赫赫有名的著名政治家和軍事家劉基, 也就是民間傳說中的劉伯溫。 說起這位劉基.可謂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據說還精通預測吉凶的本領,

被人傳說的像諸葛亮一樣神乎其神。 在朱元璋建立王朝的過程中, 劉基曾為其積極出謀劃策, 立下了汗馬功勞, 因此後來被封為誠意伯, 很受皇帝的信賴。

網路配圖

據說, 在朱元璋登基後不久的一天, 朱元璋突然心血來潮, 就秘密召見劉基, 命他對大明王朝的氣數進行預言。 迫不得已之下, 劉基當著皇帝的面, 對於大明王朝的命運做了一個預測。 後人把劉伯溫的這一系列預言進行了整理, 這便是著名的《燒餅歌》。

為什麼叫燒餅歌呢?據說, 為了測試劉基的本領, 朱元璋搞了一個小小的惡作劇, 他將吃了一口的燒餅用碗蓋住, 然後在劉基進來時問道:“先生深明數理, 獨步古今, 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只見劉基閉眼掐指一算,

徐徐的回答道:“半似日兮半似月, 曾被金龍咬一缺, 此食物也”。 打開一看, 果然是朱元璋咬了一口的燒餅。

朱元璋見狀, 對劉基很是佩服和敬重。 於是便借機讓他對朱家天下做一個預言, 劉基趕緊回答說:“我皇萬子萬孫, 何須問哉!”要知道, 在古代王朝, 伴君如伴虎, 稍有不慎, 便隨時可能掉腦袋, 因此劉基趕緊極力奉承皇帝, 以圖含糊其辭, 蒙混過關。 但是朱元璋是早有預謀, 並不是來聽劉基的奉承話的, 所以並不以此為滿足, 因為關心的並不僅僅是自己在世時的王朝命運, 而是朱家的天下能否延續的問題。 無奈之下劉基只得對於明代之後的命運做了一個預測, 但是為了不洩露天機, 他又把對於未來的預言說的十分的隱晦。

這一系列預言被當時人記錄下來, 後世便稱其為《燒餅歌》。

燒餅歌對於預言採取了一問一答的形式, 其中成功的預測到靖難之役, 明成祖奪得天下的是以下這幾句。 面對朱元璋對於明朝氣運的提問, 劉基回答道“我朝大明一統世界, 南方終滅北方終, 嫡裔太子是嫡裔, 文星高拱日防西。 ”朱元璋又問道:“朕今都城竹堅守密, 何防之有?”劉基回答道:“臣見都城雖鞏固, 防守嚴密, 似覺無虞, 只恐燕子飛來。 ”隨後劉基又做了下麵這首歌:此城御駕盡親征, 一院山河永樂平, 禿頂人來文墨苑, 英雄一半盡還鄉。 北方胡虜殘生命, 御駕親征得太平, 失算功臣不敢諫, 舊靈遮掩主驚魂。 國壓瑞雲七載長, 胡人不敢害賢良, 相送金龍複故舊,

靈明日月振邊疆。

對於朱元璋身後之事, 劉基首先預言道:明代雖然是一統天下, 但是仍然需要日夜提防警惕, 大明朝在南方的氣運將會衰落, 北方將會重新成為龍興之地, 這便是預言王朝的國都將會遷移到北方。 “嫡裔太子是嫡裔, 文星高拱日防西”, 意思是說:太子標雖然是嫡出, 可是文星卻要繼承皇位,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你的孫子。 其中的“文星”, 實指後來的建文帝, 而他當皇帝後會遇到很多麻煩。 也即是說, 雖然我朝大明一統世界, 南北已平, 國事也步入正軌。 雖然皇太子是直系血親所傳承下去的, 但皇上仍應該慎防以後子孫手足相殘, 兄弟內鬥。 還有也要防國土內封侯王爺各據一方, 且北方勢力將強大, 南方之王室,

將會被北方侯爺消滅。 在後面提到詩中, 還見到了朱棣的年號永樂, 而朱棣的靖難之役宣告成功, 自己也登上了皇位, 年號永樂。 “禿頂人來文墨苑, 英雄一半盡還鄉”則提到了朱棣的一個重要的謀臣姚廣孝, 他曾經是一個和尚, 在靖難之役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再後面的四句詩分別又預測了朱棣即位之後, 幾次親征蒙古的活動和明代中期的一些事情。

其實對於靖難之役不僅燒餅歌做出了一個大膽的預測, 我國另外的比較著名的兩個預言《推背圖》和《梅花詩》也有比較精彩的著筆, 關於“靖難之役”一事, 《推背圖》在其第28象中做出了這樣一個預言。 其讖曰:“草頭火腳, 宮闕灰飛, 家中有鳥, 郊外有尼”;頌曰:“羽滿高飛日, 爭妍有李花, 真龍游四海,方外是吾家”。關於這一條清代著名的大才子金聖歎批註道:“此象主燕王起兵,李景隆迎燕兵入都,宮中大火,建文祝發出亡”,這顯然也是預測了朱棣奪權的信號。在南宋卲雍所傳下來的《梅花詩》中,第四首專門預言明朝史事,其曰:“畢竟英雄起布衣,朱門不是舊黃畿。飛來燕子尋常事,開到李花春已非”。“英雄起布衣”系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貧寒卻建立了一番千秋的功業;而“飛來燕子尋常事”,而燕子就是指“燕王”,這句話即指燕王朱棣起兵南下廢掉建文帝,篡奪政權後又遷都于北平,也就是現在的北京。

真龍游四海,方外是吾家”。關於這一條清代著名的大才子金聖歎批註道:“此象主燕王起兵,李景隆迎燕兵入都,宮中大火,建文祝發出亡”,這顯然也是預測了朱棣奪權的信號。在南宋卲雍所傳下來的《梅花詩》中,第四首專門預言明朝史事,其曰:“畢竟英雄起布衣,朱門不是舊黃畿。飛來燕子尋常事,開到李花春已非”。“英雄起布衣”系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貧寒卻建立了一番千秋的功業;而“飛來燕子尋常事”,而燕子就是指“燕王”,這句話即指燕王朱棣起兵南下廢掉建文帝,篡奪政權後又遷都于北平,也就是現在的北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